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棋与牌     
李欧 《领导文萃》2007,(6):171-174
中国象棋这玩意真怪,最无能的恰是最重要的,不称“君”“王”,却称“将”“帅”,大概是避讳吧。实际上,它们绝不会挂印出征,而只能深居“皇城”,除了敌方攻进“大内”时,或许能兔急反噬一口外,几乎毫无作为。“象棋”这一词,出现得很早,  相似文献   

2.
徐浩程 《决策》2004,(6):61-61
据媒体近日报道,当着省委书记的面,吉林一大型民营企业总裁“号脉”说,很多政府部门有病。什幺病?“肠梗阻”。主要症状就是“在行政服务过程中,本来按规定可以批准或办理的事,中间管理人员因故拖着不办.”即便办了也给你打个折扣敷衍了事.对此,这些民营企业家感叹:“现在办事不怕上面没政策,就怕和具体职能部门打交道.职能部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我们不怕阎王怕小鬼,小鬼真是得罪不起。”  相似文献   

3.
避讳制度是我国的特有现象,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大一统时期,这个时期的避讳制度与前朝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并写进法律的范畴。文章对唐朝的文化避讳制度进行了研究,旨在指出唐朝文书避讳制度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4.
《领导决策信息》2010,(12):19-19
日前,浙江义乌市启动了“创新创优,提质提效”主题实践活动.并出台了《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治理“慢作为”暂行办法》,重点治理党政机关里那些不愿作为、不有效作为、不与时俱进提升综合素养的“南郭先生”。以严肃纪律作风.优化服务环境。提高全市领导干部工作执行力。  相似文献   

5.
徐浩程 《决策》2011,(6):40-42
将“十二五”期间的着力点放在“扩中”上,将之作为收入倍增的核心还不太现实,“十二五”期间重点还是要提低。  相似文献   

6.
老板的一巴掌打在他人的脸上,挨打的不是外人,是自己的儿子。打人是不文明的行为。但是,在一般中国人的眼里,老子打儿子算不上事情,尤其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打是疼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子不教、父之过”。我所讲的老板的一巴掌,打的是在自己企业担任部门经理的儿子,并且是当着企业员工的面,这是非同寻常的一巴掌。事情的缘由是:老板的儿子帮助老爸共同管理企业,儿子年轻气盛,一次,他与员工发生冲突,动手打了员工,但不在理,引起员工们普遍的怨恨。为了平息员工的愤怒,老板把儿子拉到大庭广众之下,打了他一巴掌。“一巴掌”的三种…  相似文献   

7.
张璐晶 《决策探索》2013,(23):84-85
作为建筑设计师,马岩松出名很早,他身上被贴的标签也很多:“国内建筑师中标国外标志性建筑第一人”“国内先锋前卫建筑师”“山水城市倡导者”,甚至还有“时尚人士”“广告代言人”等。对于上述种种标签,马岩松的理解是:建筑师应该是一个“综合”职业,除了技术层面,还应该是知识分子、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甚至还应该是有些乌托邦情怀、对未来有想象的梦想家。因此,马岩松从不避讳“跨界”。  相似文献   

8.
孙冰 《决策探索》2013,(21):84-85
马云毫不避讳地表示过:他并不在乎阿里巴巴究竟在哪里上市?也不在乎市场究竟会给阿里巴巴一个怎样的估值?他在乎的是“上市的地方必须支持阿里巴巴开放、创新、承担责任和推崇长期发展的文化”。  相似文献   

9.
林彪的军事生涯堪称“战绩辉煌”,平型关大捷、辽沈战役……这里不提林彪“过五关,斩六将”,只论“九·一三”以后曾被一些人津津乐道的两次败绩。  相似文献   

10.
李烨是政府部门的办公室工作人员.一次,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来单位视察,办公室主任让小李倒水.小李想,既然领导来了,怎么也要倒茶水.于是,她拿出办公室的“铁观音”,当着客人的面,用手从茶罐中抓了一撮茶,放在茶杯中,然后倒上开水泡茶.其实小李也感觉到用手抓茶不太雅观,也不卫生;她本来想直接拿着茶罐往茶杯中倒茶叶,又怕掌握不好量,一下子茶叶倒得太多了,于是就选择了“手抓式”.  相似文献   

11.
李夏恩 《决策探索》2014,(20):83-85
在中国古代礼法中,尊者、长辈的名是不能直呼的,由此产生了一种今天看来既有趣又严酷的规矩——避讳。有的避讳是被动的,如皇帝名字;有的却是民间主动创造的"避讳",特别是那种朝廷不许说,百姓们又很想说的人或事。  相似文献   

12.
“你能否描述一下你离开以前所供职单位的原因?”这类问题在面试时经常会被问及,招聘单位能从中获得很多关于你的信息,因此,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应该集中精力。像“大锅饭”阻碍了发挥,上班路途太长、专业不对口、结婚、生病、休假等等都是可以理解的因素,尽可以如实道来。可是,有些因素谈起来就要很慎重了,比如:人际关系复杂。现代企业讲求团队精神,要求所有成员都能有与别人合作的能力,你对人际关系的胆怯和避讳,可能会被认为是心理状况不佳,处于忧郁焦躁孤  相似文献   

13.
一周声音     
如果领导干部不出主意、不提想法。出来的文章就会“千人一面”,了无新意,有长度无力度,有厚度无深度。离“短、实、新”的要求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4.
<正>瓦伦达家族是一个世界知名的空中飞人马戏班,他们的拿手好戏是在钢索上做叠罗汉表演。上个世纪50年代,这个家族的家长瓦伦达更是一位伟大的绳索平衡家,他走了一辈子的钢索,一直都非常成功,没有发生过生命危险,他对人说起成功的经验是“我走钢索时从不想到目的地,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诚心诚意地走好钢索,不管得失。”所以,后人把专注做好眼前每一件事,而不患得患失的心态称为“瓦伦达心态”。而正是这么位小心谨慎的“常胜将军”,在退休前的最后一次表演中,当着美国电视观众的面从钢索上坠下而  相似文献   

15.
<正> 时下,不少商家都打出了透明经营的旗号,以致在一些都市兴起了诸如“透明价格”、“透明销售”等多种形式的透明经营。 特别令人称奇的是,在一些地方,透明经营正在向餐饮业延伸,一些餐饮业主纷纷推出了“透明餐厅”。比如,深圳有家酒楼,12间餐厅各配一个厨房,厨房与餐桌仅用一堵玻璃墙隔开,顾客可看着厨师做餐,厨师当着顾客的面将鲜活的山珍海味烹饪出来。  相似文献   

16.
浙江新动向     
吴明华 《决策》2023,(Z1):72-75
<正>“地瓜经济”3.0的背后,浙江经济究竟如何升级?“三箭齐发”,浙江拼了!在“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之际,浙江发出全面拼抢的动员令,“要拼搏到毫无保留”!浙江提出数字经济创新提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三个“一号工程”。“三箭齐发”,前所未见,一系列新的动向值得关注。尤其是“地瓜经济”迅速引起热议。事实上,浙江行动的落脚点在后四个字上——提能升级。  相似文献   

17.
王洋 《管理科学文摘》2009,(31):277-277
避讳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现象,它规定古时臣民对君主、历史上的君主和当朝尊者以及其他一些被尊重的人,不得直呼其名,须以其它方式避开。避讳这一习俗起源于周、定于秦、盛于唐宋、弛于元、复于清、废于民国。在中国两千多年历史中,避讳对于我国历史文化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平添了不少障碍。但只要对避讳加以深入研究和利用,发现其规律和掌握其特点,对于鉴定古籍版本的真伪、古籍的成书年代、成书地点等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小幽默5则     
《领导文萃》2011,(23):64-64
负伤的原因 古罗马人尚武,战士们以身前受伤为荣,后背受伤为耻。前者代表进攻,后者代表逃跑。 有一次,一位士兵当着皇帝的面炫耀自己脸上的伤疤,皇帝说:“我明白了,你一定是逃命时回头看了。”  相似文献   

19.
“以顾客为中心”提了好些年了,也有很多企业确实这样做了。然而,不满意的顾客还是不断涌现。我们的努力为什么老是难以发挥作用呢?  相似文献   

20.
“五四”运动作为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的一个伟大的转折点,不能没有一些领袖人物来领导。但是,究竟谁是“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人?长期以来,大多对此含糊其词,或是只提李大钊而不谈陈独秀。本文以陈独秀与“五四”运动为题,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