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中山对近代世界铁路的认知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从兵 《学术论坛》2003,2(5):113-117
由于第二次现代化大浪潮时期美国的铁路建设速度最快,孙中山对近代世界铁路的认知以美国为主。他对近代世界铁路的发展大势、基本成就、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建设与管理体制或经验等方面均有一定的认识,其认知水平超出了他以前的中国近代的其他先进人物。他关于铁路问题的话语目的在于以世界铁路为例证阐述他的有关中国铁路建设的计划和主张,反映了他以惯有的世界眼光取人所长为我所用并驾而上之的广阔胸怀和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是国内提倡川藏铁路建设的第一人。其关于川藏铁路建设的前瞻性构想,顺应了中国内地与西藏加强联系的历史潮流,对中国西部尤其是西藏地区的开发,具有战略意义,亦为今日之川藏铁路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王林  颜春杰 《学术论坛》2003,1(1):114-118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中提出了开发西部的设想 :以铁路建设为主 ,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以港口、铁路为纽带 ,实现东西部共同发展 ;对外开放 ,利用国际合作共同开发中国。孙中山开发西部的设想虽提出在 80多年前 ,但对今天的西部大开发仍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化的伟大开拓者.他作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伟大旗手,为新诞生的共和国,为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描绘了一幅以发展铁路为中心、在大机器生产的基础上进行近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给中国人民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认真地研究和探讨孙中山的实业建国思想,是当前史学工作者一项责无旁贷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卢钟锋 《学术探索》2005,2(5):100-105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民主革命纲领的重要内容。民生主义的要点有二:一是平均地权,二是节制资本。平均地权的基本措施是征收土地税,以防止贫富分化;节制资本的目的在于限制私人资本对国计民生的垄断和控制。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实际上是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纲领,也是孙中山关于近代中国发展道路的基本构想,并且具有浓厚的民粹主义特色。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既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合理性,同时又具有明显的空想性。中国近代发展历程表明,只有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才是中国近代化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6.
邵宇 《北方论丛》2010,(1):91-94
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是在长期革命实践经验基础上,借鉴苏俄政党与国家关系模式而形成的。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内在逻辑是:以党建国是以党治国的前提;党在国上是以党治国的体制特征;主义治党是以党治国的思想保证;以党统军是以党治国的必要手段;领袖至上是以党治国领导保证;政党政治是以党治国的归宿。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回应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的双重困境,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中国革命与国家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由专制到共和的历史大变动中,孙中山是创立中华民国的元勋。孙中山对国家学说的思考,展示了高度的政治智慧和理论上的开放性与创新精神;他提出的建设民族国家、国民国家和社会国家的宏伟构想,超越了前人和同辈,把中国近代国家观念与国家制度的发展,推进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孙中山的国家学说并非尽善尽美,但先行者的思想成果和实践经验,是一笔珍贵的历史遗产。  相似文献   

8.
朱从兵 《学术论坛》2005,2(1):128-134
孙中山的铁路规划思想包括他对中国铁路系统的宏观规划原则、具体线路规划原则和规划实施原则的思考,显示出一定的层次性.其中,"尤当先以沟通极不交通之干路为重要"的线路规划原则,是其铁路规划思想的核心,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颇为自得的"铁路经济之新原则".其铁路规划理论原则的理想性与规划实施原则的务实性,反映了中国近代铁路建设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9.
地价税制度被孙中山构想为解决近代中国土地问题的制度安排。于是,民国时期地价税制度得到深入的研究,国民政府开始自上而下威权式地推进地价税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地价税法律体系,并在上海等地区开展了地价税征收实践。然而,地价税制度没有能够完成孙中山设定的改革使命。除了竞争性制度安排、技术障碍、国民政府与土地所有者关系、不稳定的社会环境外,孙中山设定地价税职能也存在空想的成分,扭曲了土地升值再分配机制的制度职能。从涨价归公思想到地价税实践展现了一个完整的经济思想制度化历程,窥探近代中国制度变迁障碍与挑战。近代地价税制度变革值得当前房产税制度改革借鉴。  相似文献   

10.
段云章 《学术研究》2000,1(1):75-83
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近代化进程中,常常出现“落后优势论”、“超越论”和“非资本主义发展前途”的各种构想,这是奔腾于世的民族主义、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三股进步潮流交汇的产物。它对这些国家的近代化进程有过较大影响,并赋予其近代化道路以令人瞩目的新特色。在这当中,孙中山在这方面的构想,很值得我们认真探究和品味。  相似文献   

11.
从政党政治到以党建国:孙中山政党观变化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默海 《兰州学刊》2007,6(8):131-134
民国建元之初,孙中山信奉自由主义政治,主张在宪政框架下开展政党政治活动.后来,孙中山放弃了自由主义的政党政治观念,主张"以党建国"或者"以党治国".孙中山政党观念转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的原因在于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的主要任务决定了这个时期中国不宜开展政党政治活动;直接的原因是民元之初的议会政党政治试验的失败使孙中山对自由主义政治产生的怀疑;而苏俄的影响则是孙中山政党观念变化的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   

12.
谢本书 《学术探索》2001,3(1):54-57
孙中山一生的理论著述可分为三个时期,《建国方略》(含《实业计划》)是其第二个时期的代表作.《实业计划》提出了建设近代中国的宏伟蓝图.发展交通运输是这个蓝图的核心部分,铁路建设是其重中之重.城市近代化的设想是这个蓝图的一个重要内容.全面发展,让人民享受近代文明之乐.对外开放是实施《实业计划》的重要条件.孙中山的《实业计划》试图为改变中国的社会面貌作重大贡献.然而,它最终却只停留在强国富民的美好愿望上,作为历史经验值得思索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革命的先驱 ,他以毕生的精力寻求救国富民的道路。孙中山先生一贯重视报刊宣传工作 ,并将报刊宣传与资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密切结合起来 ,身体力行、努力实践 ,不仅使报刊宣传有益于革命和建设的成功 ,而且也在实践中形成了以他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新闻思想 ,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孙中山的报刊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894年前是他从事报刊工作的早期 ,这一时期的报刊活动以在各报刊上撰发论文宣传改良思想为主。1894年到 1911年是孙中山报刊活动的第二阶段 ,这一阶段是先生…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的《实业计划》 ,是以国家工业化为中心 ,使国民经济全面赶上欧美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之设想 ,它充分体现了孙中山力图使中国尽早摆脱贫困落后的宏大理想和全国人民要求国家繁荣富强的殷切愿望。本文展示了孙中山精心绘制的振兴中华、振兴实业 ,建设近代国家工业化经济 ,使中国早日成为一个繁荣昌盛国强民富之国的宏伟蓝图 ,特别对孙中山开发中国大西北的设想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孙中山的开拓大西北思想对于当前西部大开发事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 段云章、丘捷两位同志的新作——《孙中山和中国近代军阀》的付梓,无疑是深化和拓展孙中山研究的重要实绩.近十年来,孙中山研究有着重大的进展,专著、论文和资料汇编不断出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气象.但是,决不能认为这项研究任务业已基本完成.严格说来,孙中山研究还大有待于拓展和深化.而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军阀,显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迫待深入研究的课题.事实上,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军阀的错综复杂关系,构成他的毕生政治生涯的一个侧面,有着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和邓演达对中国统一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分析了近代中国必须实现统一的原因,并且对中国统一目标及其实现途径也作了一些构想。他们的这些探索对推进目前的中国和平统一进程,颇有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朱从兵 《学术论坛》2002,1(5):102-109
孙中山把铁路建设作为解决民初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的“务本之谈” ,并把铁路建设的成功与否看成是关系到民国生死存亡的前途问题。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是其民生主义思想不可或缺的关键内容 ,铁路建设问题是他在民元试图着力解决的民生主义的中心问题。研究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是深入了解其民生主义思想的钥匙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早期的革命家中,基督教徒已经成为骨干力量,而孙中山则始终是个忠实的基督教徒;作为革命民主主义的政治家,基督教的宗教意识,是他们进行革命的肯定性精神力量;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中国传统思想与近代西方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它的重要基础则是孙中山所吸收的基督教文化;在总结中国近代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鉴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发展中的有价值成果,形成了辛亥革命时期文明的宗教政策,即政教分离的政策,这本身也反映出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民主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经济发展战略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经济发展战略的再认识郭灿在内忧外患的近代中国,救亡与革命似乎总是高于经济建设。而在众多的孙中山研究论著中,作为政治家革命家的孙中山总是倍受重视,而孙中山的《实业计划》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作为近代中国第一个关于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战略,虽然没有实施...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和两个文明建设并举的理论安祖朝如何在中国进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把一个封建闭塞、贫穷落后的中国建设成繁荣、昌盛文明的强国?这是近代中国有识之士探索和实践的一个最重大的课题。那么,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谁最早提出来的?作者在从事孙中山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