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近日,39岁的学员李雪芹与北京春夏秋家政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她的另外99名同事,也分别与京、沪、穗等地的10余家政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  相似文献   

2.
亦安 《职业》2013,(16):86-86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是一所与房地产密切相关的建筑类院校,其王牌专业建筑学专业一直备受瞩目。近日,本刊记者走访北京建工学院就业办负责人贾海燕老师,就建筑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进行了访谈。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和比较这些都市中的青年人对个人就业和前途的感受,1995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青少年研究室、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香港青年协会以及香港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等机构合作进行了一项主题为“青年与就业”的大型调查。该调查以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访问。研究人员分别在北京、上海和广州各抽取约550名年龄介乎于15岁至对岁的青年接受访问,回应率分别为94.5%、叨.l%和对见。香港地区是以电话访问形式进行,以随机方法从住户电话薄中抽取种子号码,再以“加减数字方法”成功访问了…  相似文献   

4.
马各  木子 《职业》2009,(12):64-64
2009年10月30日,由国家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中国就业促进会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等单位指导,向阳生涯管理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承办的“2009中国就业与职业规划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5.
关注2002届--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昕 《职业》2002,(5):4-6
这是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的总数123万,尽管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还不到千分之一,但他们已经成为春节以后的热点人物,并且,还要热上一段时间。在近期各种各样的人才招聘会上肯定有他们的踪影;在马路上看到的急匆匆赶路的那个男孩,在单位门前徘徊的那个女孩,或许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们,就是2002届大学毕业生。他们的就业问题,牵动着千百万人的心,国家几大部委联合发文,不仅他们自己,还有他们的家长,他们的老师,甚至亲朋好友,都已经发动,只为尽快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为了更多地了解他们,我走进他们中间采访,并且,先后在北京、天津的三所大学进行问卷调查,召开大学毕业生座谈会。也为了更好地了解他们,我还通过面谈、电话交谈等多种方式,对北京、天津、安徽等地的大学主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老师进行采访,同时也采访了前来北京求职的河北、云南、黑龙江等地的大学生。通过对问卷的分析,笔者发现,这届大学毕业生及其就业问题在许多方面值得我们思索。  相似文献   

6.
动态     
《职业》2013,(25):56-57
人社部公布就业见习示范单位名单 【本刊讯】为配合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的实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期组织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国家级示范单位遴选工作,从全国4万多家就业见习单位中确定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等102家单位为第二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国家级示范单位。这批示范单位涵盖金融业、制造业、医疗卫生、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等多个行业,具有人员规模较大、单位类型较多、岗位技术含量较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动态DYNAMIC     
人社部公布就业见习示范单位名单
  【本刊讯】为配合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的实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期组织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国家级示范单位遴选工作,从全国4万多家就业见习单位中确定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等102家单位为第二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国家级示范单位。这批示范单位涵盖金融业、制造业、医疗卫生、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等多个行业,具有人员规模较大、单位类型较多、岗位技术含量较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肖亦卓 《城市观察》2011,12(2):149-157
利用北京市两次基本单位普查和两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揭示自1996年以来北京就业空间格局及其变动特征。研究发现,北京仍处于就业向都市区集聚的阶段,就业密度从中心区向近郊区、都市区内沿和都市区外缘依次快速下降。中心区原有商业中心衍生出的金融街、泛CBD地区形成就业双中心。未来北京将继续保持中心区就业稳定、近郊区就业高速增长、都市区内沿快速增长的格局,不过中心区外围更多次级就业中心的快速增长将加快多中心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人口最多的城市。城市的就业压力非常大。  相似文献   

10.
数字     
中国社科院6月2日发布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09年大学毕业生半年之后的就业率大约是86.6%。2009届大学毕业生低收入就业漂族月薪只有1240元,仅相当于同届毕业生平均月薪的一半,他们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冲击与大学生就业预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比较2008年5月和12月分别进行的2008和2009届大学毕业生就业行为调查问卷数据,分析了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大学生预期工资、预期就业地区、预期就业单位和就业前景评价等就业预期的变化情况,发现大学生就业预期调整存在滞后性并得出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会加剧的结论.最后在原因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石油石化行业就业形势严峻。面对艰难的就业现状,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信息学院大部分学生出于往年的"就业惯性",没有主动增强面试、应聘等就业能力。在石油类主干专业主导校园舆论的氛围下,非主干专业学生盲目从众,主观认识不清,无法发挥自身就业优势。对此,分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信息学院非主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提出督促学生"走出去"、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开发校友资源、多部门协同服务学生就业等措施,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3.
高山 《现代交际》2010,(5):113-114
在各大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的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在今年召开的两会上,全国代表大会也高度关注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本文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新形势下毕业生的就业策略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职业》2012,(2)
近日,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全国技工教研机构及高联委工作研讨会”,24个省教研机构和42个高联委成员单位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对全国技工院校2012年工作思路进行了研讨,各省教研机构及高联委成员代表就“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及下一步工作设想”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5.
李黄珍 《职业》2013,(34):18-20
在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季,人社部为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发了《关于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的通知》,采取九大措施,为毕业生提供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帮助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创业。为使读者更好理解这九大措施,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人社部就业司相关负责人,并请其对《通知》精神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权威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国大学生平均一次就 业率不到70%。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各类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好,根据劳动 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提供的数据,2002年,全国技工学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高达90%, 不仅广东、江苏、上海、北京等东部发达地区,就是湖南、四川、陕西、重庆等中西部欠发达地 区的技校毕业生就业率也都超过了95%,甚至许多重点技校的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100%!“找 工作,上技校;学技术,上技校;招技工,找技校”已经成为学生、学生家长和企业的共识。 为什么在全国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官方公布的登记失业率高达4%以上(一些调查机构统计 的失业率更是高达7%),对许多大学生来说“毕业即失业”,甚至相当多的硕士、博士都很难找 到满意的工作的情况下,职业学校能有如此喜人的就业形势?这种形势的出现,有多大成分是因 为外部力量的推动?又有多少是职业学校自身努力使然? 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兵分多路,分别对国家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官员,就业领域的权威专家,以及北京、江苏、湖南等地的一些职业学校和企业进行了采访,从中得到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7.
冯明新 《职业时空》2008,4(9):16-16
2008年奥运会即将在北京隆重举行,人们对体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认同,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受社会大环境影响,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岗位与每年毕业生人数仍相差很多。以河南省为例,现在已有28所高校招收体育专业学生,每年毕业生人数近1.2万人,显然社会无法提供这么多的相关就业岗位,就业竞争相当激烈。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入校之初就应该清醒地认识客观现实,努力拓宽知识面,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增加社会实践机会,积极有效地应对激烈的就业竞争。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支持体系还不尽完善,迫切需要协调、完善相关就业政策支持体系。本文在分析我国大学生政策就业支持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了发达国家促进大学生政策设计的成功经验,就如何完善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支持体系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王辉  贾鹏 《职业》2013,(11):77-79
大学生的就业思想决定着他们的就业行为,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就业,我们对河北省驻石家庄8所高校的部分大学生的就业思想状况从准备情况、实际情况、满意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出一些特点并给出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20.
奥运     
《职业》2008,(9):46-46
百万北京人受益奥运再就业 从2001年至2006年,北京经济年均增速达到12.2%,比前一个五年提高1.4个百分点。人均GDP由3262差元跃升到6331美元。北京市统计局有关人士透露,在筹办奥运会期间,北京就业人员薪酬水平大幅度提高。2006年,全市城镇在岗职工人年均工资达到40117元,比2001年增加20962元,增长10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