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秦汉时期,由于国家的统一,传统农业经济和科技得以迅速发展。加之交通网络的形成和秦汉王朝对岭南地区的移民和开发,中原王朝农业科技文化对外交流逐渐兴盛。这一时期作为古老农业大国的中国和印度在作物品种、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以及工艺制品等农业科技文化领域有着广泛的交流。两国之间的这种交流是两个对等主体的不同文化类型的相互渗透,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在两国间产生了积极的回应,丰富了各自的农业文化体系;同时,也奠定了历史时期两国之间频繁交流的基本内容和模式。  相似文献   

2.
引入社会资本理论,分析社会网络在农业技术扩散中的具体作用,并以石门县"密改稀"技术为例,阐述其扩散的路径及方式,为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农业技术推广改革提供一些借鉴。通过分析农业技术扩散中各参与主体的分布规律以及社会资本对农业技术扩散路径的影响得出:农业技术扩散主体主要由农业科技研发者、农业科技传递者、农业科技接纳者、政策制定者、环境要素五部分组成;农业技术扩散中各主体在纵向上呈"金字塔"型分层,各层次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利于新技术的传入;在横向上呈"同心圆"状分布,各区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利于新技术的传染。最后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提出促进农业技术扩散的相应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陕西自古就是我国北方农业发展的重要区域,因受历史、文化、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保存了众多具有多样性、典型性、稀缺性、延续性特点的农业文化遗产和悠久的农业历史文化。在现代化背景下,传统农业正逐渐被现代农业取代,许多珍贵的技艺、经验面临逐渐失传、消失的困境,传统农业智慧的保护传承岌岌可危。农业文化遗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目前,陕西已有四处农业文化遗产入选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其中一项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通过对陕西四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资源特性、保护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从构建陕西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系、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发掘遗产地资源、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大社区参与及科技投入等几方面对陕西农业文化遗产未来的保护和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陕西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活化及区域发展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4.
借鉴埃及经验 发展四川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发展农业科技推动四川农业强省建设问题,通过收集与查阅相关资料、深入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实地调查,与埃及科技人员、农场管理者及农民广泛接触等方式方法,了解埃及的农业发展经验。讨论了埃及的农业发展存在着人地矛盾突出、政府鼓励开荒扩耕及水资源匮乏的特点,介绍了埃及农业科技研究的机构及现状,分析了埃及农业科技在体系建设、成果转化、节水政策和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四川在新农村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应当着重建立相应的法规与行业标准,发展综合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及加强与埃及的交流合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政治为轴心的伦理型文化。本文试就传统伦理的若干特点谈谈浅见。 一 所谓中国传统伦理,是指中国历史上以农业经济为主干的经济结构为基础,以血缘宗法制度——家族本位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礼治秩序为核心的道德文化系统。它不仅绵延于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而且活生生地体现在传统与现实的道德生活中,成为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内脉。 以农为本的经济模式,决定了传统伦理是以土地为基础的人生方式。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传统伦理以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为基础。在个体农业经济的土壤中孕育成长。为了在土地上发展农业生产,除了处理人  相似文献   

6.
中华文化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锋与碰撞、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也是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彼此交流、吸收与融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传统农业文明接受现代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先进文化基因,吸纳、接受各种外来先进文化,促使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创新.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全面深刻转型过程中,逐步实现中华文化的全面现代文化.其基本运行逻辑就是以高度文化自觉推进文化创新,提高民族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中华文化真正自强,为人类创造更多优秀文明成果,引领人类文明发展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西两种旨趣迥异的文化传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数学思想.社会科技的变迁、数学科学的发展、教育理论的演变及国际文化的交流是影响中西数学教育思想变迁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8.
儒家道德文化,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承途径和方式,主要是通过政治权力、民族间的交流及交往、学校教育、家庭及村寨组织、宗教、大众媒介及文学作品、乡规民约及谚语等七种不同的方式,使儒家道德文化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广泛地传承和传播。至今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还保留着儒家道德文化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农业基本是在天、地、人之间的自然循环中展开的,因此,建立在这种生产方式基础上的中国传统农业文化必然具有原始生态性特征,其中蕴含着系统的生态哲学观、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生态科技观、生态美学观等生态文化意蕴和取向。这些生态观念为当代生态文化的建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想雏形和理论参照,当代生态文化是对传统农业文化中生态思想的扬弃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
传统村落是认识和传承中华农业文明的根基,其健康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文章引入农业遗产的研究视角和分类标准,结合中国传统村落的特征和认定标准,将传统村落划分为五个类别:传统建筑型、农业景观型、农业特产型、工商贸易型、民俗文化型。通过对江苏传统村落的调查,总结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与误区,并提出基于村落类型特点和相关政策的发展思路:突出传统风貌,助力传统建筑型和工商贸易型村落发展;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业景观型村落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业特产型村落发展;重塑乡村文化,促进民俗文化型村落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后,两岸文化交流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和重点,人们希望在这方面能有突破性的进展。但由于文化的广泛性,在两岸文化交流中需要把握重点;由于两岸文化交流的指向性,需要明确两岸文化交流的定位和定性;由于两岸文化交流的层次性,需要强化两岸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相似文献   

12.
在古代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中。中韩文化交流占有重要地位。与中日、中越之间的文化交流相比,中韩古代文化交流有着起源早而时间长、范囤广的显著特点。本文试圈通过比较中国与韩图、日本、越南之间的文化交流史,分析和概括中韩古代文化交流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北的森林文化,是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进程中多元文化类型之一。与中原的农耕文化、西北的草原文化相对举,东北的森林文化因东北地区森林莽莽、树海无际的地理区位与地理环境,在地域、语言、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形成了自己独具的地域文化特征。而在这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演进中,从殷商到清末,森林文化又经历了三个千年之变局,即:一是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二是与中原农耕文化、西北草原文化的冲突与交融,三是登上了主导中原政权的历史舞台,与农耕文化、草原文化、高原文化等的碰撞与融合。三个千年变局的实质是由变而合,由合而大,最终统合为大中华文化,“生生不息,骙骙健行”。  相似文献   

14.
50年前的知青“上山下乡”活动是在付出沉重代价的前提下进行的一次试图改变农村面貌,促进城乡文化交融的尝试,是一种主观作用下的文化势差现象,既具有文化势差的交融性,又具有独特的弱效果性。而优势文化代表性的缺失、文化势能定位的倒置以及文化交流环境差等因素是造成这种弱效果性的主要原因。在我国目前农村工作中,应注意克服这几种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5.
文化产品是其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当文化产品的交换价值确切地反映价值和使用价值时,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处于良好状态,反之,便造成文化产品价值的湮没。文化产品价值实现程度的高低取决于文化产品使用者的需求程度,因此,不确定性是文化产品价格的最显著特性。文化产品价格并非由某个因素单独决定,而是由效用、成本、垄断等因素共同作用、综合决定,即成本和效用共同决定文化产品的价格区间,垄断则带来了超出价格区间的特殊价格。  相似文献   

16.
中美文化交流始于美国独立战争时期.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曾对美国的社会变革产生过重要影响.儒家文化在美国的传播一直是中美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途径.现代美国儒家大师讨论儒家文化的历史地位、现代价值、世界意义以及儒学研究发展方向的理论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17.
日本文化的二元特征,在文化模式上,外在开放性与内在封闭性共存;在文化规范上,内聚性和排他性兼有;在文化心态上,自卑感与优越感并存.由于日本的地理生态环境和"边缘地带"文化交流模式,日本人的生存方式与特殊的"文化内旋"形式,形成了日本文化二元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世界文化的全球化,全球文化的商业化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文化大趋势。文化交流在现代传播技术的支持下,不但可以快速交流,还可以轻易地克服诸如政治、经济、宗教和地域等障碍实现更大范围的交流。而文化内容的去严肃性、通俗化、时尚性又加速了文化的全球化交流。全球化文化传播和交流无疑伴随着无尽的商业利益,与此同时,当然也隐藏着阴谋、掠夺、强权和垄断等有害因素。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文化的商业化,特别是全球范围内的文化商业化潮流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和危害,以及人类文化交流所面临的困境等均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目前文化的"球土化"发展态势中,由于民俗文化出现的结构性失调和政府政策的规定性支配,民俗文化的保护不仅面临国际强势文化空前渗透,同时在本土市场利益刺激和地方政府形象塑造的双重驱动下快速"碎片化",文化符号的交流日益蜕变为简单的货币化的商品输出。本文通过对"庆阳香包"这一民俗文化发展现状与前景的个案调查,分析了庆阳香包承载的民族文化内涵,以及在市场化、产业化开发过程中民俗文化面临的窘境,从更广阔的意义上思考"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内陆地区民族文化的维系、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传播与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承的良好载体。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地市党报可以充分发挥其在地域文化传播与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在地域文化发展中构筑地域文化认同空间、做好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传递,进而在提高地方党报综合实力的基础上增强其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