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文献研究法对2002—2011年有关老年心理研究的文章进行检索分析发现,10年间的研究多集中在老年认知、老年心理障碍、老年病患者心理、特殊群体老年心理、老年生活体验、老年社会支持和工具研究等方面。这些研究在推动老年心理研究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研究内容点深面窄、静多动少、缺乏理论指导、干预性研究不足等问题,需要加强与国际老年观的有机融合并且推动研究工具本土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把培育积极社会心态写入国家社会治理的纲领性文件,深化了社会建设的主题,也把握住了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矛盾和问题。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就提到“心理建设”的思想,梁启超、蔡元培等人也把社会心理作为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鉴于目前社会心态存在的问题,全面启动社会心理建设将有利于提高我国软实力,践行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对中华民族复兴起到重要作用,并提出了社会心理建设的主要路径和内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异常心理的护理措施。方法将125例食管癌中老年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63例,在给予常觌治疗及护理的同时,加强对其异常心理的观察及分析,并及时给予心理指导和护理干预;对照组62例,只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结果干预组的异常心理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住院日明显缩短。结论护理干预和心理指导是解除老年食管癌患者心理障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在心理和谐思想的指导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考虑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硬件与软件、中国与外国这六大关系;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正面教育、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处理好教育模式与医疗模式、关注职业倦怠等;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从人文关怀的角度重视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重视抑郁症和抑郁倾向等严重的心理障碍症、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关怀儿童青少年中的弱势群体、关注灾后受灾群体的心理疏导等中国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也要求在重构和谐的经济社会的人文指标体系中,特别要重视人类发展指数、幸福指数、信任(信仰)指数、儿童青少年发展指数、教育发展指数等,旨在推进我国人民的心理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5.
老年大学教育社会心理价值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部分老年大学学员所做的社会心理调查的结果显示 :老年大学不同于一般国民教育学校 ,它不仅向老年人传授知识或技能 ,更为重要的是为老年人提供了自我发展的机会、空间和社会支持 ,促使老年社会心理向着积极的方向健康发展 ,这正是老年教育的社会心理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6.
白血病(leukemia)是一类常见的造血系统恶性疾病,约占恶性肿瘤的总发病率的5%。由于老年人体质较差,又常常合并有其它系统疾病,对强烈的化疗不能耐受,治疗效果远不及中青年患者,病死率高;此外,白血病的疗程长,花费巨大,更易加重老年患者的心理障碍,影响治疗效果。针对老年白血病患者的特殊心理,我们在整个住院期间给予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期,由于价值观的嬗变、社会分配方式的多元、权力行使者的寻租、媒体的平庸引导等使社会心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动荡,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也产生了病态扭凿的社会心理,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因素。应及时调适病态的社会心理,确立主流的价值体系,社会文化的重构应有明确积极的导向,同时推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制定社会政策时充分考虑各阶层社会公众的心理承受力,并建立社会心理支持体系,保证社会拥有健康的社会心理,以实现全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采用个案研究,探析六名学生在学习跳箱分腿腾跃时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并通过放松训练,表象训练,等心理训练方法,有效地克服其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9.
心理因素对大学知识共享既有促进作用,又有阻碍作用。通过对大学知识共享过程中出现的垄断心理、竞争心理、自我封闭心理和偏见等心理障碍的分析,提出了消除心理障碍的策略:增强以人为本的观念、减少束缚;培育共享的价值观和合作精神,建立相容的学术氛围;消除偏见,建立相互信任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0.
论决策中的社会心理优化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到实际 ,从社会心理对决策的重要影响、社会心理的性质与功能、改革中的社会心理优化和控制等几个方面 ,分析了社会心理与决策的关系和作用 ,提出了充分运用对社会心理的优化与控制进行科学决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网恋的社会心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恋的社会心理分析不仅具有学理价值,而且具有现实意义。恋爱具有虚拟性、神秘性、隐秘性、超时空 性和纯理想性等特点,其深层原因是浪漫心理、需要满足、人格因素和社会原因。网恋可分为"从虚拟走向现实" 和"让虚拟永远虚拟"两种形态。网恋成瘾会危害身体健康、产生心理障碍、破坏家庭稳定和导致校园危机。  相似文献   

12.
病态社会心理,是指由社会病态文化所引起的不正常的心理活动,在现阶段主要有浮躁心理、冷漠心理、仇富心理、功利心理、逆反心理等。病态社会心理会导致人民内部矛盾激化、社会凝聚力降低,从而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应采取建立健全有效的心理疏导社会机制等措施控制病态社会心理的蔓延及影响,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社会变革转型期一个不容忽视的特点,是社会心理层面的作用和影响凸现出来。本文分析了现实社会生活中影响精神文明的几种心理障碍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并从总体上探讨了克服这些心理障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病态社会心理,是指由社会病态文化所引起的不正常的心理活动,在现阶段主要有浮躁心理、冷漠心理、仇富心理、功利心理、逆反心理等。病态社会心理会导致人民内部矛盾激化、社会凝聚力降低,从而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应采取建立健全有效的心理疏导社会机制等措施控制病态社会心理的蔓延及影响,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除要受到来自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制约外,还要受到社会心理环境因素制约。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社会心理障碍产生的历史根源和现实表现的分析,试图寻求克服消极社会心理障碍,创造适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社会心理途径。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嫉妒、报复、自卑、自私自利、迷恋虚拟世界等心理障碍,大学生的这些心理障碍的产生有社会及文化的变迁、独特的学校生活、心理特质的差异等原因,应采取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加强学校的教育引导、优化社会文化环境等措施来化解大学生的这些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7.
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择业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在择业与就业的问题上存在着自卑心理、闭锁心理、倚赖退缩心理、紧张焦虑心理和思维定式心理等心理问题。职业学校必须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克服不良的心理状态,树立市场择业新观念,引导学生走出择业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相似文献   

18.
历史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心理的影响,"大跃进"运动的产生也不例外。"大跃进"时期广泛存在着"急于求成"、"骄傲自负"、"‘左’比右好"、"盲目攀比"、"崇拜权威"、"趋利从众"等特殊社会心理。这些社会心理对"大跃进"运动的发生、发展和持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从"大跃进"运动的社会心理动因角度对"大跃进"时期社会心理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形成原因以及留给我们的启示等方面作一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在相当数量的学生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困生。作为教育工作者来说,应密切关注、了解初中生这个阶段的心理变化,运用相应的教育方法对其进行教育。通过对任教班级学生的心理特征调查和学困生的心理障碍调查,本人认为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反映在心理压力、心理敏感性、心理矛盾、心理控制力、  相似文献   

20.
以结构主义建构论的理论视角,考察农村失独者心理困境产生的结构性原因和主体建构。因果报应信仰下的“指指点点”、社会安全网缺失的老年生活想象、生育底线下的“身后事”、农村熟人社会性质等构成了农村失独者对失独意义建构的结构性背景,其长时间且激烈的心理困境是失独意义建构的产物。农村失独者心理困境的出路,在于通过“同命人”的联谊互助,形成非正式社会网络,获得精神性社会支持,从而促进农村失独者的心理困境缓解和社会再融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