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羡慕     
陈鲁民 《中华魂》2013,(3):25-25
晚上散步,偶尔可遇到一位做官高邻。他几次对我说:“真羡慕你啊!每晚都可以自由自在地散步。”一开始,以为他在嘲笑我,因为“一等公民天天有饭局,二等公民周周有饭局,三等公民从来没饭局”,他是几乎天天晚上都有应酬的“一等公民”,没理由羡慕我这个基本上没饭局的“三等公民”。可看看他日甚一日的大腹便便,步履蹒跚,我知道,他的羡慕是由衷的。  相似文献   

2.
神偷我来也     
西尔枭 《可乐》2010,(3):37-37
南宋时,国都临安有一个神偷,没有人知道他叫什么名字。他每次作案后,必留下“我来也”三字,故其绰号叫“我来也”。他名气轰动临安,官府奈何他不得。  相似文献   

3.
我有个三年级的学生,爱看漫画,也爱画漫画……“这有啥了不起,谁不喜欢漫画呀!”我听到你在心里嘀咕这样的话了。但是,你要耐心听我讲:他看漫画可不是光看热闹,他画漫画也不是画“一个老头儿,欠我俩球儿,他说三天还,四天还没还……”而是画真正的漫画。“什么是真正的漫画呀?”那就请跟我一起到这几幅漫画中寻找“法宝”吧!  相似文献   

4.
三个筛子     
流言止于智者。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到一位哲人那儿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等一等,”哲人打断了他的话,“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三个筛子筛过了吗?”“三个筛子?哪三个筛子?”那  相似文献   

5.
秀色不可餐     
一位男士向我打趣:你若是男性,有三位女子让你挑,你会挑谁?他把三位我们都熟悉的女人摆在我面前:天生丽质的妮,女人味的琪,聪慧的芬。我不假思索地说:“妮不在我的选择中,另两位我倒是举棋不定。”说完,我将他一军:“你呢,挑谁呀?”  相似文献   

6.
第一天去上学的儿子放学回来。妈妈问:“孩子,今天老师都教你些什么?” 儿子说:“他什么也没有教给我,反倒问我‘一加二是几?’我就教他说:‘是三’。”  相似文献   

7.
这是他和我说的第三句话,三句话,句句都在骂我是白痴,这样的男孩子长得再好看,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注定他在我心里的分数永远在及格分之下,所以我不准备为吃了他面包的事情道歉。??巫妖暴暴?《韩彩京,我们一起来恋爱吧》严律怔愕地看着她:“心跳会变快吗?”“嗯。”“脸颊也会发热?”成响想了一下,点点头。“那是不是看不到我也会难受,好像跌倒了谷底,整个人慢  相似文献   

8.
成全与偶然     
张斌 《可乐》2010,(11):73-73
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神医。一次魏文侯召见他,问他:“我听说你家三弟兄都学医,那么谁的医术最高啊?”扁鹊脱口而出:“我大哥的医术最高,我二哥其次,我最差。”魏文侯惊讶地问:“那为什么你名动天下,他们两个人一点名气都没有?”扁鹊说:“我大哥的医术之高,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这个人病未起时,他一望气色便知,然后用药把你调理好,所以天下人都以为他不会治病,他一点名气都没有。  相似文献   

9.
兰州方言给予句中的“给”——兼谈句子给予义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零兰州方言里的给予句式只有一种,即:N_1+给+N_2+V+给+N_3。如“我给他送给一本书”。这种句式中至少得有两个“给”字出现,有时还可以三个“给”字同时出现:“我给_1 他给_2 给_3 一本书”。我们把这三个“给”字依次记作“给_1”“给_2”“给_3”。普通话里的给予句式可分为下列四种: S_1 N_1+V+给+N_2+N_3 (我送给他一本书) S_2 N_1+V+N_3+给+N_2 (我送一本书给他) S_3 N_1+给+N_2+V+N_3 (我给他写一封信) S_4 N_1+V+N_2+N_3 (我送他一本书,我给他一本书) 以上四种句式都只出现一个“给”字,或者不出现。为了便于和普通话比较,我们先假定普通话里也有给_1 给_2 给_3:给_1出现在S_3里,给_2出现在S_4里,给_3出现在S_1和S_2里。显然,这三个“给”一般是出现在不同句式中的,往往不同时出现在一种句式中。  相似文献   

10.
姬建民 《中华魂》2014,(19):34-34
强卫担任江西省委书记后,即在省委全会上脱稿宣布,说他有“三烦”:第一烦跑官要官,托人找关系找路子来打招呼,明确“在同等条件下,我优先不提拔你”;第二烦送东西,“不会让我对你有好印象,还是不要给我送为好”;第三最烦的是有些熟人、朋友、亲戚打着他的旗号到江西来谋取自己的利益,“你们不要轻信这种关系”。他在其后召开的省委常委民主生活会上提出“开展批评向我‘开炮’”。在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和共鸣。  相似文献   

11.
考察《百喻经》中“我”、“尔”、“他”三个代词的历史演变情况,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揭示这三个代词的特色和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2.
《人生与伴侣》2006,(3):13-13
他俩都是农村出身,住邻村,她比他小三岁,定亲那年才十七岁,他逗她说:“你还不是成年人呢。”她说:“我比你小,你要心疼我。”他把头点得像鸡啄米。  相似文献   

13.
他把好几幅画在地上摊开。小店原本就挤,三张画铺在地上,我们就不能转身,一转身就要踩到画布上了。“这一幅,”我指着凡·高的《星夜》。他说:“一百块。”我说:“六十块。”他做出夸张的痛苦的表情,指着地上的《星夜》说,“你看看你看看,画得多么好,画得多么像,就是颜料钱也不止六十块呀小姐。”我说,“那好,我们再逛逛。”他一把拉住,说,“算了算了,就六十块吧。”  相似文献   

14.
有一个富翁,其实是一个没有知识的人。一天,他到另一个富翁家里去,看见了三层楼的大屋宇,巍(wēi)峨(é)壮丽,非常阔气,心里十分羡慕,自己想道“:我的钱,并不比他少,为什么不造一座和他一样的三层楼呢!”回家之后,他马上去叫了建筑师来,问他说:像他家那样的三层楼,你造得来吗?”建筑师回答说:造得来的,那座三层楼就是我造的。”富翁就说:“好,你马上给我造,要和他家的那座一模一样的。”建筑师就动手平地基,垫(diàn)础(chǔ)石,打墙脚,忙个不停。但富翁在旁边看着,一点不明白他在做些什么,就问道:“你现在这是做什么?”建筑师说:我给你造三…  相似文献   

15.
老子与儿子     
凌晨两点,当他在网吧找到我,并拖着几乎瘫倒在地的我同家时,那已经是我离家出走、在网吧就着方便面“备战”的第三天。一天前,他指着我的鼻子大骂:“你这没出息的东西!”就因为我的期末考试只考了二百多分?我盯着他看了好久,然后摔门大步离去……  相似文献   

16.
心灵的守望     
上完课刚走下讲台,郑乐又向我请假。这是他一个多月的时间内第三次请假了。我拿定了主意,这一次他不说实话,我决不准他假。我问他:“前两次请假已经耽误一个礼拜了,高三就是这么个上法?”他红着脸,要我到楼外的僻静处说话。看着他似有难言之隐的样子,我鼓励他:“你就说吧,我只要求你说实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扁鹊一家行医有方,兄弟三人都是名医,远近闻名。魏文王问扁鹊道:“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回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相似文献   

18.
轻松一刻     
《社区》2014,(16):64-64
专业对口 经理对老板说:“吉恩斯这家伙简直不可救药!他整天打瞌睡,我都给他换了三个工作部门了,可他仍然恶习不改。”“让他去卖睡衣吧。在他身上挂一块广告牌:优质睡衣,当场示范。”老板说。  相似文献   

19.
小时候,我喜欢画画儿、下棋、练武术……可哪样都没持久。大人们说:“这孩子,挺聪明的,就是没长性。”有一年,院里搬来一位邻居,在根雕厂工作。他右手只有三根手指,另两根传说是在挖一个老树根时,被一种不知名的毒虫咬伤后坏掉的。我便叫他“三指叔叔”,他也不生气。他人挺和善,却不爱说话。因为好奇,我总爱到他那儿玩。每次去都看到他在做同一件事:用各种各样的小刀在削穴其实是雕刻雪一块足有一米来高、小水桶一样粗、又老又旧的大木头。三指叔叔告诉我,这是一块黄花梨木老料,很珍贵的,他要雕一尊“观音大士”像。一天傍晚,我又来到他家。…  相似文献   

20.
那个前任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居然在考试过程中偷看报纸。我强忍着怒火静静地将他的报纸收了上来。下课后,我让他到办公室“做客”。“为什么在考试时间看报纸?”我和颜悦色地问。“因为报纸上的内容太精彩了。”“报纸再精彩也要留到课后看啊!”“我想快点把报纸看完。”“为什么?”“因为这份报纸是向刘小宁借的,他说放学后要还给他。”“你为什么不向别的同学借?”“其他同学都不爱跟我玩,不借我。”“当初在订报的时候为什么不订一份?”“我……我……因为我家穷,我买不起。”他呶呶嗫嗫地说。过后,我到了他家,看到了他家徒四壁又破陋不堪的房屋,听到了他唯一的亲人——父亲无奈的叹息,我顿时理解了,是贫困的家境和缺少的母爱形成了他自卑和冥顽不化的个性。又一期的《小学生周报》到了,在分发报纸时,我把自己留的报纸分给了他。当我念到他的名字时,他惊愕极了。我则向他投去了默许的微笑。过后,他来问我原因,我说:“以后, 你的报纸就包在老师身上了。”他的震憾溢于言表。我要送他的不仅是一份报纸,我更要送给他那残缺的关爱和呵护。渐渐地,他有了同龄人该有的笑容, 他的“侠骨”少了,他的“柔情”多了,他变得热爱学习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