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何艳  辛悦凯 《理论界》2020,(4):29-35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对这份初心的坚守与使命的担当,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内生基因和政治底色。不论是就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史来说,还是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而言,延安时期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忠于人民的政治本色,自觉认知和担当使命,其所开拓的延安精神,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动力;团结与凝聚一切力量,领导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不断取得胜利;勇于理论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及其指导下的实践创新;提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大命题,积累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党建经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自觉为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开创伟大事业新辉煌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
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成就的重要历史经验,贯穿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征程,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致力于全人类解放的宽广胸怀、雄心壮志、坚定信念和战略思维方式,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自觉和责任担当。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包含了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的历史逻辑,包含了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持和发展的理论逻辑,涵盖了党对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担当和作为的价值逻辑。坚持胸怀天下体现了党的全球视野,具有深厚的世界意义,有助于推动回答世界之问“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有助于推动回答时代之问“人类向何处去”,有助于推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同时,坚持胸怀天下在新时代要求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坚决维护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关切人类前途命运,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和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贯穿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和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时代任务。马克思主义政党群众观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致力于追求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政党群众观是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的内在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召唤。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亟需更进一步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不断彰显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群众观的实践价值,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百年来党带领人民成功推进民族复兴伟业历史经验的演绎构成了其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者及其政党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使命驱动构成了其理论逻辑;而使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先进本色并实现长远发展的行动牵引又构成了其实践逻辑。新时代,科学把握党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学习中认识规律,在遵循规律中求得发展,在科学发展中赢得地位,是学习型政党的本质属性和价值指向;以学习焕发党员活力、聚集组织力量、凝练价值目标、创新发展机制,是学习型政党的基本功能和目的要求。学习型政党建设,实质上是以持续的政党学习为基础,以不断发展政党能力为核心,以有效实现政党目标为旨归的政党能力再造和政党文明重塑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始终贯穿着靠学习立党、靠学习强党、靠学习取得政权、靠学习治国理政这样一条基线,中国共产党的兴党史和执政史,就是一部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秘密在于学习,而学习的真谛在于有"型";"型"赋予中国共产党的学习以新的模式和要求,同时使中国共产党的学习获得了新的价值意义。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开展政党学习的历史经验,深入探讨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基本规律和实现机制,是增强中国共产党建设学习型政党科学化水平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社会价值观建设具有历史必然性,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的指导,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宗旨及天然的文化使命担当。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价值观建设的基本历程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改造传统社会价值观阶段;二是探索社会主义价值性阶段;三是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阶段;四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阶段。始终坚持党对社会价值观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为指导,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社会价值观及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是从中得出的重要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7.
延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具有特殊意义和深远影响,对积累局部执政经验、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实现中国革命全面胜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婚姻改革使现代婚姻理念深入基层,在人民群众中逐步确立崇尚劳动、男女平等、婚姻自主的价值理念,彰显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历史自觉、坚定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自为、坚守使命初心的历史自信。延安时期共产党领导下婚姻观念的变革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解决中国问题的生动实践,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8.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出中国共产党察大势、应变局、观未来的政治判断力。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中国共产党坚守马克思主义政党指导思想的科学性与政党本身的先进性,科学把握国际国内局势关系的新变迁、主动遵循中国与世界发展历史的新进阶、与时俱进开辟指导思想抵御风险挑战的新境界。在准确把握变与不变、历史与当下、理论与现实的关系中,中国共产党以直面问题的分析研判能力、历史主动的把局定势能力和理论创新的自觉自为能力,提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判断准度、政治判断高度和政治判断深度。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继续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增强外交领域的政治主动,担起百年大党的使命与担当,彰显百年大党的胸怀与智慧。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坚持和运用大历史观认知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典范,是中国共产党系统总结党的十九大五年工作成就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确定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的重大理论成果,充分展现了大历史观作为考察历史、审视现在、引领未来的科学方法论的重大理论价值。这一科学方法论以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根基,从人民通过实践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推动社会历史进程必须遵循以人民为旨归的发展逻辑、以社会场域为基点的实践逻辑和以整体思维为引领的历史逻辑,是科学认识历史、把握历史、评价历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总和,是全方位把握人类社会发展大潮流、研判世界变化大格局、推动中国发展大历史、实现历史自觉、坚定历史自信、掌握历史主动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历史观。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具有自觉而强烈的现代化使命意识,推动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属于政党领导、使命驱动。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和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价值定位、思想指导、组织保障、制度建设四个方面:价值定位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思想指导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规律,组织保障凝聚中国式现代化的力量资源,制度建设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治理根基。当然,中国式现代化本身的实践宏大而复杂,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与推动也并非一劳永逸,围绕这四个方面仍有一些相关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基于此,中国共产党只有始终秉持鲜明的问题意识、彻底的实践思维,不断总结经验、集思广益、深化认识,才能取得中国式现代化的更大成功,更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制度治党是中国共产党依靠党章、党规、党纪有效规范党内事务和硬性约束党员行为的治理过程。制度治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有利于解决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新形势下,制度治党面临着制度治权不甚理想、制度体系不够完善、制度执行较为乏力和制度绩效无法持续发挥等问题。为此,必须进一步强化对党内权力的监督制约,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提高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力,营造良好的制度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2.
政党外交是指主权国家合法政党的对外交往活动.它既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党政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特性要求政党外交既要遵循国家外交的基本准则,又要体现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政党外交应遵循四大原则,即尊重并遵守当代国家外交的基本原则、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超越意识形态的原则和互利共赢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向全党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大任务。历史经验证明,不断学习和善于学习与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发展有密切联系。建设学习型政党是新形势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善于学习是党的事业前进发展的重要保证,重视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4.
党的领导法规从实务概念发展到学术概念,内涵有所变化.以"部门法"思维观之,领导法规专事调整党的外部领导关系,主要规范事项除了领导行为,还有领导主体、职责和保障等,因而不仅指"1+4"框架中的领导工作单行法规,还包括党章和其他三大板块党规中的领导规范.相对应的党规部门是调整党建关系的建设法规.党建关系、外部领导关系都离不开由党章及其关联法规所调整的党内领导关系.十九届四中全会所称党的领导制度涵盖建设法规和领导法规.为贯彻宪法之党的领导原则,国家法律对党的领导事项作出规定,社会规范等对领导法规进行细化.这些在党规之外的领导规范和作为党规的领导法规共同构成党的领导法体系.发展一种部门党规意义上的领导法规概念,对于发展领导法规教义学、构建部门党规体系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肖素娟 《河北学刊》2007,27(1):227-229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初期对党派的排斥、不信任到部分肯定,从对其中间党派的称呼到改称民主党派,从对其政治作用的肯定到参政党概念的提出,充分体现了中共对党派的认识轨迹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演变,这一演变实质上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认识完成了三次飞跃.这反映出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吸收、借鉴了世界政党政治的文明成果,又为世界政党政治作出了新的贡献,主要是创造了新的制度模式、新的执政方式、新的民主实现形式和新的重要载体,成为世界政党政治中一朵光彩夺目的奇葩.  相似文献   

17.
恩格斯曾经说过 :“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 ,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 ,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 ,是不可战胜的。”如今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明确了自己的目的以及怎样达到这一目的 ,其突出表现就在于中共已经自觉地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革命党以某个阶级为基础 ,它存在的价值在于推翻另一个阶级的统治。它的存在有三个特点 :第一 ,要有一个革命领袖 ;第二 ,要有一整套完整的思想体系或者意识形态 ,它通常是革命领袖提出来的 ;第三 ,要有一个铁的纪律 ,靠铁的纪律来凝聚、整合这个党。执政党…  相似文献   

18.
中共十六大党章关于党的性质的论述可以归纳为“两个先锋队”、“一个领导核心”和“三个代表”。“两个先锋队”反映了党的使命的二重性 ;“一个领导核心”既突出了党的历史作用 ,又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背景下党领导的特点 ;而“三个代表”要求既是新时期坚持党性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具体要求 ,又是衡量党建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确立绝非偶然,它是中国政治发展路径选择的结果,是中国近代以来政党政治发展的独特道路使然,亦是出于威权政治在后发现代化国家的现实诉求.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政治领导组织纪律性强,政治上高度统一,政治整合和社会动员能力超强,又具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独特品质,从而使得中国共产党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领导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开辟了一条独特的政治驱动型的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注重制度建党,是世界工人阶级执政党不同发展历程和不同历史命运提供的一条重要启示,也是工人阶级执政党应对严峻挑战、提升执政能力的一种现实选择。注重制度建党,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靠坚定不移地推进民主政治发展,又要靠积极稳妥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重点在于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