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户的抽样调查,2003年有45.8%的农户收入比上年减少,减收的农户比上年减少0.7%,农户减收面比上年缩小0.3个百分点。 一、减收农户人均纯收入下降31.2%。2003年减收户的人均纯收入为2073元,比上年减少940元,下降31.2%。其中,工资性收入人均772元,减少257元,下降25%;农业生产经营收入人均945元,减少431元,下降31.4%;非农业生产经营收入人均242元,减少171元,下降41.4%。 二、减收农户主要是上年的中高收入户。按上年人均纯收入五等份分组,2003年减收的农户有11.2%是上年的低收入组农户,17.4%是上年的中低收入组农户,20.4%是上年的中等收入组农户,23.7%是上年的中高收入组农户,27.3%是上年的高收入组农户。  相似文献   

2.
据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 市 6.7万个农户的抽样调查, 2001年第一季度农村居民现金收入(不含储蓄借贷收入,下同)人均为636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34元,增长 5.6%,考虑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4.8%,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了近3个百分点,呈明显的回升态势。 一、农产品出售价格止跌回稳对支持农业现全收入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季度人均农业现金收入为22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6元,实际增长 2%。其中,种植业现金收入为115元,比上年减少了2.4%,主要是因为粮食出售量下降和蔬菜出售价格大幅度回…  相似文献   

3.
根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 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上半年,农民的现金收入人均为106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50元,实际增长4.2%。主要特点是: 一、出售农产品收入恢复性增长。上半年,农民出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人均为431.5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16.3元,增长3.9%。其中:出售种植业产品收入人均为21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4.9元,增长 2.3%;出售牧业产品收入人均为 183.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11.7元,增长 6.8%。 二、家庭经营二、三产业平稳发 展。上半年,农民家庭经营二、 三产业…  相似文献   

4.
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连年下滑:199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速度是4.6%,比上年下降了4.4个百分点,1998年增长速度回落到4.3%,1999年进一步回落到3.8%。2000年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只增长了1.8%,如果没有特殊政策出台,预计全年增长速度可能继续低于上年。农民收入增长持续走低,抑制了农村消费,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何促使农民收入增长止跌回升?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一、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连年下降的原因 从农民收入的几大来源看,…  相似文献   

5.
2001年上半年我国农民的现金收入 人均为106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50元,实际增长4.2%,增速回升2.4个百分点。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得以恢复性增长,主要得益于农民出售农产品的价格回升和外出务工人数增加。 一、家庭经营收入增长3.9% 上半年,农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人均为 612.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23元,增长3.9%。家庭经营现金收入增长,主要是由于出售农产品收入的恢复性增长和家庭经营二三产业继续平稳发展所致。 (一)出售农产品收入恢复性增长。上半年,农民出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人均为431.5元…  相似文献   

6.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936元,比上年增加314元,增长12%,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6.8%,创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速。主要情况是: 一、农业生产经营收入是农民增收的最大来源。2004年农民家庭生产经营纯收入人均1746元,比上年增长13.3%,增速是上年的4倍。家庭生产经营收入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第一产业生产经营纯收入大量增加。其中,农民家庭从事第一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1398元,比上年增长17%;从事二三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348元,比上年增长0.6%。  相似文献   

7.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9元,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4.8%。 一、农民收入增长主要靠外出务工。2002年,农民务工得到的收入人均为438.2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5.6元,增长11.6%,务工收入增加对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41.8%。务工收入增加主要是由于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人数增加。2002年,外出打工时间半年以上的劳动力比上年增加12.2%,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达12.3%。  相似文献   

8.
据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 市)6.7万个农村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2000年农村居民全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70元,比上年实际增长5%。初步扭转前两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绝对下降的不利局面,显示出恢复性增长趋势。 一、2000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特点 1、食品消费支出下降,但质量改善。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支出 820元,比上年下降7元,下降1.0%,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下降为50.l%,是改革以来的最低点,也是农村居民总体生活消费质量逐步提高的重要标志。 尽…  相似文献   

9.
2003年农民税费负担下降14.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3年农民人均税费负担为67.3元,比上年减少11.4元,减少14.5%。税费负担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2.6%,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 一、各种收费大量减少。2003年,农民人均缴税55.3元,比上年增加1.5元,增长2.8%。其中,农业税人均为51.8元,比上年增加1.6元,增长3.2%;二、三产业经营税人均为3.5元,减少0.1元,减少3.9%。缴纳各种收费人均12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3元,减少51.7%。  相似文献   

10.
一、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根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7万个农户的抽样调查,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62元,比上年增加72元,增长34%,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43%,略低于上年46%的增长速度。其中:工资性和经营性收入为2...  相似文献   

11.
2002年农民税费负担显著下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2年农民税费负担人均为78.7元,此上年减少12.5元,减少13.7%,对2002年农民收入增长的直接贡献率为0.5个百分点。税费负担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3.2%,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这是“九五”以来农民税费负担占收入此重最低、减幅最大的一年。  相似文献   

12.
1999年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执行的第六年 ,据全国农村贫困监测的调查结果显示 :5 92个国定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 ,1 999年达到 1 34 7元 ,这一水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6 0 9% ,其中现金纯收入 839元 ,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5 4 6 % ;生产经营性支出在上年下降 4 6 %的基础上继续下降 ,降幅达 5 8% ;一、国定贫困县农民收入特点1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趋缓。1 999年 ,国定贫困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1 34 7元 ,仅比上年增加 2 9 3元 ,增长 2 2 % ,增幅比上年下降 4 3个百分点 ,扣除物价因素 ,比上年实际增长3 8%。2 工资性收入…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比上年增加314元,实际增长6.8%,是1997年以来收入增加最多和增长最快的一年。农业收入大量增加、外出务工收入稳定增长、政策性转移收入增加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4.
据全国 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不包括西藏)846个调查县、3900多个调查乡(镇)、7700多个调查村和68000多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0年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6696亿元,较上年增长 9.4%。其中,农村非农户投资完成额达3792亿元,较上年增长13%;农户投资完成额达2904亿元,较上年增长4%。 1、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变化较大。2000年农村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占农村固定资产总投资的57%,比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农户固定资产投资占农村固定资产总投资的43%。 2、东、中、…  相似文献   

15.
对农民收入提高应有正确评价●辛萱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抽样调查表明,199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26元,比上年增加348元,增长2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纯收入增长9%,增长速度创“八五”以来的最高纪录。1996年,农村居民收入形势比预料...  相似文献   

16.
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7万 个农户的抽样调查,2000年末农户人均存粮493公斤(原粮),比上年同期减少112公斤,下降18.5%。 一、农户存粮数量普遍减少 除北京、重庆两个直辖市以外,其余地区农户存粮数量都比上年同期减少。农户存粮数量普遍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生产量下降,2000年粮食生产量人均约500公斤,比上年同期下降 50公斤;二是出售量增加,2000年农户出售粮食人均264.8公斤,比上年同期增加21.5公斤,增长8.8%;三是受畜牧业生产形势好转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农户的饲…  相似文献   

17.
2006年,江苏省常州市春江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拓创新,务实工作,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5.49亿元,比上年增长33.9%;完成财政收入4.87亿元,比上年增长31.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19亿元,比上年增长3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435元,比上年增长12%,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8.
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农民增收环境和途径发生了变化,收入增长出现了新的特点。从总量上看,农民收入增速放缓,1997~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实际增长速度分别为4.6%、4.3%、3.8%和2.1%,增速连续四年下降。2001年农民收入虽出现恢复性增长,人均纯收入达2366元,比上年增长4.2%,但基础并不牢固。从结构上看,来自于农业的收入比重从  相似文献   

19.
"劳务经济"——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受农产品价格下跌的影响,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于农业的收入出现了负增长,但由于工资性收入的持续增长,使得农民人均纯收入不降反增,尽管增速不尽人意。1999-2000年,农业纯收入下降了131.6元,而同期,农民工资性收入则增加了187.7元。从工资性收入的来源渠道看,农民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从非企业组织得到和其它来源得到的收入都在增长,但增加较为明显的是农民外出务工得到的收入。2000年,农民外出打工得到的收入人均达到240.3元,占人均纯收入的10.7%。2001年上半年,农民外出打工得到的收入人均为111元,同比增长9.4%…  相似文献   

20.
一、收入增长为农村居民从温饱向小康生活的跨越奠定了基础。 “九五”时期,随着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点的不断拓宽,农村居民收入得以持续稳定增长,为农村居民从温饱向小康生活的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对全国对个省(区、市)6.7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 1995~ 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578元增加到2253元,增长42.8%;年平均递增7.4%;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实际增长4.7%。“九五”时期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呈现如下特点: (一)收入结构变化,基本形成了多元化增长格局。“九五”期间,农村居民收入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