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历史研究中运用网络与层次的方法,具体地分析研究历史现象,这在我国传统的历史研究中是经常采用的。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所首创的“本纪”、“年表”、“书”、“世家”和“列传”的划分法,就是采用了原始而又简单的网络与层次的分析方法。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学家能更科学和自觉地采用网络与层次的分析方法,因而可以更深刻和清晰地揭示社会历史现象的本质和联系,为掌握和认识发展规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武器。  相似文献   

2.
<正> 本质就是规律,或本质是和规律同一层次的范畴,这是目前哲学界所比较通行的看法。笔者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本质不等于规律,本质是比规律更深层次的范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存在于普遍联系、互相影响中。本质是反映事物内部联系的范畴,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但现象也不是孤立的。事物的本质,本质与本质之间存在着联系,本质与现象存在着联系,现象与现象之间,也存在着联系。现象与现象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非本质的联  相似文献   

3.
科学领域的每一次变革,都伴随着方法论的重大变革。从目前的研究看,有必要将方法论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从宏观上来分析和探讨。一、关于方法论系统层次的分析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自成系统和互成系统的,作为运用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所有方法论,也就必然地表现出特定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规律。根据概括程度和运用范围的不同,我按水平方向从高级向低级把方法论系统分为五个层次。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有些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中国史学的发展状况也是如此。若从纵的方面与过去的六、七十年代相比,它可以说是处在兴旺发展、繁荣进步时期。诸如各种史学研究会已在全国各地普遍建立;史学论文每年发展数以千计;各种历史资料也不断整理问世。但是若从横的方面与一些发达的学科相比,中国史学的研究与教学均存在不景气的状况;诸如史学研究气氛还有一些沉闷,史学研究和教学的内容与方法略显陈旧,它的社会功能也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一切社会矛盾运动和发展的最终动因。世界观历史观也就是方法论。把历史唯物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转化成考察社会现象的方法论,这就是利益分析法。利益分析法是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现象的根本方法。与已经退出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中心位置的阶级分析法相比,利益分析法在研究社会历史的方法论体系中处于更高的层次,具有更普遍的适用性。本文试就利益分析  相似文献   

6.
所谓多维型思维,是指在思维的进程中,注重多角度、多层次、多评价标准、多思维结论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有几个主要特征:第一,多角度。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立体模型,这个模型的各个部分相互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鉴于此,多维型思维要求人们在考察问题时要从多角度出发,注意事物间横的、纵的层次联系。第二,多种思维结果。在多维型思维看来,人们对复杂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决不是单一的。因为事物本身  相似文献   

7.
<正> 历史比较研究是从不同时间、纵的关系上或不同空间、横的关系上,对复杂的历史现象进行宏观的或微观的比较研究;分析异同,发现历史本质,从而探寻历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的方法.历史比较法应用于历史学的研究,有长久的历史.我国西汉时马迁写的《史记》,就曾经运用这种历史比较方法来研究、论述古代史上的人和事,将一些有共同点或有关联的人物合传叙述,如《老庄申韩列传》、《孟子荀卿列传》、《孙子吴起列传》、《范睢蔡  相似文献   

8.
谢红星 《理论界》2009,(10):59-61
中国法律史学科的基本特点是"以史为魂",因此,研究的基本方法应该是历史的方法.目前中国法律史研究对历史方法的运用有诸多错误之处,需要学界反思并矫正.正确运用历史的方法研究中国法律吏,一方面需要研究者正确陈述历史现象,即全面、客观地陈述历史现象.另一方面需要研究者正确分析历史现象,即分析历史现象要结合历史现象所处的特定背景、分析历史现象不可忽视历史现象自身的变动,以及分析历史现象不可把历史现象中体现的历史趋势绝对化.  相似文献   

9.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大脑特有的思维能力 ,是创造力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加强创造性思维心理过程、心理机制的研究 ,掌握其特点、规律 ,将对我国整体国民素质提高、创造力开发、国际科技竞争力提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思维类型及其模式(一 )思维类型。哲学上通常将思维划分为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种 :逻辑思维是通过分析、综合、抽象、归纳等思维过程反映一个、一类事物的特性、本质 ,其手段主要是语言和概念 ;形象思维则是运用形象和表象、图形、音象等进行思维。心理学、思维科学将思维划分为其他一些不同类型。如 :按思维方向可分…  相似文献   

10.
<正> 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纷繁更替的历史现象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其中一部分表现为因果关系。社会历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表现十分复杂,分析认识历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弄清其表现形式、特点、意义和如何运用它来探索社会发展的某些规律性问题,是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过去和目前对这个问题重视和研究是很不够的。现就历史研究中的因果关系问题,谈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1.
任何事物都具有层次性,这一点,在我们对事物的管理中是不容忽视的.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关于层次的划分所谓层次,是指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规律所划分出来的系统结构.世界上各种事物的系统内部都具有层次,都可以按照一定秩序进行分层.怎样对事物进行层次的划分,我认为有以下五种方式:1.以事物的空间秩序分层.如森林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苔藓层.地球可分为大气层、地壳层、地幔层、地核层.  相似文献   

12.
意识形态层次类型的生成及其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理论通常仅从阶级对立关系把意识形态归结为理论体系,忽视了意识形态的多种层次类型。依据意识形态信守主体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总体意识形态、群体意识形态和个体意识形态。三种层次的意识形态在生成方式、表现形式和演化进程等方面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在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应当突破把意识形态仅仅归结为理论体系的抽象认识,直面各种层次生动而复杂的意识形态现象,真实而具体地把握不同社会层面意识形态的新变化与新特点。  相似文献   

13.
历史唯物论严格说来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它是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辩证唯物主义是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运动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现在通常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个体系有如下缺点:(1)层次不够分明,混淆了一般与特殊、个别的层次。(2)逻辑不够严密,似乎辩证唯物主义不包括人类社会历史观,没有概括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只是  相似文献   

14.
一、方法论问题现代西方哲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研究,即从“横”的方面和“纵”的方面来研究。所谓“横”的方面,就是以各个哲学流派为对象,逐一加以研究,如“实用主义研究”、“逻辑实证主义研究”、“现象学研究”、“存在主义研究”等等。这种研究的优点在于比较深入、具体、周到;其缺点是易于变成各个流派孤立的研究。因此,还必须作“纵”的研究,即研究现代西方哲学各个流派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研究现代西方哲  相似文献   

15.
矛盾分析法就是运用矛盾规律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在宣传思想工作过程中正确掌握和运用这一方法,对于反对形而上学和主观片面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现实中许多人在认识、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时,却存在着简单化、绝对化、静止化的倾向,影响了宣传思想工作作用的正常发挥。矛盾分析法在宣传思想工作运用中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一、忽视事物联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使宣传思想工作呈现简单化倾向。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都包含着既相互区别,相互排斥又相互一致、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一分为二”的方法,侧…  相似文献   

16.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联系”范畴所表征的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现象与现象之间存在着的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换关系。这是一种本体论规定,这种规定就在于揭示“联系”的本质特征——客观性,即“联系”本质上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我们通常讲的“客观联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17.
如何客观、科学地评价上市银行的经营绩效是所有者和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目前金融领域关注的热点。本文提出了运用层次分析法来对我国上市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价,先是建立了绩效评价模型,然后通过对2006年上市银行公开的财务信息进行了实证研究,用以说明将层次分析法运用到上市银行经营绩效评价中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统计决定论的形成与发展王伯鲁,王伯秦决定论是这样一种观念,它认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范围内,主体经过努力可以认识客观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找到与事物客观规律近似的科学规律,从而说明和解释事物的历史和现状,预言事物的未来发展。统计决定论是继单值决定论之后决定...  相似文献   

19.
艺术社会学     
艺术社会学是在哲学、美学、艺术科学、社公心理学的直接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十九世纪下半叶成为独立的科学知识领域。它研究社会与艺术活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研究艺术在具体历史环境中所发挥的作用。具体地讲,其研究对象是艺术的社会职能,艺术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联系。艺术社会学的研究主要分以下六个方向: 一、一般社会学研究。在这一层次上分析艺术  相似文献   

20.
一历史规律与自然规律具有不同的性质,对历史规律的把握不能简单的诉诸感性的直观,而必须遵循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思路,对历史规律在作客体、直观的把握的同时,还应该从主体的角度去进行把握和理解。这是因为,历史规律虽然与自然规律一样,都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性趋势,但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与自然界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形成和实现的。在自然界中,事物发展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是自然事物和现象在完全自发的状态下通过相互作用、相互选择和相互适应而形成的。因此,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