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孙颖 《生存》2020,(6):0175-0175
区域活动是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能力和水平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幼儿的发展需求针对性的创设环境,投放适合幼儿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操作,以此来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想象力。本文主要基于这一背景,首先分析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现状,然后提出幼儿教学中提高操作材料投放有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里,创设宽松、自由、丰富的活动环境,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让幼儿自主的选择,主动的发展.”这是《纲要》中特别强调的,如何让幼儿主动的学习、主动的发展也成了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课题,我们在幼儿的主题活动中进行了尝试和探索.一、激发幼儿兴趣,保护幼儿天性;二、参与活动体验,体验活动乐趣;三、把握家教资源,引导儿童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3.
托班是指2——3岁的幼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开始表现出独立的倾向,尝试着自己洗手,用小匙进食,自己穿脱衣服、鞋袜等.在如厕方面懂得表示需要,并能在成人的帮助下自行如厕.但由于受动作能力发展的制约,动作仍然迟缓、笨拙,生活自理行为还需要成人帮助.托班幼儿刚刚入园,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之他们的语言和行为发展还不完善,在进行管理时有一定的难度.托班幼儿的管理直接影响以后各年龄段的管理,若是在托班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会给以后中大班的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托班幼儿的管理,开个好头,为中大班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实行托班幼儿的管理就是我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根据对托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分析,提出了五个相应的管理措施:1、让幼儿尽快适应环境2、制定合理的保教计划3、班级环境的创设4、重视基本动作的培养5、注重游戏教育  相似文献   

4.
李敏 《生存》2020,(1):0216-0216
游戏是幼儿运用一定的语言和知识并且通过心智和身体的运动来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方法,游戏可以让幼儿很好的处理外界输入的信息,并且通过体验来感知丰富的幼儿园生活。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游戏来让幼儿拥有良好的心理体验,同时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的交际能力。教师在幼儿园的游戏教学中要注重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在游戏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5.
家庭日常膳食是幼儿摄取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主要渠道。家庭环境对幼儿膳食营养摄取的影响,既有膳食结构本身的因素,也有膳食结构之外的其他因素。家庭环境中父母的营养KAP、家庭规模及结构、家庭经济收入、父母饮食习惯、家庭进餐环境、家庭饭菜烹饪方式等因素都会对幼儿膳食营养摄取具有多重影响。家长有责任、有义务改进并提升自己对幼儿膳食营养知识的认识与实践,确保幼儿能从每日膳食中摄取充足营养,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保障幼儿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6.
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使他们区别于成人及青少年,他们通过"感知表象"来认识、学习,幼儿活动有很强的"游戏"精神,以游戏为主导.基于STEAM教育理念,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整合若干相关联的学科,让美术与科学结合来改变传统美术思维.对"桥"主题知识进行全新设计,开展了美术教育活动,阐释"桥"的各个部分以及它们是怎样工作的,帮助幼儿利用艺术理解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7.
黄振芳 《生存》2020,(15):0089-0090
美术教育是幼儿阶段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能够让幼儿拥有看世界的眼界,让幼儿学会捕捉身边的美。在开展幼儿园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贴进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教学,为幼儿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学实践出发,探索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建兵 《生存》2020,(13):0150-0151
幼儿教学要打造生动有趣的课堂,丰富教学的活动形式,结合幼儿的爱好和兴趣,以幼儿全面发展为目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而故事的融入能够提高教学活动的趣味性,通过不同类型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各种知识和新奇的事物,是引导其认识社会、自然和世界的重要途径。本文简单分析了故事教学的意义,探索了故事教学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9.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经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三把钥匙是数学、文学、音乐".可见音乐在开启人类智慧方面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故事教学在幼儿园并不陌生,但如何通过音乐故事的教学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让音乐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本文通过如何为幼儿选择适宜的故事和题材及对音乐故事教学策略研究的实例分析,阐述了在幼儿园如何开展音乐故事教学,如何利用音乐故事活动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提升其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0.
教育家亚里士多德曾有一句至理名言"习惯成自然".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就在于日常的生活实践.因此,我们选择了一些有关良好行为习惯的故事和儿歌,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理解.同时,我们也设计了一些小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得文明礼仪用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提醒幼儿用文明的言行和同伴交往,在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不断强化幼儿的文明行为.如:入园主动和老师、同伴问好,玩玩具懂得谦让,上下楼梯靠右走,与他人交往会说"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在这些具体的日常生活情境中,孩子们逐渐学会遵守幼儿园的各项规范,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相似文献   

11.
刘春燕 《生存》2020,(5):0185-0186
当今,小班幼儿的进餐问题在幼儿园里还是比较突出和严重的问题。小班幼儿作为入园时间最短的群体,对于幼儿园里的一切都有着不适应性。因此,他们的进餐行为也出现不少问题。根据对小班幼儿进餐行为的观察,发现小班幼儿在进餐过程中出现了挑食、厌食、浪费食物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由幼儿园,家庭和幼儿自身的因素所导致。针对幼儿进餐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指导策略和运用多种手段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行为,让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12.
西方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绘画作品在其生前无人赏识,反倒是在死后百年,其绘画的伟大价值才被世人认识。但愿今人对王国维先生的“完全之人物”教育理念的认识,不要再等上一百年。  相似文献   

13.
王岩岩 《生存》2020,(10):0211-0212
安全是幼儿园保育工作开展的前提。关注和重视幼儿的安全,让幼儿在遇到危险时不害怕、不紧张,保持沉着、冷静,从而能够科学、合理地应对突发安全事件。文章结合幼儿年龄阶段的特点、日常生活环境和感知学习能力等提出学前教育中提高幼儿安全自护能力的几项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4.
郑富强 《生存》2020,(10):0091-0092
对学前幼儿开展益智教育能够让幼儿在日后学习过程中更好融入课堂中,幼儿教育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教学内容。幼儿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将益智游戏与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衔接能够提高幼儿教学质量,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加强培养幼儿理性思考能力,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积极性,提高幼儿学习兴趣,积极调动课堂氛围,增强幼儿与教师沟通交流过程。因此,幼儿园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教学内容与益智游戏进行联合,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汪艾伦 《生存》2020,(1):0191-0192
《纲要》在艺术内容与要求部分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绪”。因此,幼儿的学习就要在幼儿和教师之间建立一种积极有效的互动,只有让幼儿和教师在互动中沟通、促进,才能使幼儿得到健康成长。如果离开了互动,教育将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本文就美术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概念、意义以及如何做好师幼互动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6.
师爱如春风     
人几乎皆需要爱,师爱是拉近师生距离的钥匙,这就需要我们赏识学生的闪光点,多一点关爱,少一点批评;多一点实践活动,少一点空洞说教;以情感人,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让学生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些时候,学生是否喜欢一个老师决定了他是否喜欢该老师所担任的课程.本文认为,教师只有注重自身修养,宽容对待学生,赏识每一个人,保留一颗童心,全心全意的爱学生,才能让师生情感和谐融洽,.  相似文献   

18.
图形大变身     
徐静  严曼 《生存》2020,(13):0155-0156
幼儿的想法来源于他们的生活,饼干、图形都是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他们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衍生到了美术创作中。  相似文献   

19.
郝力营 《生存》2020,(14):0066-0067
成人有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有积极情绪,也有消极情绪。同样幼儿也有多种情绪,但是当幼儿哭闹的时候,教师不同的做法显然给幼儿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在探索中给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学会规避教师本身的消极情绪,学会自省,对错误做法进行分析,在探究中找出帮助幼儿合理发泄消极情绪的方法与途径,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家认为人只有因内心的诱因而需要说话时,才能自然地说话写话,才能最有效地发展语言能力.《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新课改环境下的作文教学要把学生引向生活,引向自然,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捕捉习作材料,在生活体验中得到情感升华.本人经过教学实践与反思,认为作文教学必须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精心组织作文教学,让孩子以其独特的视角去感受生活,认识事物.必须努力培养儿童创造精神,让孩子以其独特的语言主动描述和剖析生活与世界;必须既要教作文,又要教做人,让孩子以其独特的方式张扬个性,发展个性完美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