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你的胡子     
珍妮:“先生,你知道世界上最尖锐、最锋利的东西是什么吗?”史密斯:“不知道!”珍妮:“你的胡子呀!真笨!”史密斯:“为什么?”珍妮:“因为我发觉你的脸皮已经够厚的了,但它们居然还能破皮而出。”史密斯:“……”  相似文献   

2.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把发怒说成“生气”,并一直用这个名词。学了中医之后才晓得,原来人一发怒,真的会在体内产生出“气”来,严格说来“,生气”本来就是一个中医的名词。不单是人会生气,多数的动物都会生气。动物生气之后接下去就是攻击和打斗,因此,生气是打斗之前身体的准备  相似文献   

3.
有的同志提出“应当抛弃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提法”,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一、“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提法,不符合客观实际”吗? 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人们可以举出无数的实际材料说明,一切事物不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鸟和老虎都是事物,它们就没有什么联系,石头和禾苗都是事物,它们也没有什么联系,如此等等。”我们知道,鸟和老虎同属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是由无脊椎动  相似文献   

4.
海洋音乐家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浩瀚的大海里,有许多动物都对音乐颇感兴趣,它们中间有不少还是名副其实的“音乐迷”、“演奏家”、“歌唱家”呢! 美国某城一家海产批发公司的经理酷爱弹钢琴。一天,他在公  相似文献   

5.
“托业”?怎么又冒出来一个“托业”?我只知道“托福”,不晓得什么“托业”,它们难道是一家子?……如果你有留意过2002年12月7日在天宝路邮电职工大学举行的那场英语考试的话,就一定不会对“托业”考试感到如此陌生了,那是“托业”考试在申城,亦是国内的首度亮相。  相似文献   

6.
那天我到林中游玩, 听见两只鸟儿在树上交谈。它们说:“人是最最可怕的动物, 我们都得提防着点儿。”一只说:“人好像都成了近视眼,只能看到眼前的一点点。为了得到小小的私利,就可以什么都不顾不管。”  相似文献   

7.
动物能力     
《阅读与作文》2007,(2):14-15
从智力上分析,人类的确是这颗星球最高级的动物。其实,科学家们早就知道,包括动物在内的其他生物并非一无是处,它们也有许多让人类望尘莫及的能力,有些能力甚至令人叹为观止,尤其以下几种能力为最,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能否将生物的这些超级能力“据为已有”。  相似文献   

8.
《可乐》2006,(10)
(一) 一天,我正在房里看电视.老妈捧着一本书进来。 老妈:这个“}don’t know.”是什么意思? 我说:我不知道。 老妈:送你上大学读了几年,怎么什么都不知道! 我说:就是“我不知道”嘛! 老妈:还嘴硬! 说完,老妈给了我一巴掌。 (二) 老妈:那“1 know.”是什么意思你应该知道吧? 我  相似文献   

9.
《阅读与作文》2010,(6):60-61
我们人类感知外界事物主要靠视觉,那动物通过什么感觉器官去感知世界呢?研究证明,和人类一样,许多动物也主要凭借视觉来观察世界,但同时,它们还拥有某些比我们人类更敏锐、或者我们人类不具备的感知世界的器官,因此它们“看”到的世界比我们人类看到的更复杂、更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0.
母爱     
“仅次于人的聪明的动物,是狼,北方的狼。南方的狼是什么样,我不知道。不知道的事咱不瞎说,我只知道北方的狼。”  相似文献   

11.
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D.Hymes)针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两个概念,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人们学语言时,语言能力不仅在于他能否造出合符语法的句子,更重要的是他能否恰当地在一定的场合使用语言。因此,他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 海姆斯的交际能力,既包括语言能力,又包括了语言的运用。他认为人能够学会语言这是天生的能力,但要知道在什么时候说,什么时候不该说,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对谁讲什么话,这也是一种能力的习得。它们必须在社会中习得,社会经验起着很大的作用。他认为交际能力应包括四个方  相似文献   

12.
什么叫“价值陷阱”?看起来便宜而实际上不便宜的股票是也!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让你亏了钱以后还不知道怎么亏的。更不可思议的是,多数受害者事后还振振有词地为这类公司辩护,原因是这类公司一般都有致命的诱惑力。  相似文献   

13.
象任何其他语言一样,英语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同义语。当然,我们知道,严格的“同义语”是很少的。即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之间的意义大致相同或相近,但它们“至少在‘频度’‘分布’及‘涵义’几方面却不完全一致”。这里所谓‘频度’是指词语在语言中的重现率(即出现次数的多少)而言;所谓‘分布’是指词语的使用范围(如用在什么场合,什么文体等)而言;所谓“涵义”是指词语所包括的意义(如基本意义或附加意义等)而言。例如:understand,comprehend,dig是一组同义词,作“理解”解。但它们的重现率,使用范围却不完全相同。understand是常用  相似文献   

14.
比尔·盖茨出生在美国西雅图一个富有、知名的律师家庭。盖茨从小学时起就一直是一个具有天赋的学生,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总是第一名。一次。比尔·盖茨把眉毛剃光了,爸爸问他:“宝贝,你干嘛弄出这么一副滑稽的样子?”“老师前天给我们布置了一篇作文,是写关于人体器官的作用。那些眼睛、耳朵、手、脚什么的,我想它们的作用大家都知道,再写就没什么意思了。我感觉眉毛长在那里,好像没什么作用,于是就用爸爸的刮脸刀,把它给剃了下来,看看有什么结果。”“你想知道眉毛有什么作用,我和妈妈可以告诉你,用不着把它剃下来,弄成这个样子啊。”爸爸…  相似文献   

15.
“连动式”和“兼语式”应该取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连动式”和“兼语式”,在汉语语法学里都是作为专门术语提出来的。它们出世以后,许多人觉得很新鲜,把它们当作“新生事物”,倍加爱护。它们的“职权”越来越大,它们范围越来越广。但也有人觉得那是唬人的,不是什么新玩艺儿,老想从语法学里把它们  相似文献   

16.
知其然 ,未必知其所以然。“东西、吃醋、二百五、扒灰、麻将、行李、老鸨、王八、现世宝、敲竹杠、无毒不丈夫、可口可乐、嬉皮士”等等词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而且是很有表现力的词语 ,人们知道它们的大致意思 ,也知道怎么使用 ,但如果要问为什么“东”和“西”各表示方位 ,而“东西 (xi)”则不表示方位意义 ?“东西”怎样可以用在“买东西、什么东西、这个东西、小东西、老东西、狗东西”等结构中呢 ?“王八”为什么可以指鳖 (甲鱼 )或乌龟 ,并是骂人的话 ?“扒灰”何以能指公公和儿媳妇偷情 ?这些问题可能许多人都难以回答出所…  相似文献   

17.
《金陵瞭望》2010,(25):79-86
“当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走了怎么办呢?”“亲爱的,那就停下来,看看全局!” 当局者迷。 国象就如同生活。停下来,站得远点。 停下来看看,看看自己还有什么子儿,对方还有什么子儿。 我们都说“学国际象棋是启智”,那么什么是智慧呢?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语素(有人叫“词素”),什么是词?现行的一些定义,有的地方不好解释。本文想就语素和词的定义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语言是一个层级装置的符号系统,各种不同的语言单位处在不同的层级上,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使语言生机勃勃,永远充满活力。 大家知道,现代汉语中的语法单位有:语素、词、短语(词组)、句子等,在语言的层级装置中,它们处在不同的层次上。给它们下定义,一方面可以从它们的功能和语音语义特点去考察,另一方面可以从它们所处的层次去寻求答案。我们认为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下定义优于仅从功能和语音语义角度下的定义。  相似文献   

19.
掌握现代汉语语素的不同类型对了解词义和分析词的结构方式有积极作用。例如,“胖子、甜头、盖儿”,这三个词前个语素都是实语素,后个语素都是虚语素,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它们是附加式合成词。从中可以找出这样一条规律:不管前头是什么性质的实语素,只要加上虚语  相似文献   

20.
有人曾用5首流行歌曲来概括当代中国青年的心态:第一首歌是《一无所有》,第二首歌是《心中的太阳》(其中有一长串“我不知道……”),第三首歌是《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第四首歌是《跟着感觉走》,第五首歌是《半梦半醒之间》。正是因为“一无所有”,正是因为不知道前面等待的是什么,所以只有大胆地往前走。怎么走?“跟着感觉走”。什么是感觉?“半梦半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