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政府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由此,加快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不仅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也能有效促进服务型政府的加快建设,而且也是解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社会突出矛盾、满足群众公共需求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公共需求不断发展和变化,对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提出新的要求。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仅关系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也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首先指出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存在的现状,然后分析了影响其供给能力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农村发展新的形势下,基层政府要发挥在土地制度变迁中的主导和引导作用,转变和强化政府职能。在农村土地流转体制变革过程中,应当正确处理政府职能转变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关系。具体来说,在农村土地流转中,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必须合适地明确自己定位,优化现行农村土地流转中政府的行为,优化农村土地流转中政府的定位,加大其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力度,发挥公共服务能力构建在土地流转中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分析及提升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广大居民对公共服务上的潜在需求正在全面快速转变为现实需求,公共服务投入不足,服务不到位已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提高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已成为化解上述矛盾的关键因素.为此,从系统角度将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分解为决策能力、筹资能力、生产能力、监管能力、评估能力5个方面,指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弱化主要表现在供给职责不清、筹资能力有限,政府垄断生产、监管体系不健全、评估机制缺乏等方面,应从决策机制、筹资机制、生产机制、监管机制、评估机制等方面进行提升.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推进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机制的创新,为公众提升更加有效的公关服务,已经成为政府面临的共同课题。而现有的公共服务体制机制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新的制度安排。因此研究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提供给能力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对当前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现状与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对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府是落实公共服务职能的实践者,公共服务能力已经成为地方政府能力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当前地方政府普遍存在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在界定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内涵及构成,对影响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各类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我国不同地区之间,特别是东部与西部之间的核心差距将不再体现为物质水平之间的差异,而是体现为公共服务水平之间的差别。西部地区基层政府作为公共服务提供的基本载体,其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公共服务的区域性差距。因此,提升西部基层政府公共服务的有效性将可以极大的缩小我国的东西部地区差距。  相似文献   

8.
论地方基层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理论界对公共服务均等化论述比较多,但是对地方基层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比较少,现有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主要是局限在从城乡角度来研究,不能全面反映地方基层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背景对地方基层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地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从公共服务均等化定义着手,分析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以及它的意义,然后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地方基层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比法、历史分析法、举例法,数据归纳分析等方法,提出一系列实现提高地方基层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张艳 《淮海文汇》2013,(3):27-29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的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的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当前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是政府的职责。在肯定我国政府公共服务中取得进展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当前政府公共服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界定公共服务及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概念,对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评价指标建立的原则及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构建了涵盖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社保福利、科学技术、公共设施、环境保护6个方面15个具体指标的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评价体系。选取2007年全国统计年鉴中31个省级政府的数据,通过因子分析、聚类分析以及综合排名结果的分析,发现各个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排除了其他方法评价指标不完善、或者主观因素干预等问题,丰富了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该文着眼于基层政府在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分析了内蒙古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体制、机制等问题,从而深入剖析了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制约因素,以便更清晰地了解内蒙古基层政府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社会需求和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影响下,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成为我国政府理论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内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是现代化政府的重要标志,它对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责任意识、改革政府财政的分配格局、加快公共服务事业改革发展等方面入手,切实提升我国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3.
基层政府作为基层治理体系的主导者,是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到基层社会的重要组织载体。如何实现社会治理重心下移与自身治理与服务能力的有机衔接是当前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面临的重要挑战。H市基层政府改革与创新实践经验表明,实现社会治理重心下移与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有机衔接的核心是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统筹与协调功能,关键是推动管理下移改革基层政府行政体制,基础是推动资源下移夯实基层政府服务能力建设基础,目标是推动服务下移建设人民满意的基层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国最基层的政府组织,乡镇政府直接承担满足民众对公共服务的多元化需求,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我国乡镇公共服务供给仍然存在职能不清、总量不足、结构失衡、模式单一和质量不高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城乡二元体制、政府间财权和事权划分不均、竞争机制相对缺乏、考评机制的偏狭和民众参与不足所致,因此,应该准确定位服务型乡镇政府的治理职能、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多元治理、完善乡村公共财政体制、健全公共服务绩效监督评估制度、发挥农民需求主体的积极作用,从而使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5.
社会风险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基层政府社会风险治理能力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大关键。随着我国社会的进一步转型,社会风险呈现出虚拟化、网络化、联动化等新态势,它使得基层政府社会风险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需要从流程优化的角度,对基层政府社会风险治理的机制与方式进行创新,从而提高基层政府社会风险治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该文借助新疆6个地州的695份有效调查问卷数据,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从公众满意度的视角出发探究新疆边远地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发现:当前新疆边远地区基层政府服务环境虽较之前有一定改观,但受制于基层政府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不足,公仆和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流程不规范,办公信息化水平偏低,办公效率滞后等因素,公众对基层政府公共服务满意度依然处于较低水平;新疆边远地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其主要原因在于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方式单一,公共服务供给监管的法制建设不完善,财政资源匮乏,绩效评估体系不健全等。据此,该文提出了深化公共服务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多元化供给体系,打造多维化监管体制,优化财政制度和绩效评估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社会活力缺失主要表现为供给主体、供给资金、运行机制等方面,从缺少竞争机制、民间资本活力缺失、缺少组织化载体等方面分析了其社会活力缺失的主要原因。若想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就需要通过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培育社会组织发展、激活民间资本活力与构建社会组织有效参与的运行机制等路径来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实现政府与基层社会力量互联、互补、互动,形成整个社会合力攻坚、齐心并进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中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从电子政务1.0进入到电子政务2.0时代,这对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基层政府是大量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之一,通过电子政务2.0提供和改进公共服务是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但在实践中,电子政务2.0在基层公共服务的应用中还面临着理念、体制和资源方面的障碍。消除这些障碍,促进电子政务2.0作用的发挥,将会进一步提高基层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中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课题。现阐述我国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并针对我国基层政府公共服务现状进行分析,对新农村建设中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和相关应用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空间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对基层政府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治理工作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舆情中被弱化,敌对势力利用网络进行和平演变的方式更为隐蔽,个别性突发事件通过网络平台演变为意识形态方面论争,网络舆情的管控难度加大等。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在基层网络意识形态中的引领地位存在弱化现象,网络舆情中社会力量协同治理有待加强。因此,基层政府应根据网络舆情中的新变化采用多元化的应对策略,即通过强化政治立场、整合相关职能机构、提升舆情引导质量、深化法律法规的建设、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及合理引入社会力量实现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更为全面、深入的综合性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