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论辛亥革命的政治现代化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亥革命的意义不仅在于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结束了一个旧时代 ,而且还在于开启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闸门 ,成为我国由传统政治迈向现代政治的转折点 ,是近世以来中国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尽管辛亥革命后中国政坛风云多变 ,但政治的民主化、制度化、法制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辛亥革命及其以后中国在政治现代化实践的经验和教训 ,为我国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政治现代化是指各民族、国家或地区的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由低级向高级、由传统向现代不断发展变化、上升前进的政治文明运动过程,其实质是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西方现代性理论的核心理念是理性主义、自由主义,它们构成了西方社会政治现代化的理论基础.现代性精神在高扬理性主义、自由主义,促进政治现代化发展的同时又孕育了自身无法克服的困境,从而遭遇后现代性理论的强烈批判.因此,超越现代性、正确对待后现代性、回收利用前现代性是我国政治现代化的必然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努力最早可追溯到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为中国政治现代化扫清了道路———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并作了初步的探索。今日中国依然能从辛亥革命政治现代化的实践中汲取一定的经验教训,以便顺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4.
论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与政治文明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江虹 《学术论坛》2005,2(4):40-43
在近代中国,政治制度(含行政体制)的演变是近代中国政治发展与现代化的一条主脉络。在近代中国政治发展和现代化过程中,从太平天国革命、戊戌维新、清末新政到辛亥革命的政治建设、政治变革中均以制度选择和权威变化不适应而失败。历史经验表明,在政治发展和政治现代化进程中,制度文明是核心,而权威的理性化、世俗化发展则是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的先导和条件。  相似文献   

5.
政治文明是政治现代性的结果,但政治现代性不是一蹴而就的静止状态,而是一个具有内在演变逻辑的过程。西方政治现代性的根基主要是对主体性和理性的张扬;围绕这一根基的实现,政治现代性的制度维度则经历了一系列的阶段。从文艺复兴运动特别是启蒙运动以来,西方国家政治现代性的中心视界经历了以维护人权、保障平等、实施民主、推进自由为核心的四个环节或发展阶段。理解这一进程为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但是,中国政治文明的最终实现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政治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伦理道德现象具有共同的现代性特征,探索现代道德难题是解析当代中国伦理问题的重要视角。在现代道德难题视角下,当代中国伦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道德正义问题。跳出现代道德哲学的二元论视域,以伦理总体性破解现代道德的"德福悖论"难题,寻求重建道德正义的可能路径。其二,伦理认同问题。破解现代伦理实体的认同难题,反思"家庭"和"职业"作为伦理实体的自然形态和公共形态面临的认同危机。其三,政治伦理问题。调节中国传统政治"家国一体"与现代西方政治"公私界分"之间的矛盾,建构当代中国政治伦理的合理形态。  相似文献   

7.
蒋浩伟 《东南学术》2021,(3):211-217
梁启超、王国维的诗学被一部分学者看作是中国现代文论的两个主要源头,分别体现了所谓的政治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这种观点一部分是基于对历史的追认,另一部分却是基于对历史的"发明",是从中国"启蒙与救亡"的当代社会语境中建构出的话语体系,而并非对梁启超和王国维诗学的准确描述.这种文论话语不仅遮蔽了梁启超与王国维诗学的多重内涵,也忽略了二者诗学所承袭的中国诗学传统和面临的复杂历史语境.在审美现代性与政治现代性的视角之外,借由王斑、王德威关于中国研究中所表现的抒情与政治的多方涵涉的思路,可以进一步对梁启超和王国维诗学的丰富内涵进行审思,将二者看作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情感政治,继而加深对二者诗学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演进呈现出鲜明的历史延续性和递进性,儒家的政治文化成为其内在的规定性因素。政治文明建构主要是通过各种政治活动来完成的,而最为稳定也最具创建意义的是经过激烈政治斗争实现社会转型后的长期持续的政治管理活动。从政治管理的视角解读传统政治文明所涵括的现代价值,也就成为我们反思传统文化现代意义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传统义利观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文明建设与发展演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为中国古代政治伦理生成提供了核心资源。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它已经在整体上失去了往日的辉煌,然而其所揭示的具有普适性的伦理…  相似文献   

9.
政治文明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离不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政治文明建设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制约。其制约主要表现为:伦理性的政治文化制约着社会主义政治意识的现代化,宗教性的政治文化制约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自律性的政治文化制约着社会主义政治行为的法制化。  相似文献   

10.
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高度 ,论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性质、特征、基本内容和根本途径及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新型的政治文明 ,是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的综合体系 ,其核心内容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导向的民主政治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民主、共和、宪政:辛亥革命的政治现代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亥革命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开端,是以民主为政治目标,以共和为政治制度,以宪政为治理模式的政治革命。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民主立国、共和建国、宪政治国,使中国政治从传统走向现代:政治统治合法化,政治结构合理化,政治行为多元化。辛亥革命的是非功过,至今招谤涉讼,但遗产丰富,启迪深刻:民主、共和、宪政是政治现代化的历史趋势,是漫长的历史过程,是复杂社会系统,需要立足现实实践,循序渐进,不断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12.
白毅 《学术论坛》2013,36(6):43-46
政治现代化和网络化是后发现代化国家在当代同时经历的过程,网络政治文化是这两个历史过程交汇的产物。作为新兴的政治文化形态,网络政治文化具有明显的现代性特质,能够对传统政治文化转型起到引领和促进作用。从网络政治文化内涵入手,对网络政治文化形成的空间起点、影响因素以及历史趋向进行分析,能够理清网络政治文化的形成机理,为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网络政治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全球化成为现代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总趋势的21世纪;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及其政治文明成果在全球的播衍,既给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了新的条件,亦使中国政治发展面临较强的挤压.只有立足国情,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吸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14.
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上确立和发展的 ,是现代政治文明发展的先进形态。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所开创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不仅具有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 ,而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5.
"王权主义"是对传统中国的社会、政治及其思想文化的整体概括,这一论断具有明显的理论价值.鉴于这一观点对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深刻批判性,本文认为应该从合理性与现代性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传统政治思想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某些政治哲学认识和政策性论断方面.不过,思想的合理性并不等于现代性.从政治价值的视角来看,传统政治思想的主体价值结构与现代化理念是相悖的,先秦儒学与汉代儒学在价值准则上也是一脉相承的,因而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政治思想并不具有现代性.  相似文献   

16.
政治现代化是指一个社会从墨守传统体制的政治形态向彻底现代化的政治形态转化.从政治现代化的视角来审视政治发展的合理性在于:我们应该将政治发展理解为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而不是为它预设一个终极目标.中国政治具有自身的话语系统和逻辑结构,它支持了60年来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程.新中国的政治发展路径可以划分为前30年和后30年两个时期,它的逻辑自洽性表现在这两个时期的连续性和变化之间的平衡.这种平衡表现在:建国初建立起来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在将近30年的历史时期没有得到有效的运行.改革开放以来,在坚持之前建立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在政治运行和实践方面做了合适的调整.  相似文献   

17.
在新时期文学的叙事中,政治景观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成为审视文学现代性的重要视角.而当代文学对宝塔山、天安门、长安街、武汉长江大桥等一系列景观的书写也暗合着当时政治意识形态的主体叙事.文学叙事景观的现代性迁移既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结果,也表达了不同时期人们思想观念和文化审美观念的更新.  相似文献   

18.
政治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现代社会的政治文明直接影响着公民社会和公民文化建设。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根本目标是通过提升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认同感,实现由“臣民文化”向“公民文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政治文明与当代中国宪政制度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平 《江淮论坛》2004,42(5):72-77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从人类社会政治文明进程来看,政治文明的发展主要是以宪政运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宪政是人类政治文明由低级向高级演进中的重要成果,是政治文明的高级形态。政治文明是宪政的前提和基础,宪政构成了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和显著标志。当代中国必须立足我国的具体实际,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和宪政建设的有益经验,在政治文明建设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之路。  相似文献   

20.
牛磊 《齐鲁学刊》2008,(1):93-96
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推动农村政治发展,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关键之一。政治民主、政治参与、政治秩序等作为农村政治发展的内容,是村民自治的内在价值追求。作为非国家形态的民主,村民自治的建立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象征和标志,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长点。它标志着政治现代化的一种政治参与,旨在维护农村的社会秩序进而维护中国政治秩序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