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知识和管理要素是继劳动、资本、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之后的第四要素、第五要素,成为现代社会生产要素最重要的内容.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表明知识和管理要素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有效形式.而会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属于知识管理要素的重要内容,已成为生产要素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出巨大的生产力效用,并将以此构建知识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2.
生产力的要素问题,在理论界是个争论问题。有二要素论者,有三要素论者。二要素论的主要依据是斯大林同志的论述:“生产物质资料时所使用的生产工具,以及有相当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而发动着生产工具并实现着物质资料生产的人,这些要素总和起来,便构成为社会生产力。”三要素论的主要理论根据是马克思的劳动过程三要素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一种新思路--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来分析国有经济结构的调整问题.文中给出以下五个新命题并加以论证和分析:(1)"生产七要素论",重点论述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资本和网络也是两种相对独立的生产要素;(2)"实体要素"、"虚拟要素"、"资本要素"等范畴;(3)要素资本结构的优化是调整国有经济结构的前提和载体;(4)"财务资本结构"范畴,优化要素资本结构关键在于优化财务资本结构;(5)国有经济结构调整与三次产业生产要素的重新排序和配置.  相似文献   

4.
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创造的价值备受关注,但目前对数据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机制缺乏明确的解释。本文从互补性资产理论出发,分别探讨数据与技术、资本、劳动生产要素的结合机制。研究表明:在与技术要素的结合上,数据要素的加入能够帮助创新企业更有效地使用互补性资产,从而产生技术创新;在与资本要素的结合上,数据要素的加入降低了企业获取作为生产资源和营销资源的互补性资产的成本,从而产生成本创新;在与劳动要素的结合上,数据要素能够从产品设计和生产方面提升互补性资产的生成效率,从而产生流程创新。最终,数据要素在与核心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下,极大促进了数字经济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具有客观必要性,这既以生产力要素的组合和生产力所带来的利益关系为前提,也是以作为生产关系基础和核心的所有制关系的存在为前提。这种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方式不能简单地互相取代。按要素分配的理论立足点应归结为社会财富即使用价值的源泉。坚持劳动和其它要素(包括自然要素)共同构成财富的源泉,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广义分配论,指出自然要素也有权参与分配,这有利于把要素分配论贯串到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深化认识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文章中,有些看法有悖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混淆了劳动价值论中的一些基本范畴。因此,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必须走出若干认识误区,要正确理解以下范畴:使用价值与价值、生产使用价值的要素与创造价值的要素;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决定劳动生产力的因素与决定价值的因素;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价值与价格;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价值创造与价值转移;劳动价值论与财富论;价值创造与价值组成;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  相似文献   

7.
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依据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依据是:资本、技术等非劳动生产要素同是劳动过程中创造产品收益不可缺少的要素,这些要素的优劣、多寡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因此,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对于生产者来说就不能无偿获得和无偿使用,所以其所有者应凭借其所有权获取相应收益。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最佳方法应该是西方经济学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所阐述的分配方法,即边际生产力分配方法。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按劳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之间的关系的分析,认为劳动生产要素分配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一分配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则是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揭示资本主义雇佣剥削关系的一种提法,与按劳分配并存的分配方式只可能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进而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现阶段劳动者的收入到底是按劳分配的结果还是按劳动这一生产要素分配的结果或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结果结果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之间的关系的分析,认为按劳动生产要素分配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一分配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则是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揭示资本主义雇佣剥削关系的一种提法,与按劳分配并存的分配方式只可能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进而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现阶段劳动者的收入到底是按劳分配的结果还是按劳动这一生产要素分配的结果或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结果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意味着可以合法支配生产要素的资本力量而非政府行政力量将在财富生产以及与这一生产结构相匹配的初次分配中占据主导地位。而由此出现在财富初次分配领域的贫富差距问题,则又促使我们在对市场经济背景下各生产要素的历史属性进行归类后,进一步反思各生产要素如何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具体来说就是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若用复杂劳动来加以衡量,其收益是可以纳入按劳动要素分配范畴的;但劳动内涵再丰富、外延再扩大,也不能将资本纳入其中。因此必须在考察如何完善劳动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基本原则外,单独考察资本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基本原则,以此来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次分配中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应有内涵。  相似文献   

11.
释爨及西爨白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古籍文献及碑碣资料,对历史上南中大姓的主要代表爨氏家族的历史源流作了全新的考证,并对云南地方史和民族史中颇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提出新的看法,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逻辑哲学伦》是维特根斯坦最重要的著作,内容包罗万象,是基于现代逻辑方法进行论述的,包括他对"死亡"概念的阐述与分析。利用分析哲学的"分析"方法尝试对"死亡"概念的诠释,并得出以下结论:(1)"死亡"的对立面就是"生活,生存的状态"。"死亡"意味着个体生活世界在他所生活的那个世界里面终止,而整个"逻辑可能世界"并不因此而改变,只是消长;(2)"死亡"和"生活世界"属于不同的世界,人不能体验"死亡";(3)"生活世界"在个体那里是无限的;(4)对于"死亡的灵魂"与"在世的生活世界"的理解只能站在这个世界的外面来理解,但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对“隘、狭、窄”三个词,从西周到元明清的历史文献中出现的频率和原因进行考察,并结合它们在现代汉语方言区中的分布,讨论了这三个词的历时替换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4.
"文化研究"日益成为一门"显学",而备受青睐的"意识形态"研究好像退出了文学研究的历史舞台。本文试图在阐明"文化研究"、"意识形态"概念内涵,辨析二者差异、互补关系的基础上揭橥"意识形态"在现时语境下的"改头换面"。  相似文献   

15.
"势"是一个重要的中国古代哲学与美学范畴,人们对它的解释多种多样.势的主要含义可以理解为"力",即艺术感染力."势"具体表现为体势、气势、理势等.体势指结构之力,气势指生命之力,理势指逻辑之力,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相似文献   

16.
"日"是《周易》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周易》卦象中乾、离、震、艮为日。"日"、"实"同义,乾、坤、艮为实。"实"、"是"同义,"是"象征"帝"与"王命"。  相似文献   

17.
"前""后"对称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有学者认为现代汉语中的时间词“后”不能指过去,因此时间词“前”“后”在语义上是不对称的。其实,“后”可以指过去,时间词“前”“后”在语义上是对称的。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前”“后”对称的语义基础,以指导我们的语言运用。  相似文献   

18.
19.
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思辨等方法,对体育概念、体育功能以及体育"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论述与判别.通过转变视角,得出体育价值由"显"入"微"的价值演变与体育"供给"对"需求"的本质超越.虽说体育"供给"在逻辑思辨与历史实践中完成了对体育"需求"的超越,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有效避免或减少不可控因素的发生,不仅需要掌握较为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也需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体育、参与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20.
古书中"堕"和"坠"当"落、落下"讲是同义词,二者都有使动用法,但"堕"的使动用法比"坠"普遍,这对"堕胎"与"坠胎"的出现以及二者使用上的普遍与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堕胎"开始出现于魏晋文献,"坠胎"较为可靠的起源当在明朝,且使用的频率远不及"堕胎"普遍.<现代汉语词典>不收"坠胎",当是出于规范化的要求.今天,尤其是网络上普遍使用"坠胎",从历史渊源上看并没有错,然而从规范化的角度看,这是不合规范的.我们应该自觉地为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与健康而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