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守森 《文史哲》2022,(1):131-144+168
作为人类的故乡,乡村,不只是地域空间,也是文化空间,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重要发源地。乡村美学,理应成为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在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乡村生活环境中,在乡下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器具制作、人性人情、民风民俗、民间艺术,以及相关的文献、典籍、诗词歌赋中,蕴藏着既不同于外国乡村,也不同于现代城市的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审美文化资源,亦深隐着民族乃至人类共通性的审美心理生成的奥秘。将中国乡村美学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加强对中国乡村审美人格、审美观念、审美创造、审美环境、审美价值等方面的研究,既有助于为民族振兴探寻文化之根,亦可为中国当代新农村建设与城市社区建设提供审美维度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关于《美学》的答辩——与张法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法先生与我的分歧,首先就体现在关于美的本质问题上.第一,我认为实体性的美的本质并不存在,美的本质问题应该转换为审美的本质问题;而张法认为美的本质是存在的,他的美学研究是从美的本质问题出发的;第二,我认为审美的本质问题可以言说,而张法认为美的本质不可以言说.在审美超越性问题上,我认为审美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方式和体验方式,因此"美"不在现实领域,而在超越现实的领域.而在张法看来,只有现实的才是真实的,而超越现实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不真实的.张法批评我的美学体系"无学","无史"、是"后现代间性拼贴",主要是因为我的美学的哲学基础不符合他的观念.而我的美学体系,综合了现代哲学、美学以及其他人文学科的成果,并且进行了独立的创造.至于它是否合理、是否有价值,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3.
在布迪厄对康德美学进行猛烈批判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质疑美学这一术语的合法性:巴迪欧提出反美学,舍费尔采用分析美学,利奥塔重谈崇高,他们都对美学这一陈旧的名号展开攻击,因为美学话语似乎要取代艺术品的地位。但是,实际上,对美学的不满在其诞生之初就已然出现。美学也并非如某些学者所言,要对艺术品取而代之,相反,正是因为美学的存在,艺术方能被识别。历史上识别艺术的体制共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影像的伦理体制,第二种是艺术的再现体制,第三种是艺术的审美体制。美学的出现正是一种新的艺术识别体制的诞生,其重要意义在于打破再现体制的艺术对社会等级秩序的依赖,从而为更为平等的艺术形式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美学原理写作的演变历程是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生态美学和文化美学思潮.美学30年来的发展是一个在哲学思潮、文化背景和政治气候下被影响的历史.美学的发展应该走向自身问题的解决,即寻找一种美学原理的经典讲述方式.  相似文献   

5.
鲁涛 《云梦学刊》2010,31(3):28-28
《美学原理》(叶朗著)2009年4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继承北京大学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的美学传统,立足于中国文化,以“意象”和“体验”为核心,系统讲述了审美活动、审美领域、审美范畴和审美人生等方面的问题,最后归结为提升人生境界。本书内容丰富、新鲜、生动,文字明白通畅,插图优美。  相似文献   

6.
从1991年11月陈平原先生主编的《学人》第一辑“学术史笔谈”栏目发表第一批有关学术史与学术规范的文章开始,我国的学术规范建设已经走过了十几年风雨路。  相似文献   

7.
对于《文心雕龙·知音》篇的理论性质的界定,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观点,有认为是批评论,有认为是鉴赏论,也有认为是批评鉴赏论。然而,当借鉴西方的接受美学的理论来反观这一篇的时候,会发现其中所蕴含的丰富而有价值的接受美学的理论,同时,刘勰也提出了许多有独创性的不同于西方理论的接受美学的观点。本文通过对《知音》篇的理论内涵的描述和分析,从以下五个方面:审美接受主体的条件、审美接受主体的趣味差异、审美接受的本性和方法、审美接受与审美创作的互动性、审美接受的价值,展示了中国古代的接受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8.
叶朗 《云梦学刊》2010,31(4):F0003-F0003
一、这是一一本系统讲述美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读本。这个读本主要面向大学生,同时也面向各行各业对美学有兴趣的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语境下,作为中国美学之独特形态的意境美学,与西方晚近兴起的气氛美学之间存在颇多可比照阐发、交流互鉴之处。在主客关系上,意境美学与气氛美学都打破了传统美学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分别以“心-物”模式和“身-物”模式致力于审美主体与对象之间的间性关系的建构;不过意境美学融入与运用了综合的审美心理机能,侧重审美活动中精神性体验,将气氛美学中建立在感知学之上的“自然之物”进行了抬升和跨越,故作为意境美学基本单位的意象可以视为气氛之物的形而上之维。正是由于以上关联之处,一方面通感联觉是两种美学重要的审美生理-心理基础之一,另一方面作为审美范畴的“意境”和“气氛”都处于不断生成的状态之中,因而审美主体获得的美感体验都是历时性的情感体验,是一种“绵延”的美感。同时,意境美学和气氛美学都是在空间中进行审美,共同关注意境与气氛所营造的“虚实空间”。不仅如此,在情景创设、情调营造等方面,意境美学与气氛美学又可落实为一种共通的审美创造方案。基于以上事实,在意境美学与气氛美学之间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对话,既可为中西美学在交流互鉴中实现创新融合提供案例,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中国古典美学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生态美学建立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底色的水文化的根基之上,而与植根于盐文化的西方传统美学有很大的不同,表现为一种植根于水文化而极富水的意蕴的生命活动论生态美学形态,并由此构成其独有的原生性特质。这种特质在中国独具特色的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建筑与山水园林等山水艺术中得以具体体现,呈现出特有的生态智慧与美学魅力,这为中国美学的建设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传统资源。我们不能割裂传统而一味地盲目追随西方话语,否则就会造成话语建构中的根性失落与根基错位,而应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实需要出发,加强本土理论资源与文化传统的深入开掘,使植根于中国水文化传统而富有原生性特质的生命活动论生态美学,在当前生态文明的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周来祥美学思想在90年代出现的转变以及这一转变的理论意义,指出这一转变的背景,是带有浓重黑格尔色彩的周来祥美学内在的两个根本缺陷--由黑格尔过于浓厚的目的论色彩和它回归式的封闭性.90年代周来祥美学的自我超越正是从这两个基本点出发的,从美学层面上思考与把握现代社会与历史,则成为和谐论美学解决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尖锐矛盾的契机,最终导致周来祥美学思想开始了从"体系时期"到"后体系时期"的超越.  相似文献   

12.
柏拉图的美学把“美”作为一个外在于现实生活的独立世界,作为一个客观的认知对象来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审视,是研究“美本身”的知识美学。用知识逻辑要求审美逻辑,这种错位使柏拉图的美的世界与生活的世界处于尖锐的矛盾和冲突之中。而孔子的美学则并不去分析美的本质,他只是讲人应该怎样做才是美的。在孔子那里,美不是一个可以分析的知识对象,而是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使孔子美学具有浓厚的现世情怀和生命意蕴。  相似文献   

13.
从现代学科的意义上说,美学是援西入中的产物。西方经典美学的认识论方法、思辨性特征、科学化形态对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与学科建构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对西方美学盲目崇信、简单照搬、生硬套用的现象也长期存在,使得中国美学严重缺失自身的原创和面向现实生活的活力与热度。事实上,中国美学有着自己深厚的人生论传统,它扎根于中国哲学的人生情怀和中华文化的诗性情韵,自老孔庄等先哲发绪,经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美学之理论自觉,初步建构起以审美艺术人生动态统一的大审美观、真善美张力贯通的美情观、物我有无出入诗性交融的审美境界观等为主要标志的中国式美学话语和审美精神,突出了审美活动的美育功能和人文向度,并在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中有所承化。人生论美学的民族传统,有别于西方经典美学的学理特质,是中国美学最具特色和价值的部分之一。对于这一宝贵资源,今天我们应在中西古今融汇的广阔视野中予以发掘传承、弘扬推进,推动当下中国美学的理论原创与学派建设,形成与西方美学的深度对话,引领当代审美与艺术实践的发展,引领国人生活实践和生命境界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实践美学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哲学,逻辑起点是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概念。当前实践美学研究的不足是停留在一般的、宏观的、社会学的层面而未能进入特殊的、微观的、心理学的层面,所以尚有待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强调审美对于现世人生的意义,重申美学对于当今人的生存状况与心灵世界的深切关注,倡导美对人类灵魂与道德人格建构方面的积极作用,探索美学研究与人生论的整合,才是丰富和发展实践美学的最终落脚点,才是美学研究的原点。  相似文献   

15.
王玫  王炎琪 《船山学刊》2008,(3):157-158
嵇康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的一位划时代的人物。他在中国音乐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声无哀乐论》反映了音乐本质、审美感受和社会功能观,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历史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16.
王建平 《云梦学刊》2000,(5):108-108
徐厚道教授的新著《心理与教理导论》一书,从科学高效地推进“素质教育”美好愿望出发,以新的理论视角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去诠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全面地阐述了作为基础素质的“心理素质”在培养青少年全面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他强调指出:“在具有复杂结构的人的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是一种基础素质,是其他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内因。而心理素质本身的塑造和优化,又是系统地、科学地施教的结果。”从而进一步地提出了“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教育”。体现了本书较强的现实性。这是对以往“普通心理学”体系内容,在时代…  相似文献   

17.
周来祥“和谐论”的美学思想体系 ,是用马克思的“唯物论”来改造黑格尔之“理念论”的结果。但是 ,由于他没有彻底冲出黑格尔体系哲学的精神误区 ,使其不可能将唯物论和辩证法贯彻到底 ,而依然坚持了一条将历史逻辑化 ,将逻辑本体化的研究理路。对此 ,我们可以得出的经验和教训是 :作为理性观念的完整表达 ,“体系”的建构倘若不是开放的而是封闭的、不是有限的而是无限的、不是多元的而是一元的 ,那么这一建构便难免会陷入“独断论”的精神误区。这种由黑格尔哲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值得引起当今学术界的广泛注意。  相似文献   

18.
19.
维特根斯坦对20世纪西方美学的主要贡献在于:通过对传统美学的语言清洗,促成着西方现代美学的语言学转向;提供了一种具有文化相对主义的思维范式,从而给西方现代美学以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作为大学的法学教师,法理学教材的使用一直是个让人烦恼的问题。并不是因为没有可用的教材,而是国内的法理学教材都千篇一律,难以找到让自己满意的教材。中国目前出版的法理学教材有数十个版本,很多法学院都组织教师自己编写教材,著名学者编写的法理学教材更是一版接一版。但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