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理学诗派代表了通俗化、理性化的追求,江西诗派呈现出精致化、技巧化的倾向。南渡之际,武夷理学诗人群体前期的核心人物是杨时、陈瓘,后期的核心人物是刘子翚和朱松。而李处权、张嵲等跨越两派,代表了理学诗派与江西诗派的合流。江西诗派的骨干成员吕本中、谢逸、曾几等本身就是理学家,理学诗人更是“宋人主理”的代表。在与江西诗人的互动中,武夷理学诗人摒弃了道学腐气,以自然清秀的诗风创立了理学诗派中的清雅一派。  相似文献   

2.
南渡后程朱理学被确立为官学,日趋走向世俗化,对宋人的思想世界与日常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晚宋理学诗派坚持风雅正统观,在文道关系上普遍持道先诗后、道本文末的观念,强调诗歌创作应本诸六经、四书等儒家传统经典。对"中庸"之道的追求使理学诗派更倾向于温柔敦厚、自然平淡的诗风。理学诗人还提出诗歌须有为而作,以明义理切世用为主。在理学风行的背景下,江湖诗派和遗民诗人的创作都深深打上了理学诗观的烙印。理学诗派在推动宋调发展的同时也加速了宋调的终结。  相似文献   

3.
大多学者认为宋代的江西诗派是指活动在江西的一大批诗人所组成的诗歌流派.即,受黄庭坚影响的若干诗人,自然形成一个群体,由于领袖和许多成员是江西人,故被称为"江西诗派".其实,江西诗派中的"江西"并非指地名,而是以地名指代人名,实指黄庭坚.因此,江西诗派是指以黄庭坚为宗主的一个诗歌流派.  相似文献   

4.
从诗学思想这个角度去考察,宋代诗学的主流是江西诗派的诗学思想.因江西诗派的首领黄庭坚等人对诗歌的观点与理学家接近,为理学家所接受,而当时理学的影响正在日益扩大,故得相辅而行;不少江西诗派的主要成员同时又是理学家,其创作实践也渗透着理学观.以此观照,江西诗派的精神内核无疑应该就是宋明理学.  相似文献   

5.
同光体诗派的领军人物陈三立,青年时代在长沙受湖湘诗派影响,但后来诗风大变,师法对象由六朝诗转向唐宋诗,并逐渐转向宗法韩昌黎、黄山谷诗。进入民国后,湖湘诗派之后学反而受同光体特别是陈三立的影响。同光体诗派后来居上,居诗坛正宗。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徽宗朝在朝与在野文学两大文学阵营的对比、韩驹其人和江西诗派其他诗人的对比、韩驹本人前后期诗歌创作的对比以及不同文论家对韩驹诗风评价的对比等角度,循时代背景、人生态度到诗歌风格的论述次序,透过韩驹的官样文章来考察江西诗派的文学品格。  相似文献   

7.
新诗史上两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七月诗派和九叶诗派 ,虽然同出现在 2 0世纪4 0年代的战争背景之下 ,但在意象的选择和运用上呈现出不同的建构视点和审美眼光 ,从而折射出了他们的人生姿态和诗学观念 ,也给中国新诗的意象艺术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8.
"江西诗派"是宋代最大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始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文人结社和佛教(主要是禅宗)分派是"江西诗派"缘起的两个重要因素。诗派以"江西"命名,此"江西"二字揭示了宋代江南西路文化对诗歌流派的深刻影响。"江西诗派"的产生促使了诗禅合流,而江西诗人群体以"诗社"为集中活动形式,对诗学进行研讨,又促进了诗之体用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安史之乱的爆发,不仅是盛唐和中唐政治经济的分水岭,也是诗歌的分水岭,中唐的诗歌展现了完全不同于盛唐诗歌的 风貌,先是经历了以大历诗风为代表的过渡期,随着渴望中兴的改革观念的崛起,诗歌也寻找到了自己的新方向,出现了以怪 奇为特征的韩孟诗派和以尚实为特征的元白诗派,这些诗派的产生有着这个特定时代文化土壤的影响,可以通过文化的另一 个视角——服饰,在中唐出现的特色为出发点,探求另一种中唐文化的代表——中唐时期的韩孟、元白诗歌流派,所能够产生 和发展壮大的文化风尚原因,能对这两个诗派有一个比较深入的理解,进而了解中唐的时代特色与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0.
周敦颐是历史上一位重要的理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据《周元公集》载,周敦颐存待二十八首,赋一篇,文四篇。诗作虽不多,但诗如其人,全面地反映了这位理学开山大师的政治理想、人格追求和审美情趣,有相当鲜明的艺术特色,并与宋初诗风相呼应。不仅如此,又以其诗作风格影响宋代理学诗派,成为理学诗派的开风气者。近年来,对于周敦颐的哲学、教育学思想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对其散文名篇《爱莲说》也有不少文章涉及,然而对其诗歌却无专文论述。为此,笔者愿作粗线探讨。纵观周浪漫几十首诗作,内容大都是抒发性情,吟咏风月,可以说首…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就业困难群体及其社会支持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就业困难群体是指在求职和就业中容易和已经遭遇挫折和困难的人群,主要包括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女性就业者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基本问题表现在具有经济上的低收入性、生活质量上的低层次性和心理上的高敏感性。同时,就业困难群体问题的存在且日趋严峻,也必然影响社会公正、社会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必须通过国家立法、制度和政策上的扶助,充分发挥社区服务和非正式网络的扶助作用,逐步解决就业困难群体的社会问题,才能体现社会公正原则,维护社会稳定,化解政治风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推广了文献[3]、[14]的工作,研究元的阶至多含二个合数的有限群(称之为2-拟质元群),并给出了它们的完全分类,得到了一般结果,若G是2-拟质元群,则|π(G)|≤5,且当|π(G)|=5时,有:G为单群,用S(G)表示群G的可解根基,πe″(G)表示πe(G)中的合数集合,{πi,j=1,2,…,t}表示G的各连通图分支,π1表示含2的连通分支。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集群现象已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流模式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集群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整合营销策略等区域营销活动,可以提升集群的整体竞争力,促使集群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14.
从 193 1年 9月到 193 3年 11月 ,随着日本侵华步伐的加快 ,亲英美派和亲日派逐渐组合形成了。大体说来 ,亲英美派是留学西方的人物 ,他们一些主张是值得肯定的 ;亲日派是留学日本的人物 ,除了汪精卫外 ,虽然他们并非投日 ,但其主张不但错误 ,而且不利于民族利益。蒋介石到底采纳何派主张 ,是以情况变化而定的 ,并据此安排政府座位  相似文献   

15.
引入了p-半单BCI-代数的导群和广义a-结合BCI-代数的导半群的概念,并给出了p-半单BCI-代数的一个导群列和广义a-结合BCI-代数的导半群列.  相似文献   

16.
康区是藏族传统的三大地理和文化区域之一,在这一区域中,藏传绘画十分发达。自公元17世纪以来,康区就已是藏传绘画三大画派(门派、钦派和噶玛噶孜画派)中噶玛噶孜画派的传承中心。在这个传承中心中,西藏昌都地区的噶玛丹萨寺、四川甘孜州德格的八邦寺和青海玉树州囊谦的奇吉寺是重要的传承场(或称传承分中心),其中,德格八邦是重要的一个分中心。文章重点对这个分中心的形成和发展作了论述。其他一个画派和一个系统分别是门派的分支——新门派和朗卡杰绘画系统。三者之间风格各异,但也互相渗透、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17.
川帮银行家是近代中国银行家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发端于晚清,在民国初年快速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基本形成。川帮银行家作为内陆地区的银行家群体,其产生与发展深受本地区环境的影响,具有鲜明的群体特征。表现在业务经营上具有浓厚的旧式商号色彩,管理理念上偏重传统思想,关系网络上构建以“帮”为特色的体系,文化价值观上奉行群体冒险精神。正是基于这样的特点,川帮银行家走出了一条不同于江浙、闽籍华侨银行的金融现代化道路,以聚兴诚银行为代表的川帮银行业绩卓著,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成为华西财团的支柱。  相似文献   

18.
清同光年间,西北局势危急,左宗棠衔命西征。他延揽精于兵事、饷事、吏事的各类人才,建.构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卓越的人才群体。这个具有合理结构的人才群体襄助左宗棠经略西北十余年,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皆有建树,极大地影响了西北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给出了复数域C上结合代数Cq〔X,Y,X-1,Y-1〕(qn≠1,n∈N,YX=qXY)的导子代数的自同构群.  相似文献   

20.
我国群体纠纷和群体诉讼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它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各种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在大工业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群体纠纷和群体诉讼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国目前群体纠纷和群体诉讼远远超出了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的规模和数量,这是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我们应当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和对策,大幅度降低群体纠纷和群体诉讼发生的频率和规模,更好地发挥群体诉讼的正面作用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