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最早的藏文木刻本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藏西夏黑水城遗址所出土的藏文文献刻本,为目前所知最早的藏文刻本,具有重要的文献和文物价值,充分反映了印刷技术在民族文化交流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藏文“元版”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期以来对于元代是否有藏文雕版印刷,后世的相关研究论著中提法不一,颇有争议.文章以新发现的几部藏文"元版"为根据,为这一争议第一次找到了实物根据.文章还根据这些文献的题款及发愿文,对主持这些文献的编修、资助印施、刻印、校对人员的名字、地位、社会关系等均作了相关考证.  相似文献   

3.
藏文雕版印刷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族是中华民族中的一员,自古以来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上。勤劳勇敢充满智慧的藏族人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她创造了自己别具一格的古代文明史,并依靠了本民族自己的语言文字来保存和完善了这部文明史。而藏文雕版印刷的出现,是藏族文化发展史上的划时代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4.
作为现存最早的藏文佛教文献写本,敦煌藏文佛教文献反映了藏文佛教文献的早期形态,与后期收入藏文<大藏经>中的规范本进行比较,可探究藏文佛教文献的渊源流变.敦煌藏文佛教文献蕴含着诸多历史信息,为我们研究吐蕃佛教史提供了丰富资料.另外,敦煌藏文佛教文献在民族关系史、语言文字研究方面,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的研究中,格萨尔是不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一直是众多学者所争论的问题.而且,在藏文史书中,对格萨尔又有几种不同的称谓.为了寻根究底,追溯历史依据,笔者查阅了手头仅有的部分藏文历史著作.现将其中有关格萨尔的记载摘录出来,供大家作为研究的资料,同时也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分析.一、藏文史籍中的格萨尔1、敦煌藏文历史残卷中的格萨尔  相似文献   

6.
藏文《蒙古佛教史》选译 佛教在蒙古地方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子《蒙古佛教史》的内容和作者 在北京的民族图书馆(原为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收藏的众多藏文典籍中,有一位蒙古族僧人固实噶居巴·洛桑泽培(gu-shri dkav-bcu-pa blo-bzhang thse vphel)的文集,共计木刻本九函,《蒙古佛教史》收入该文集的第七函中,全书162叶,藏文全名为chen-po horgyl (?) du d am-pavi chos ji ltar dyung-bavi thsul bshad-pa rgyal-bayl bstan-pa vin-po-che gsal-bar byed-payi sgron-me,民族图书馆编纂的《藏文典籍目录》(文集类子目)第一集(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7月第1版)译为《大霍尔地区正法  相似文献   

7.
藏文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主要对国内开展藏文信息处理以来的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介绍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藏文信息处理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目的是为了探讨如何加速推进藏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通过对藏文操作系统、藏文信息技术标准、藏语信息处理、综合应用等四个方面的历史和现状的介绍和评价 ,使我们得出如下的初步结论 :目前状况下要加速藏文信息处理的发展 ,应重点开展藏文信息技术标准制定、藏文操作系统研制、藏文资源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 ,尤其是要把藏文操作系统的研制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相似文献   

8.
公元1918—1927年,由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1876—1933)亲自主持,先后新刻并校勘《布顿全集》和《甘珠尔》木质雕版,分别勘定28函和100函,并于1926年在布达拉宫西侧哲布顶专门创建雪印经院“雪域利众宝库”,主要收集和保存以上两部佛教经典之全部木质雕版,开始大量印刷14世纪佛教高僧布顿·仁钦珠(1290—1364)的文集(包括其高徒扎采巴·仁钦朗杰的文集)和《甘珠尔》,流通甚广,并以拉萨版《甘珠尔》和《布顿文集》著称于世,成为十三世达赖喇嘛时期西藏宗教文化事业方面的一件大事。然而,除了普觉·土登强巴楚成旦增撰写、成书于1940年的《第十三世达赖喇嘛传·奇妙珠宝串》等藏文传记有简略零星的论述外,鲜见学界专门论述该事的文章。文章以现保存于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的有关藏文历史档案为基础,并结合传记和其他藏文文献的有关记载,梳理和分析十三世达赖喇嘛时期先后新刻并校勘《布顿全集》和《甘珠尔》木质雕版的时间、经过、主要参与人员、薪俸银钱支出、木质雕版数量及其材料等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9.
白哈尔(Pe—har)是藏族宗教神灵体系中一位非常有名的护法神的名字。藏文中最常见的写为Pe-har,但个别情况下也写成Dpe-har、Dpe-dkar、Be-har、Be-kar、Bi-har、Pe—kar.Pe—ha—ra、Dpe--ha—ra等。①[二四]这位神灵还有其他一些名字:如护法神大王、大护法业主、财主大王、众男人之战神、三面伟男。根据藏文木刻本文献《白王垛六垛竖立法》记述,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区的藏文碑刻不仅有其特殊的文献载体研究价值,而且对研究历史上藏族与内地的文化交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探讨藏族文化发展传播以及文献学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北京地区现存藏文碑刻作了整理编目并分别加以介绍,有助于我们了解北京地区的藏文碑刻文献以及藏族文化对北京地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13.
Brief Introduction of Members of Editorial Board of Journal of Ethnology  相似文献   

14.
15.
16.
南京是东南沿海城市中回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城市,早在明代就形成了回族伊斯兰文化社区。然而,近年来随着南京最大、最典型的“七家湾回族社区”的拆迁,引起了人们对回族社区的消失与回族文化传承问题的思考。“七家湾回族社区”的消失,除外界因素外,其内部经济生活方式、社区组织形式、婚姻情况、受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的变化也是其重要原因。实际上,回族社区的保存和回族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一方面需要政府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另一方面,更需要回族自身的“文化自觉”,通过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汲取优秀文化精华,并不断创新的方法来解决。而伊斯兰文化核心价值观和伊斯兰文化发展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极其有用的思想工具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论锡伯族萨满神歌的心理医疗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漫长历史中 ,锡伯族创造了与自身的生产方式和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相适应的萨满教 ,并不断发展丰富 ,萨满教成为锡伯族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萨满教延续千百年 ,其主要功能和价值之一是治疗疾病 ,保障氏族的生存繁衍。锡伯族萨满治疗患者是在歌、舞、乐三者浑然一体的场景中 ,即在“跳神”场景中进行的。歌、舞、乐三者是古老时代集体创作的产物。在萨满“跳神”过程中 ,他和助手及众人共同吟唱的神歌 ,对患者产生了心理医疗功能。  相似文献   

18.
《格萨尔》史诗是藏族牧业文明的代表作,叙述的是关于部落的历史。本文认为,在《格萨尔》史诗产生的早期阶段,尚没有专司史诗演述活动的职业化艺人。作为一种集体记忆,其建构和传承由全体部落成员共同完成。职业或半职业化的《格萨尔》艺人的出现,当是后来藏族地区社会文化生态变迁的产物。集体记忆时代的《格萨尔》史诗,不仅呈现出从历史化向传说化和神话化过渡的文类特征,也具有集体记忆所承载的时空要素及其与群体传承的关联性等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19.
才让 《中国藏学》2020,(1):119-129
文章选取15世纪萨迦派代表性人物的传记,包括桑杰贝、班钦·释迦却丹、绒敦·释迦坚赞、俄尔钦·贡噶桑波、古格班智达扎巴坚赞、贡噶南杰、果沃热绛·索南僧格、达仓译师等著名萨迦派大师,介绍各传的作者、成书年代、资料来源、主要内容、版本等。这些传记反映了萨迦派各支系的兴起及萨迦派在15世纪的中兴历史,是研究萨迦派历史的重要文献。所收传记之顺序按人物生活年代编排。  相似文献   

20.
重构社会控制体系,完善、加强对社会失范行为的社会控制,是建设当代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任务。壮族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先进理念,为社会控制体系的重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构建新的社会控制体系的过程中,应注意充分利用传统法律文化的本土资源以及国家赋予的自治权和立法权,注重从当前壮族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来制定适合壮族实际情况的法律、法规,为当代壮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