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起荃 《天府新论》2004,(2):F003-F003
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 ,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受到各界高度重视。国家“十五计划”更进一步明确了西部开发的重点区域是长江上游经济带、西陇海 -以兰新线经济带与南贵昆经济区。四川作为西部经济大省和长江上游经济带的核心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明确提出了建设西部经济强省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战略目标。《四川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探索与实践》一书 (解洪 ,王小刚主编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 0 0 3年 1月出版 ) ,总结了四川省在西部大开发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实际做法 ,对关系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  相似文献   

2.
周婷  邓玲 《贵州社会科学》2007,207(3):137-139
长江上游地区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也是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地区,这一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同时承担着建设上游经济带和流域生态屏障的双重任务,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目前单靠财政投入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长江上游经济带与生态屏障在同一区域内共建项目的资金需求,必须坚持政府干预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尽快建立并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以金融市场为支持,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的融资体系.  相似文献   

3.
从整体上研究长江经济带的开发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辛文 《天府新论》2001,(1):30-33
长江经济带的开发与发展,需要从长远的战略高度出发,从整体上进行全面系统研究.长江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个紧迫的重大课题,最重要的是要解决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把长江上游建设成中国水能发电基地完全具备条件;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要重视市场手段;长江流域经济带应把产业发展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中央区域发展政策泛化,我国区域发展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日益扩大。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西部开发提供了历史机遇。但需要中央政府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西部地区发展,实现更多的兴边富民政策。  相似文献   

5.
成渝城市群的基本定位是:率先建成引领西部开发开放的城市群;率先成为以城市群引领协调发展的探路者;长江经济带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板块的"契合点";西部地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同发展的"新标杆";中西部地区"四化同步"推进的"先行者";长江上游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的"桥头堡"。成渝城市群的发展将高度衔接、深度融汇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体现政策实施的契合性;将服从整体、合作多赢,吻合战略取向的开放性;将统一布局、分类指导,明晰区域政策的匹配性。成渝城市群的发展将对接重庆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牵引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联动开发,有利于两江新区、天府新区创新全面深化改革路径。成渝城市群的发展将依托城市群建设的国家战略,重庆为轴心,成都呼应,统筹谋划愿景。  相似文献   

6.
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化道路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建设是实施天山北坡经济带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加入WTO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新形势下,结合新疆城市建设整体情况和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区情,在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化进程中应以大城市为区域性中心城市优先发展,同时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合理地、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  相似文献   

7.
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其核心就是要进一步深化沿线区域合作共赢、推动沿线地区共同繁荣发展.内蒙古作为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省区、向北开放的桥头堡和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节点省份,在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背景下,站在新的起点上,内蒙古的地位和作用也被赋予更多的含义和任务.通过构建“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更好地发挥内蒙古独特区位和资源优势,将会对内蒙古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易淼 《西部论坛》2021,31(3):72-81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就成渝地区发展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使得成渝地区呈现特有的发展历程.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旨在探索新时代双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示范,为新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提供重要引领,以及助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当前,成渝城市群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一带一路"建设能够为成...  相似文献   

9.
有人把我国的长江经济带形象地比喻成一个大写英文字母“H”型的经济结构。中间一横是长江,右边一竖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主要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这一竖和一横的交点就是龙头上海;左边一竖是西部资源富集地区,就是长江上游这部分,包括整个西南和部分西北,左边这一竖和一横的交点就是重庆。在长江经济带中可以形成一个以重庆为核心的西部增长极。  相似文献   

10.
加快长江经济带发展是新时期我国区域发展三大战略之—,长江经济带以其横贯东中西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在新常态下重塑区域经济格局的重要作用。国务院《关于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三大两小”的城市群布局,有利于聚集长江沿岸产业和人口。结合各自发展基础和优势条件,各城市群在长江经济带中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对应着不同的发展重点。为更好地推动城市群发展支撑长江经济带建设,必须在规划、创新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城市群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准确评价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依据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11个省市发展水平进行测算、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省域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整体上呈现动态增长的趋势,但与地区经济增长轨迹不完全吻合,经济欠发达的长江上游地区基础设施投入空间大,增长速度更快.从各准则层维度看,各项基础设施发展轨迹各具特色.据此提出了基础设施均衡发展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四川省与重庆市同处于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和南贵昆经济区的结合部,又是长江经济带的腹地,联动推进川渝经济合作,不仅会有力地促进两地的共同发展,也必将在全国的区域战略布局和整个西部大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下构架川渝经济区,必须在合作观念下寻求互补优势与集聚优势,实现开放型经济的跨跃式发展.川渝经济合作还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内陆开放价值,这是推动该区域更快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长江经济带建设是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以长江为地域纽带和集聚轴线,以沿江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形成区域联动、结构合理、集约高效的新型城镇化格局。然而,囿于"自扫门前雪"的传统城市本位思想,当前长江经济带各城市呈现出"各自为战""竞争大于合作"的阶段性发展特征,节点城市间的网络连通性仍存在着巨大的上升空间,强化区域合作所形成的潜在增长空间尚未被有效挖掘。2021年正值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建设五周年,建议应当进一步强化区域板块合作,全力推进长江经济带更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强化成都与重庆的双中心协作引领,唱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双城记";二是从成渝"双城合作"走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上海大都市圈"双圈合作",推动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板块协同;三是要主动谋划成都与上海联动"沪成河",打造新型城市合作典范。  相似文献   

14.
如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中国当代迈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2010—2019年中国县级和市级面板数据,利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政策冲击和强度DID方法,可从政策红利与地理禀赋互动的角度,揭示地区增长差异的形成原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平均而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与内河航运禀赋的互动,使地区的GDP和人均GDP分别提高了2.49%和2.66%。机制检验发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构成了地区增长差异的重要来源。“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使得货运成本大幅下降,产生了工业集聚、要素驱动和需求引致创新等效应,从而推动了产业结构变化,形成了地区增长差异。异质性分析表明,处于长江经济带中上游的地区和低内河航运禀赋的地区,有更快的经济增速。这意味着,如果能够针对各地区的地理禀赋实施相应的制度改革,不仅可以帮助在“三重压力”下找到新的增长动能,而且能够帮助解决区域发展差距过大问题,共同推动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江津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定位和依据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西部大开发、重庆大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要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并在此基础上构筑“都市发达经济圈”、“成渝经济带”、“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三个经济高地。江津紧靠重庆市区,连接贵州北部,成渝高速路贯穿江津,地处渝西经济走廊。在西部大开发中,江津的战略定位是:依托重庆主城区,辐射川南、黔北。  相似文献   

16.
立体交通网络建设、产业布局、生态安全保障、区域联动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要素。长江经济带11省(市)发展速度和行动步调不一。建设长江经济带,应加强顶层设计,尽快出台全国性的指导性文件;注重错位竞争,实现差异化发展;切实加强长江经济带区域间的联动。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城市中心性理论的基础上,以长江上游经济带为研究对象,以产业部门作为经济活动的代表,选取就业人数作为测度指标,衡量区域内城市基本经济活动的中心性强度。进行空间层次划分表明,在城市对外服务相对重要性方面,长江上游经济带整体上呈现出一种阶梯分布的形态,而区域间呈现出断层和集中分布等不同形态。  相似文献   

18.
构建沿边经济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实现新疆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是新疆提升开放的有效措施,符合国家和平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中央实施沿边经济带战略,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寻求新疆沿边经济带的大发展,在向西开放上做好全疆整体区域规划,创新政策环境,改善沿边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和与内地的产业对接。  相似文献   

19.
长江经济带是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空间单元,在这一区域重大发展战略下分析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的问题,有助于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而从协同治理的政策科学视角,判断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五个维度,将为构建沿线11省市协调机制奠定坚实基础。进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治理与协调机制的七种方略,将助推这一区域重大战略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20.
构建全方位开放开发格局离不开内陆地区的发展,加快内陆口岸建设,打通国际贸易通道,将为西部内陆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搭建新的平台。青海省地处我国西部内陆地区,口岸建设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给青海省推进大通关建设促进外贸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就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新形势下,对如何立足比较优势加快内陆口岸建设、畅通对外贸易通道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