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硕鼠》篇究竟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崔锡臣《诗经》中的《硕鼠》篇究竟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呢?众说纷纭。一、比喻说1、江荫香先生的《国语注解诗经》中的《硕鼠》篇的题义中写道:这是讥刺国家收税太重。所以把大老鼠比他的贪残。2、林庚、冯沅君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  相似文献   

2.
“悦怿”论     
本文从鲁迅《野草·立论》入手,从修辞的角度,论证了“修辞应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陈望道语)的正确性,以及避开社会禁忌,实现人际“悦怿”(刘勰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汉语修辞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是什么?至今众说纷纭,分歧很大。我们应该对这个同题展开讨论,能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认识,这对于修辞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修辞学研究的对象为什么会长期存在着分岐呢?这是因为人们对“修辞”的理解不同造成的。修辞是一门古老而又年青的学科。修辞二字连用,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周易·乾·文言》中说:“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这里的“修”,是修饰的意思;“辞”  相似文献   

4.
关于殷商是否存在“德”观念,甚至是否有“德”这个字,学术界一直有不同的意见。笔者认为,殷商存在着德观念。本文将探讨这一问题。一、甲骨文、金文中的“德”字甲骨文中有“(?)”和“(?)”字。孙诒让、罗振玉、唐兰等释为“德”。郭沫若、商承祚等先生释为“直”。这两种意见都可以为甲骨文中有“德”字之证。一般认为,古文中“德”字从“(?)”(直)从“心”。古文献对直的解释:《诗·小雅·小明》“正直是与”,注疏曰“能正人之曲曰直”;《尚书·洪范》:“无反无侧,王道正直。”《诗·小雅·何人斯》“以极反侧”,注疏“反侧,不正直也”《礼记·玉藻》“头容直”,注疏“不倾顾也”;《月令》“先定准直”,注疏“直谓绳墨得中也”。由此直字训有正、顺、准、中等义。其古音与德同在职部,以同音通假。所以金文中辛鼎、德鼎、德方鼎的“(?)”“(?)”训为德。辛鼎中的“厥家雝(?)”,已被确认为“厥家雝德”。  相似文献   

5.
一、“之”字的本义 “之”字甲骨文作“”,从止从一,是个会意字。“”即“止”字,是“趾”字的初文,《诗·豳风·七月》“四之日举趾”,《齐诗》作“止”。东汉班固写书爱用古字,所以在《汉书·刑法志》中就写作:“当斩左止者,笞五百。”“趾”指脚,甲骨文“”本象脚趾朝上的脚形。“一”指此地,表示“从这个地方”的意思。“”就表示  相似文献   

6.
“所·动”结构的省略与扩展形式孙钢玉“所”字加在动词前,或先加在介词前然后再一起加在动词前,构成的“所·动”型和“所·介·动”型两种名词性结构(即通常所谓“所字结构”),是古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惯用格式。本文拟专就“所·动”结构的省略形式与扩展形式谈...  相似文献   

7.
古汉语词汇是非常丰富多采的,这丰富多采的词汇是由多种多样的造词法创造出来的。古汉语修辞不仅使语言的表达精炼生动,而且是创造新词的一条重要途径。(一)比喻比喻是最常用的一种修辞方式,古汉语不少新词来源于比喻的运用。先看单音词: ①舠《玉篇》:“舠,小船。”形状似刀,所以称“刀”,字本作“刀”。《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  相似文献   

8.
大约除了表达的需要,还出于语言文字的特殊性,我国从古就特别讲究文辞之美。《易·乾卦·文言》指明过“修辞立其诚”,《论语·宪问》记载着郑国拟定政府文书还有“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的打磨程序。尽管后人从先秦著述中总结出了许许多多的修辞方式,但哪些修辞手段是谁个古人有意识的创造,却囿于有关资料的匮乏,实难一一指认。然而,距今一千五百余年的南朝宋著名作家鲍照,的的确确有意识  相似文献   

9.
文言句首“盖”字说略张家英文言散文句首常见“盖”字,《文心雕龙·章句》称为“发端之首唱”,《史通·内篇·浮词》称为“发语之端”。现代常用文史工具书如《辞源(修订本)》、《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都将其用法归纳为副词、连词、发语词三类。本文考察了“...  相似文献   

10.
经传谈修辞     
在拙著《中国修辞学史稿》第二篇(中国修辞思想的萌芽期——先秦时代)的《楔子》里,我说“《诗·大雅·板》的‘辞之辑矣,民之治矣。’……等还只是不自觉地偶发的修辞意识。”可是在《中国修辞学史稿》的第十篇(结论)的第一节,我却又比较肯定地说:“这《诗·大雅·板》第二章下半章所说的,确是不折不扣的修辞意识,而且是中国最早的修辞意识。”  相似文献   

11.
所字结构历来是古汉语语法中较难理解的一种结构形式.仅是“所”字的词性就有一种叫人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有人称之为特殊的指示代词,有人称之为辅助性指示代词,还有人把它归人助词.所字结构的几种形式:所动结构、所动·名结构、所介·动结构,它们之间有无联系,流变若何,也颇为令人困惑.本文不揣浅陋,对所字结构进行了一番爬梳整理,探其源,溯其流,究其要旨,力求揭开所字结构之谜,露出其庐山真面目.一、所动·名结构中的“所”试比较下面几组句子(1)A荆王爱妾有郑袖者B荆王所爱妾有郑袖者(《韩非子·内储说下》)(2…  相似文献   

12.
谚语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从自己的观察和切身体验中总结出来的一种中肯而生动的格言。它反映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往往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谚语,《广雅》解释为“传言也”。《说文段注》:“传言者,古语也。”陆德明又解作“俗语”。总之,凡经传所称之谚,无非是前代的故训。论“谚”,最早见于《礼记·大学》:“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可见“谚”这个字,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籍中,并且在古代就已进入诗文。例如《诗经·小雅·宾之初筵》:“侧弁之俄。”孔颖达疏:“醉不自知,  相似文献   

13.
<正>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中国古代很多著名的典籍都对“文”字做过解释。《易·乾卦·文言疏》:“文谓文饰”;《易·系辞》:“物相杂故谓文”;《周礼·天官·典丝》:“供其丝扩组文之物”;《礼记·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释名》:“文者,会集众彩以成锦绣,合集众字以成词义,如文绣然也”:《玉篇》:“文章也”。上引各书,都是从同一角度来解释“文”字的,都不是“文字”本身的“文”。但  相似文献   

14.
一、《伐檀》“取”字当读“聚”《诗经·魏风·伐擅》指斥剥削阶级不劳而获,云其“不稼不搞”,“胡取一百厚兮”、“胡取未三情兮”、“胡取禾三百目兮”。取,古今说者皆读如字,末畅诗旨。如云剥削阶级掠夺农奴劳动果实为“取未”,则迹近轻描淡写,与通篇讥刺口吻不谐。今案“取”当读聚敛之“聚”。上古取读清母侯部,聚读从母侯部,清从旁纽,侯部叠韵,二字音近相通。如《周易·苹卦》家传“聚以正也”,释文曰“苟作、取以正’”;《汉书·五行志广内取兹谓禽”,师古往日“取,如《礼记》‘聚席’之聚”。聚字有聚敛之义,如《论…  相似文献   

15.
波西·比西·雪莱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不朽的抒情诗和赞美诗。其思想内涵之深刻,语言表现手法之绝妙,堪称诗歌宝库中的精品。诗歌中意象、音韵修辞的妙用便是其诗的特色之一。本文从修辞学的角度,探析修辞在The cloud一诗中的运用和特色。  相似文献   

16.
偏指副词“相”的修辞意义李索《说文·木部》:“相,视也。”作为虚词,“相”的常用意义是“互相”“交相”。但在文言文中,“相”字还有一种较特殊的用法,即有关AB双方一方施而不受,一方受而不施。如:A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卿置侧室,大夫有二宗,士有朋友...  相似文献   

17.
《诗经·小雅·正月》,作者感念政荒世乱,以茕独而处世艰危之辞世。诗曰:“忧心愈愈,是以有侮。”“愈愈”,《尔雅·释训》作“瘦瘦”,云“病也”,未若传训“优惧”为优。然传亦未明“愈愈”训“优惧”之所以然。笺训“侮”为“侵侮”,亦失之。今案“愈”当读“”。上古徐读定母鱼部,愈读喻母侯部,定喻准旁纽,鱼侯旁转,二字音近相通。林义光《文源》,谓“俞”字初文,“从舟,余省声。余、俞双声旁转”。《广雅·释训》曰:“,怀忧也。”《楚辞·七谏》“心而烦冤兮”,注曰“,忧愁貌”。《后汉书·冯传》“终而洞疑”,注云…  相似文献   

18.
本文所谓“[D·之·M]”结构,指的是“[动·之·名]”这样一种句法结构。关于这种结构,前一个时期语法学界曾有学者作过论述。本文拟就上古汉语的“[D·之·M]”结构内部的组合关系谈谈其特征,并以此阐明这种结构中“之”字可以作人称代词“其”字用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比喻是语言中的盐。试想,一锅鸡汤里,倘若没有一点儿盐,这鸡汤肯定索然无味,难以下咽。有人说,比喻是语言中的春风,它能在光秃的枝条上,突然绽开一朵蓓蕾,使人们的眼前顿时明亮。譬如,人们把贪官污吏比喻为“蛀虫”,就非常形象。“蠹侵嘉树,蛀耗米珠”(《又后风赋》),人们引申它以喻侵蚀或消耗国家财富的人。譬如,人们用《诗经》中的“硕鼠”比喻贪官污吏,就非常传神。“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硕鼠硕鼠,无食我麦……硕鼠硕鼠,无食我苗……”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痛恨、厌恶这些吸取民脂民膏的墨吏。脂…  相似文献   

20.
通假字是指古书中的同音替代字,即用某字去表示另一个同音或音近字的字义。如《左传·隐公元年》:“庄公寤生,惊姜氏。”其中,寤(疑母,鱼部)通牾(疑母,鱼部)。这类特殊的用字现象在古代文献中,特别是先秦两汉文献中,表现得较为广泛,从而成为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研究中普遍关注的问题。古代的学者早已从释义的需要出发,分析归纳过这类问题。如《诗经·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郑笺:“泮读为畔。”即说明泮通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