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任晓彤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10,19(1):70-72
"呀"是语气词"也"由于语音分化产生的替代用字,其历史比较久远。学者多认为"呀"的书写形式出现于元代。通过对元明一些重要的白话文献的考察和分析,本文认为"呀"应是明代才出现的书面形式。 相似文献
2.
常萍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3):73-76
《元曲选》宾白疑问句的疑问代词有47个之多,分属8系,表现出疑问代词在元明时期的复杂面貌。文章通过详细地定量分析,并与《水浒全传》的疑问代词作比较,展示元明时期口语的过渡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张艳琴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4):103-105
当今长治地区的口语中保留和使用着《元曲选》中的词语。本文结合长治口语词并参照有关文献,选取《元曲选》中较有特色的面皮、妨杀、双身、门限四个词语,详列书证予以诠释。这些词语借助方言不仅可求得确解,而且又可补释元曲的辞书之未备。 相似文献
4.
常萍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在《元曲选》宾白疑问句的是非问句中,根据疑问手段的不同可分五类,以带疑问语气词"么"为主要形式。是非问句中疑问语气词有"么、来、那、哩、也、乎"六个,表测度义的疑问副词十一个,有敢系、莫系、怕系、恐系。疑问副词"可"在是非问句中起纡缓语气和搭衬语调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进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9(4):63-67
《元曲选》宾白中,不同的祈使句语用差异明显:不同功能类型的祈使句语力不同;有无特征词语以及有不同特征词语的祈使句语力也不相同;不同表达手段的祈使句语力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元曲选》宾白中的正反问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韵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2(7):210-214
<元曲选>宾白中的正反问句一共有四种形式"VPNeg"式,"VP不VP"式,"有(O)也/也是无"式,"可VP(么)"式."VPNeg"的主要格式是"VP不曾",它是元明时期表示已然体的常见形式."VP不VP"式有"V(也)不V"VO(也)不V"、"VO(也)不VO"三种小类."有(O)也/也是无"是运用于谓语动词"有"的一种正反问句形式,它应是前代"也无"形式的一种遗留."可VP(么)"式由于多数句末有语气词"么",因此其正反问意味较弱,可以看为是一种不太成熟的正反问句. 相似文献
7.
唐韵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54-65
《元曲选》中方位短语作动词宾语、介词宾语是其常见的功能。方短作动词宾语时 ,就与不同类别的动词发生了不同的联系 ,据此将方短所表示的处所大致分为表存在、判断、前往到达、前来所达、返回、由外至内、由内达外等类。方短作介词宾语构成的介方短语入句后主要作状语、补语。当其作状语时可表处所、时间、处置对象等 ;当其作补语时主要表处所。方短作介词宾语就与不同介词、动词有着较复杂的、直接的联系 ,尤其是方短表示的空间位置的意义与介词、动词的不同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关系 ,由此可分出所在、所到、所从等类。与方短发生联系的介词不多 ,但不少介词具有多种作用 ,有的介词仍具有明显的动词意味。这也反映出元明之际部分介词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8.
许巧云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0(3)
<元刊杂剧三十种>发现后,以其版本的独特价值而为戏曲界、文学界、语言学界等许多领域学者关注.然而,此本刻工粗略,讹文、俗体、脱落等文字错讹大量存在,虽然学者们先后作了大量的校订工作,但是在某些有争议的地方,仍然达不成共识.文章从中选出了九处,提出自已的看法,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9.
唐韵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38-42
《元曲选》中 ,方位短语前不加介词可直接充当句子的状语、补语。方位短语直接充当状语是近代汉语中较为常见的语法现象 ,现代汉语当中虽不普遍 ,但仍有少量用例。充当补语时 ,方位短语多数表处所 ,且动词一般是非行走义类。方位短语直接作补语是《元曲选》中也是近代汉语中不常见的现象 ,在现代汉语中仍有遗留 相似文献
10.
《左传》、《史记》判断句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植永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45-49
对《左传》、《史记》判断句作了穷尽考察:从结构形式、构成成分、语义关系等三方面对二书判断句的异同进行了比较,从中管窥上古汉语判断句的共时面貌和历时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