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佳伟 《职业》2011,(14):75-76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突出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就是向职业人传授某种特定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意识的教育。目前的职业教育,过于强调所学知识的通用性,"轻工艺"的现象很突出,不自觉走上了"高考教育"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贾新征 《职业》2011,(5):171-173
中职教育不是造就学术精英,而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而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最主要的手段。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从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罗锋 《职业》2013,(1):108-108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过程中,要侧重学生"主动探索"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内外职业生涯发展的服务与引导,搭建学生自我认知、探索工作的实践平台,构建由"生涯意识唤醒→职业规划教育→生涯实践探索→生涯决策指导"顺序构成的全程化大学生职业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4.
梁钢 《职业》2012,(15):30-31
在汽车电气课程教学中运用"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在典型的"职业任务"驱动下开展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的"职业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5.
隆平  夏丰 《职业时空》2010,6(6):36-37
"6S"管理是一种现代企业现场管理模式。在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基地推行"6S"管理,可以营造职场氛围,实现对学生技能训练场所的管理与企业平台对接。通过对实训现场和学生训练过程的规范化管理,促使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具备过硬的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6.
黄清锋 《职业》2011,(12):32-32
实训教学是技工院校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就业后的职业能力。"7S"活动是一种规范行为、提升职业能力的活动,源自于企业的有效管理制度,即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管理的制度。将现代企业"7S"管理模式引进校园,引入实训室,让学生在学校里就开始训练培养职业能力,必将会使学生缩短与企业的距离,使学生更快地适应企业岗位的需求。为此,笔者所在学校着力推行"7S"管理。  相似文献   

7.
左海龙 《职业》2012,(12):34
"考"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评价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作用不可或缺,高职教育也不例外。所以,一体化教学模式,应将"考"纳入其中,即"教、学、做、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这种新的模式,不仅要体现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岗位职责,还应将考核职业岗位工作成效的标准引入其中。这样,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岗位能力的过程中,才能使教师完整地接受以综合职业岗位能力为驱动的培养理念。  相似文献   

8.
王华云 《职业》2011,(18):27-27
一、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 1.部分教育工作者对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认识不清 简单地把"就业为导向"理解为就业率或者说首次就业情况,对含有就业竞争能力和职场可持续能力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意义、内容、要求、层次、形式等问题认识不清,甚至将职业核心能力认为就是专业技术技能。  相似文献   

9.
翁治清 《职业》2011,(27):179-180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社会所需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首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毕业后大都从事生产、管理等领域第一线的实践操作,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要求都较高。高职的教育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相似文献   

10.
奎德斌 《职业》2013,(24):97-98
中等职业学校化工专业的学生是化工企业的"准职业人"。本文探讨在安全环保课教学方面开展组织教学的方法和具体体验,培养他们的"两意识"及"一理念",即生活及工作中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及具有化工企业的"四不伤害"的工作理念。  相似文献   

11.
鲁琳雯 《职业》2011,(33):52-54
一、构建"订单式"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重要意义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本专业教学教育适应市场需求和改革发展趋势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制订培养方案,进行人才共育、课程开发、教学考核,目的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王文星 《职业》2014,(29):140-140
中职职业指导教育是指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对中职学生给予职业意识启蒙、社会能力培训、个人特点定位、职业生涯路径规划、就业程序梳理、企业工作实践指导、职后职业化指导,从而达到就业后更好的人职匹配的全程化职业辅导过程。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谈一谈中职教育如何规划职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3.
易红英 《职业》2013,(35):64-65
生涯发展理念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该立足实际,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分阶段设立合理的职业目标。学生在大学阶段应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以提升就业竞争力和适应力。  相似文献   

14.
钱卫钢 《职业》2014,(14):20-21
为了适应现代企业对技能人才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笔者学院积极推进以职业素质、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为核心内容的"岗位实景、四阶递进"技能养成模式改革,以期探索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岗位核心技能。  相似文献   

15.
温正如  曾文泓 《职业》2011,(23):39-39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高职院校学生由"学生状态"向"准职业人状态"转变、过渡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目前,高职教育研究中关于顶岗实习期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顶岗实习管理方法探索等方面,其中较典型的有: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的“顶岗实习、学工交替、‘三证’贯通”模式;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准职业入”培养;  相似文献   

16.
董淑红 《职业》2011,(5):116-116
一、专业思想和职业理想教育是技工学校思想教育中一个经常而重要的课题 专业思想和职业理想教育是技工学校思想教育的主要方面,为了培养"四有"人才,首先是抓好理想教育。技校学生正处于人生道路的"自觉"时期,思维和认识能力有所提高,开始探讨人生,更多地把自己的志向、理想与向往的职业相联系,这个时期的理想教育可以说成是"理想的联系阶段"。  相似文献   

17.
职业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观、职业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在省属高校转型时期,开展职业人文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职业人文教育的开展可以让高校结合自己的办学理念,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融合到专业课程中,建构具有职业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帮助学生正确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18.
董桂英 《职业》2015,(3):136
中职学校生涯探索体验馆建设提升的不仅是学生自我探索、规划、实现生涯发展的意识与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自身阶段生涯、学业、生活发展的认知能力及做事的科学思维方法、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学生职业生涯体验,设计重点应放在职业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对生涯探索活动中所选择的方法和途径,教师要给予恰当的指导和充分的肯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性格和能力,大胆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探索、自我创造。  相似文献   

19.
朱祥贤 《职业》2014,(32):82-83
"校行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校行企"合作共建通信技术专业,可以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提高通信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提高高职人才培养的竞争力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林程华 《职业》2020,(8):46-48
职业生涯规划现在越来越被重视。它对于学生的职业规划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介绍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和霍兰德测试等知识,将职业性格测试和职业兴趣引入到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来,通过相关测评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引导学生提升生涯规划的意识,通过认识自我、提升自我来达到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提出了帮助学生把握未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