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浅谈中职生劳动观念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载,福建省福州市中小学德育研究会组织对市区6所中学1200名学生及部分中专学生进行学习贯彻"八荣八耻"的座谈与问卷调查和座谈,结果显示,认为"劳动光荣"的只有83人,占总人数的9%:75%以上的中学生在家没有参加过任何家务劳动.有关人员对一所重点中专的学生进行了追踪调查,这些学生毕业后能适应工作和劳动要求的只有14.4%,表现一般的占45.6%,表现差、不能适府要求的占40%.  相似文献   

2.
大庆精神是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容的铁人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典型体现和生动展示。从《哥达纲领批判》中劳动理论视角阐释大庆精神的另一个方面,大庆精神不仅体现了人的本质,还体现了人生活的第一需要。从劳动层面阐释大庆精神,既不是一种批判反思精神,也不是一种革命斗争精神,而是一种纯粹的劳动精神。在某种程度上说,大庆精神是一种把劳动本身作为生活第一需要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异化劳动"是马克思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重要的哲学范畴,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所取得的重要成果。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异化现象越来越普遍,并成为当今社会热门话题。以马克思异化劳动的理论来源为依据,深入研究马克思异化劳动的逻辑发展过程及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表现方式,努力探索如何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矛盾,从而为消除异化,实现人本质的复归寻找途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情感劳动"由于过于强调劳动者情感与自我的二元分割而遭到挑战.研究引入"审美劳动"概念,探索当前审美经济勃兴之下的服务业一线劳工的劳动过程转变与自我认同锻造之间的博弈与整合.援引布尔迪厄"具身展演"与地位消费理论,研究发现健身教练的自我锻造兼具区分与整合两个向度.健身教练在与消费者的互动中运用自身外形、表情、举止和语言等身体资源,酝酿与顾客相吻合的品味,作为服务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健身教练得以建立区隔性的自我投射,将自己打造为"理想的他者";健身教练通过建立老师与激励者角色认同,发掘并利用自身性格特质的方式,统合他们在自我的展演与原真性之间的拉力,并成为"更好的自己".研究回应了学界对服务业劳动者自我认同中存在的异化与融合二元论.审美劳动者在自我认同锻造中体现出的微妙平衡,反映了"90后""00后"一代奋进与迷茫共生的思想状态.  相似文献   

5.
沈斌 《职业》2010,(30)
2010新年过后不到六个月的时间里,富士康集团发生12起工人坠楼或者死亡事件,震惊国人.令人不解的是,无论从最低工资水平、企业离职率、拖欠工资状况来看,富士康绝不是"红灯"企业.甚至在发生"跳楼门"后,相关部门调查表明,未发现在富士康发生的坠楼事件与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等方面存在必然联系,也没接到富士康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及侵犯员工权利的投诉.  相似文献   

6.
周斌 《职业》2008,(4):43-44
随着沪深股市持续火爆,办公室炒股现象不断蔓延.许多单位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头头"们的单间办公室是"大户室",外边普通员工的隔间则是"散户厅".在生意场上,3点闭市后约见客户已经成了潜规则:即使你不炒股,客户可能也要炒股.  相似文献   

7.
张艳 《职业》2022,(8):51-54
语文综合实践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其语文性、综合性、情境性、实践性的特点,使其具备了全面融入劳动教育的独特优势.本文以"劳动最美丽"语文综合实践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劳动教育全面融入语文课程的路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职业》2004,(12)
近日,历时4个月的"中国劳动争议网(www.btophr.com)首届优秀律师评选"揭晓。劳动争议网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专业劳动法网站之一,其律师联盟吸引了全国各地近800位律师加盟,为企业和个人解答了大量劳动法相关问题。为展现联盟律师风采,提高劳动法律师团队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劳动争议网特发起举办了"中国劳动争议网首届优秀律师评选"。  相似文献   

9.
戢立华 《现代交际》2014,(10):59-59
贯彻落实《吉林省创建劳动关系和谐单位活动管理办法》精神,严格按照《吉林省创建"劳动关系和谐单位"活动实施方案评估细则(试行)》要求,积极创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健康发展,是当前工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创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实践,就如何在党工共建平台上,促进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健康发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伟大事业中,职业道德的教育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各地开展的"五讲四美"活动、文明礼貌月活动、质量月活动、安全月活动、"使顾客满意"活动等,就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这对培养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新型劳动者,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所谓职业道德,是人们从事正当的社会职业,并主要在履行其职责的过程中,在思想和行为方面所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从这个定义出发,如果把职业道德的履行扩大到完成职业  相似文献   

11.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央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推动下,劳动教育工作的良好气氛正逐步形成,高校也将加强劳动教育提上了日程。然而,新时代高等院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从社会层面弱化劳动教育、家庭层面软化劳动教育、高校层面淡化劳动教育的问题。因此,高校要做到充分发挥家庭、社会在劳动教育中的协同性作用,大力加强高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骨干在劳动教育中的引领作用,以全面贯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相似文献   

12.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首先对黑格尔的辩证唯心主义进行了反思,用"劳动"取代了"绝对精神"的概念,摒弃了唯心主义,发扬了辩证法。对于费尔巴哈,黑格尔在其提出的"异化劳动"理论上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并从方法论、本体论和认识论三个方面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异化劳动"理论概念,为无产阶级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3.
劳动     
韩少功 《中外书摘》2009,(10):54-55
手掌皮肤撕裂的那一刻,过去的一切都在裂痛中轰的一下闪回。我想起了三十多年前的垦荒,把耙头齿和锄头口磨钝了,磨短了,于是不但铁匠们叮叮当当忙个不停,大家也都抓住入睡前的一时半刻,在石阶上磨利各自的工具。嚓嚓嚓的磨铁之声在整个工区此起彼伏响彻夜天。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即将施行。这部新法因为过于理想而被评价缺乏可操作性,然而它未经实施却在中国引发了一场普法高潮,公众从来没有对一部法案如此感兴趣。现在,劳资双方都在就这部法案展开充满想象力的博弈,因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倾向劳动者的"高标准"法案。它正在考验底层劳动者的勇气、老板们的人权观念、政府的应变能力和执政态度,它甚至影响中国企业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5.
车光 《职业》2014,(1):32-34
从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状况看,人们特别注意抓住重点和关键,注重高端的人力资源开发,并将此定义为"人才资源开发"。人才建设至关重要,必须认真抓好。本文所强调的是,在抓住关键的同时,还应兼顾一般;在重视人才建设的同时,还要关注普通劳动人群职业能力的培养。普通劳动人群,并无严格准确的定义,一般可视为通常意义的"蓝领"。这一职业群体是最基础、最庞大的人力资源。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底,全国城乡就业人口为7.67亿。其中,人才数量为1.2亿,普通劳动者数量为6.47亿,占全  相似文献   

16.
劳动教育作为德智体美劳"五育"的组成部分,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而劳动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实践同样具有深远意义。目前,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路径,对劳动教育实践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加强劳动教育顶层设计、深化产教融合、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家校协同培养劳动意识等,能够强化高职院校学生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教育,让学生获得职业荣誉感。  相似文献   

17.
周斌 《职业》2007,(19):33
6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分组审议《劳动合同法(草案)》时,强烈抨击山西"黑砖窑"事件,并提出要尽快通过劳动合同法,通过这部法律和其他相关法律的实施,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严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劳动合同法》——中国十年来最重要的劳动立法,经四次审议正式出台。立法过程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各种意见针锋相对。董保华教授是此次劳动合同法大争论的标志性人物,他对原有草案一审稿的评价是"贵族法"、"观赏法",  相似文献   

19.
为着力打造"行为规范、运行有序、服务优良"的劳动保障市场秩序品牌,推动劳动保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盐城市提出了劳动保障市场的新概念,将职业中介机构、劳务派遣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六大类市场主体整合到劳动保障市场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王兆英 《现代妇女》2014,(5):119-119,128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施行以来,大家关注焦点基本都集中在房产处理上,尤以女性朋友们反应最大。纷纷哀叹"女人为家庭辛勤操劳几十年,要是没房产,一旦离婚,什么都没了。"家事劳动评价这个旧话题又被提及。根据我国国情与目前大量存在的家庭雇主与雇员之间的信任危机,家事劳动对于维系家庭生活正常运作中的作用仍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家事劳动的价值应得到评价。但是目前家事劳动评价往往与夫妻财产制相联系,我国目前实行的法定财产制是婚后所得共同制,该制度的前提是夫妻身份而非夫妻协力,使得家事劳动评价在某些情况下会得到不当解释,本文意在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