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元650—820年唐蕃关系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雄据青藏高原的吐蕃与唐王朝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元七世纪三十年代,在松赞干布冶理下的吐蕃已是一个统一而强盛的王朝,而唐太宗君临的唐朝也正处于威震海内的鼎盛时期。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共尊为天可汗,“入贡”、“请婚”的使节络绎于长安道上,在这一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既有汉族统治者建立的王朝,也有少数民族统治者建立的王朝。由于我国民族众多,历史上各王朝都包括着不同的民族,各民族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也是很复杂的。元朝是蒙古统治者建立的王朝,蒙古族是统治  相似文献   

3.
高句骊国是两汉至唐王朝时期我国东北的边疆少数民族政权,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到非学术因素的影响,国内外的个别学者一直把高句骊看成是独立于我国历史上各王朝之外的政权,把高句骊和我国历代王朝的关系纳入中外关系史的研究范围之内,甚至近期出版的一些书仍然沿用这种观点,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本文从两汉至唐王朝时期各王朝对高句骊管理的角度,依据史书,包括朝鲜的汉文史书的记载,并结合一些考古资料,对高句骊和各王朝的关系作了较详细的探讨。认为高句骊国是西汉王朝时期高句骊县境内的少数民族建立的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归西汉王朝玄苑郡和高句骊县直接管理。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原各王朝分立,高句骊一度称雄东北边疆,但和各王朝仍然保持着臣属关系。至唐王朝高宗时期,高句骊又重新回到中央王朝的直接管理之下,由安东都护府管理。因此我们可以说,高句骊自始至终都是我国历史上的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和“中韩关系史”没有任何关系。  相似文献   

4.
一唐时,吐蕃王朝是我国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最强大的政权,其极盛时期,正如《新唐书·吐蕃传》所谓:“东与松、茂,巂接,南极婆罗门,北抵突厥,幅员余万里,汉魏诸戎所无也。”的确是唐王朝必须认真对付的力最,诚如陆贽疏论上所说:“今四夷之最盛强,为中国甚患者,莫大于吐蕃。”固然突厥一度也很强大,就是在隋初分裂为东  相似文献   

5.
杨文炯 《西藏研究》2000,(1):94-102
公元9世纪中叶,唐、蕃两大王朝都已笼罩在王朝垂危的暮色氤氲之中。843年前后,几乎同时在两大政权斜阳晚映的政治舞台上各自上演了一场同一主题的历史剧──达玛灭佛与武宗灭佛(又称会昌灭法),“导演’分别是吐蕃王朝的达玛赞普和唐王朝的武宗皇帝。这两场自上而下的大规模的灭佛运动在发生的时间、内容及其结果和历史影响方面都有惊人的相似。是历史的偶然巧合,还是适时历史等量的合力决定的两场必然性的“劫数”呢?掩卷深思,确有许多值得比较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尤其对于我们认识宗教之社会功能的值域提供了一个反观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6.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发兵相助唐使王玄策,击败中天竺(今印度),夺回天竺诸国向唐贡物。这一史事充分反映了唐朝与吐蕃之间的密切关系,在汉藏两族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友谊的一页。一公元7世纪初,天竺分为东、南、西、北、中5个部分。其时,唐王朝与天竺诸部来往较密,关系也很和睦。贞观初,各天竺均曾一再遣使唐朝,唐太宗也几次派梁怀璥、王玄策等人出使天竺,并派人到天竺“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拃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尤其值得提出来的是,唐太宗还派出高僧玄奘去天竺游学,玄奘在印度历时15年,广会僧众,遍游天竺。回国时带回大量佛经。  相似文献   

7.
高丽与唐王朝互使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丽与唐王朝互使述论李大龙高丽古称朝鲜,是活跃在我国东北及朝鲜半岛北部的古族或邦国。隋唐时期,高丽先臣属于隋,隋末双方发生了大规模武装冲突;其后臣属于唐,又与唐王朝战事不断,直至为唐王朝灭国。纵观高丽与唐王朝关系的研究,多注重于双方的战争,而忽视了双...  相似文献   

8.
回鹘与唐的马绢贸易及其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唐以后,回鹘发展成为唐北部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在与唐朝的百年密切交往中,马绢贸易是双方经济、政治往来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一贸易的长期维持涉及到回鹘与唐朝双方的根本利益.唐与回鹘进行绢马贸易是唐王朝执行羁縻政策的一个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9.
王岚  唐菁 《民族学刊》2022,13(2):126-132, 146
儒学自两汉始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有了初步的传入影响,并随着历史的演进而渐进增强。汉代中央王朝对西南夷的开发,孕育出主动习儒传儒、开发民智的“汉三贤”。明代贵州建省,统治者大力兴教,加之贬谪贵州的儒士王阳明创办书院讲学,当地少数民族上层积极靠拢儒学,大大促进了儒学在贵州的传播。清朝雍、乾改土归流后,书院、义学的繁盛,使儒学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影响更趋广泛、深入,以伦理为本的儒学文化逐渐被少数民族普遍认同、吸收、融汇,促进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相似文献   

10.
秦代以来,历代中国政府都认为各少数民族人民是“中国人”的一部分,至少少数民族和中央王朝有一种朝贡关系。汉族自古以来就有一种汉族文化是最优越的文化的共同信念。虽然不断发生改朝换代事件,统治者们总认为自己是所有中国人的主宰。征服者们也发现,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经受一番良好的汉文化的洗礼)比改变它更有好处,因而汉族文化优越论不断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1.
<正>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一直是不平衡的。少数民族地区一般都落后于汉族地区,如何治理边疆少数民族,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统一。西汉前期,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越人实行了“和辑百越”的政策。一、“和辑百越”政策的具体内容古越人主要分布在长江和汉水以南的广大地区。早在商周时期,这里的越人部落就已与中原王朝发生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联系。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统一了岭南地区,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西汉建立后,为了处理好和周边少数民族的  相似文献   

12.
唐太宗尊为天可汗唐玄宗征蛮失民心文/金石封建社会发展过程,民族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稷安危。而民族关系好坏的决定因素,取决于执掌权力的统治者奉行的是开明进步的团结政策,还是排挤、欺压的歧视政策。唐朝建立,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空前强盛的封建大帝国。唐...  相似文献   

13.
罗树杰 《民族论坛》2011,(7X):38-43
土司制度是历代统治者不断总结统治少数民族的经验,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俗而治的一种产物,少数民族首领在维护地区稳定和保卫边疆中具有汉族流官所无法替代的优势和作用,中央王朝依靠少数民族首领的间接统治方法同样体现了实事求是和因俗而治的原则,随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司制度已日益失去其经济基础,被改土归流实际上也是因事制宜的结果。中央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其"灵魂"可以说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原则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4.
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与松赞干布,首次缔结唐蕃的联姻,被松赞干布执以"子婿"之礼。对这样一位开启唐蕃关系的重要人物,吐蕃方面是如何认知和评价的?长期以来因吐蕃时期藏文史料缺载,我们对此问题并不清楚。但后弘期初期藏文史籍中不仅记载有唐太宗事迹,还赋予其四个耐人寻味的称谓:"经典皇帝"、"孔子小神变王"、"狮子赞普"、"观音菩萨的化身"。这些称谓明显蕴含了吐蕃时期的历史信息。文章通过对四个称谓内涵的分析讨论,对唐太宗在吐蕃人心目中的形象、吐蕃方面对唐太宗的认知和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宋王朝处于中华民族又一次大分裂时期,它的北部和西北部,先后出现辽、西夏、金、蒙古等少数民族政权与之相对立;南方则由于中原汉族不断南迁,进一步加强了宋王朝与南方、西南方各少数民族的联系。在“守内虚外”方针指导下,宋王朝对境内少数民族白蛮、僮族、瑶族、苗族、黎族、畲族、吐蕃,以及内附的东北及西北各族如党项、回鹘诸族,采取抚绥、优惠的经济政策,以达到“守内”的目的。 一、“荒服不征”及只输“丁口之赋” 宋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划分羁縻州县和非羁縻州县。“过羁縻,则谓之化外真蛮矣。”宋王朝将这类荒远地区列  相似文献   

16.
唐贞观时期,疆域空前辽阔,“东极于海,西至焉耆,南尽林邑,北抵大漠,皆为州县,凡东西九千五百一十里,南北一万九百一十八里”。在这广袤的国土上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史籍记载:“弱水、流沙,并鞲轩之使;被发左衽,皆为衣冠之域,正朔所班,无远不届”。在唐王朝的边疆地区,分布着众多的少数民族,有各种强弱不一的民族政权,东北主要有契丹、奚、室韦和棘辐,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七至十世纪初,当东部汉地正处于封建政治、经济、文化最为繁盛的唐王朝的时侯,而祖国的西部,由藏族人民建立的吐蕃王朝也崛起于青藏高原,在藏族历史上写下了最为荣耀的一章:藏族人民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这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果我们仔细考察一下唐王朝与吐蕃王朝的全部历史,也许我们会发现,在唐朝与吐蕃的宏伟历史画卷上,有着相似的一幅:这就是吐蕃的朗达玛赞普灭佛事件与唐朝武宗皇帝的灭佛事件。比较这两次有名的灭佛事件,找出二者之间的相同与差异,对我们  相似文献   

18.
关于西汉前期的“和亲”政策,自古及今论者颇多,或言“和亲”政策是屈辱的、投降卖国政策;或言“和亲”政策是被迫的、妥协性的,目的在于缓和西汉王朝和匈奴的关系;或认为是西汉统治者企图通过双方统治者的联姻来建立一种罢战言和的政治关系等等,分歧较大,难相统一。造成学术界对西汉前期“和亲”政策看法不一的原因,笔者认为是缺乏系统  相似文献   

19.
序论以往关于华南少数民族历史的研究,也许由于史料所限,忽略了时期和地域,研究的成果难免失之于编颇。唐宋时期,该地区少数民族的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王朝对这些少数民族的统治体制也相应地有所改变,这是可想而知的。然而,研究工作的现状很难说对此己作出近乎全而的明确解释。作为本稿考察对象的左、右江流域,过去在我国由河原正博、小川博、谷口房男诸先生进行过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中国王朝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来探讨的。河原先生考察了该地区少数民族的“始祖南迁说”的真伪、“蛮酋”(族长)向宋朝疆域的“内  相似文献   

20.
一 以满族封建上层为主体建立的清王朝,是中国悠久历史上许多封建君主专制政权中最后出现的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新兴王朝。对于中国这样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能否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是关系到王朝命运的根本问题。满蒙汉“联盟”关系,是有清一代满族统治者在处理民族系关中为笼络蒙古族封建王公和汉族地主阶级而奉行不替的宗旨。早在“后金”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