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机械基础》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涉及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机械涉及的设计方法和基本原理,本文主要分析中职学校机械基础教学目前面临的现状,并结合中职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育的特点,对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践环节等方面提出几点改革的建议和措施,希望有助于提高学生必要的机械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又培养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这门课程,适应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门艺术。在教学中 ,围绕教学内容的主题 ,结合学生的实际 ,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情境 ,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之一。一、教学情境的功能教学情境的功能亦即教学情境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效能。教学实践证明 ,良好的教学情境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功能 :1 动力功能学生的学习活动 ,仅靠学习目的或其他外部因素来支撑 ,其动力是不能持久的。良好教学情境 ,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的有力手段 ;而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一旦激发起来 ,学生就会产生强大的内驱力 …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小学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先进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的出现都是为了更有效地提高某一部分教学内容的质量指标。情境教学是一种针对语文学科教学具有独特的作用,并且能给予极大帮助的教学方式。通过情境教学学生将会对古诗词学习更具有积极性,从中获得更多的学习乐趣。使学生在语文的古诗词学习当中有良好的体验感,并且能够提高实际的语文能力。以下我们将围绕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展开情境教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匡瑛亚 《职业》2011,(36):154-154
一、创设情境,实现知情融合创设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创设教学情境就是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让教学进入情感领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凭借情境,把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道德情操的陶  相似文献   

5.
曾晓春 《职业》2012,(27):59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培养技术人才,其培养的目标是使学生要学有所长、钻有兴趣、用有本领。要达到此目标,就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片面依靠"题海战术",片面强调"熟能生巧",片面按考分评价学生,从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5~19岁之间,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而学习成绩不佳、行为品德有偏颇的学生则是构成现阶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主体,这也决定了中等技术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职教教师有必要调整教学观,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郑敏 《职业》2012,(29):118
情境教学法,就是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通过学生主体参与、师生互动来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将教学内容生动化、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情境教学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能力、审美能力都相应获得发展。这些能力,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笔者在此介绍情境教学法在中职学校教授语文课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8.
朱芸 《职业》2008,(8):64-65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一部分学生在结束九年义务教育后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他们在基础教育中是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有着其特殊的心理特征,容易产生困惑和迷茫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同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在学习期间要完成两个重大转变,即初中生到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转变,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到技术工人的转变。因此,在中职学校的学习阶段,对学生进行成才观和人生规划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对这一阶段的学生,学校需要特别关注,倾心爱护,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新版<电工基础>,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呈现方式上都有很大的改进.该教材今年秋季在全国投入使用,本文主要就新教材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 一、目前学生的现状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初中毕业,大多数数理化基础偏差,一部分人甚至有厌学情绪.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他们尽快掌握一门专业技术,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席云涛 《职业》2014,(3):151-151
本文提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将素质教育贯穿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一、"丁"字形账户的类型结构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来讲,由于知识起点较低,理解能力有所欠缺,在学习一些较难理解的会计知识时显得较为困难,但那些较难理解的内容又是我们一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程知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学情境的创设,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更好的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3.
夏群 《职业》2014,(27):133-134
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提高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利用已有的"经验"、学生实验、数学故事、已学的可拓展的知识、学生专业知识等进行。  相似文献   

14.
Visual Basic(VB)6.0语言蕴含了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囊括了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但对于中职学生来讲,学习VB6.0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确实有一定的难处.  相似文献   

15.
陈敏 《职业》2011,(15):62-63
《识读经济》课程是技工学校德育教育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与人文素质的德育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6.
孙雪 《职业》2008,(18)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以下简称职校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这一时期人的心理变化较大,容易产生心理困惑.而从实际情况看,随着普通高校热的升温,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职业学校)的社会地位日益降低,中考后半段考分的学生成为现阶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主要生源.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第四版第52~56页,补充例题及练习。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物理意义;初步掌握由力求运动和由运动求力的两种基本题型的解题思路。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简单试验的观察、分析、比较、总结、概括能力;训练应用定律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梁多玲 《职业》2014,(12):105-106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实现“服务为宗旨,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为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技工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地进行改革,其中对学生的考核评定也应进行改革。本文结合“四步教学法”从改革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考核评定方式入手,针对存在的弊端,制定出新的考核评定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9.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师教学艺术的核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教师永恒的话题。要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兴趣,巧妙创设情境很重要。  相似文献   

20.
杨耀雄 《职业》2013,(18):21-22
本文以多元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为例,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的特点,从多元化的理论教学、多元一体化的技能训练、多元化评价三个方面论述如何实施多元一体化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