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验好莱坞     
好莱坞位于加利福尼亚州西南部的美国第二大城市洛杉矶市的西北部,是世界著名的电影城市。如今,好莱坞的电影制片厂已不局限在好莱坞一隅,它与其周边的伯班克等市共同构成了美国影视工业区。  相似文献   

2.
乔治.卢卡斯是在经典好莱坞衰败之际、伴随着新好莱坞运动而出现的“好莱坞小子”创作群体的代表人物。电影体制在既为创作者限定规范的同时也提供了支撑和保障。卢卡斯的成长过程,伴随着新好莱坞体制的逐步确立,也是从体制的颠覆、反抗者成为同盟共生者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好莱坞对中国的偏见式描述可以追溯到很多年前。它们是复杂历史文化过程的汇聚,并体现在美国电影最早表现中国人方面。很多年来,好莱坞对种族偏见的依赖曾激怒了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这一点在当前时代依然如此。  相似文献   

4.
《夺面双雄》是香港著名导演吴宇森进军好莱坞的精心之作,此片公映后在影评界及票房均获成功,为吴宇森的好莱坞三部曲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而吴宇森本人则把此归功于找到了适当的拍摄方法。 这种拍摄方法的妙处,其实是好莱坞制度的严密与香港电影的灵活之间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电影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好莱坞商业电影仍旧引领着世界文化的潮流,好莱坞商业电影在绝大多数国家都拥有着相当成熟且稳定的市场。随着好莱坞商业电影继续不断地向全世界迅猛扩张,中国影像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了好莱坞商业大片之中,这些满载着中国元素的好莱坞影片高效地充当着传播中国文化使者。本文从研究好莱坞电影运用中国影像的成功案例出发,以期分析出适合中国电影利用本国影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成功打入好莱坞的“英伦玫瑰”凯特·贝金赛尔虽然早已飘洋过海移居美国,但对于好莱坞只重外表的“潜规则”,贝金赛尔始终难以苟同。近日,贝金赛尔在接受某时尚杂志专访时,直言好莱坞对外貌的过分追求已经到了病态的地步,无论男女星,做整容早就成为稀松平常的谋生手段。  相似文献   

7.
我八九岁时,写了自己的第一首诗。 那时,父亲是好莱坞电影界的巨头,派拉蒙影片公司的头目。母亲参加了各种知识界组织的活动,帮助将“文化”带入20年代的好莱坞。  相似文献   

8.
正让中国电影像好莱坞电影一样走向世界国际化,一直是中国麒麟影业掌舵人庞洪的梦想。他知道这条路很艰难,但他还是一步步走了下去。庞洪明白,单靠麒麟影业单打独斗,是无法实现梦想的。他想到了"借船出海"。那么,借什么船呢?他瞄上了好莱坞……让"中国资本""打"头炮"庞洪掌舵的麒麟影业,曾经打破国产电影票房纪录。敢为人先的国际化之路为庞洪带来了足够多的赞誉,也制造了更多的非议。但麒麟影业在海外的专业性以及对影片品质的追求,还是吸引了好莱坞的  相似文献   

9.
从“荷莱坞”、“荷来胡特”、“花坞”到“好莱坞”,中国人心目中的Hollywood逐渐演变成美国电影的代名词和一个流光溢彩的梦幻天堂。好莱坞的中国影迷,在物质迷恋和感官慰藉的层面上走近好莱坞。但在1949年以前,中国电影仍然企图通过各种途径,向好莱坞学习并寻求与好莱坞之间的对话与合作,进而试图在中国境内建立另外一个“好莱坞”,最终实现中国的好莱坞梦想。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与前瞻:连接中国与好莱坞的影像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站在时间链条上就中美电影作了历史性的回顾。20世纪上半叶,美国电影在中国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中国电影业与电影观众产生了深刻影响。而后好莱坞电影也在消费作为东方奇观的中国武侠电影和香港功夫片的同时发生嬗变,并继续创造着影响世界电影的好莱坞标准。新的历史条件下,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人重审好莱坞,为中国电影的出路寻求策略。  相似文献   

11.
日常生活方式:娱乐艺术及其文化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娱乐媒体十分发达的今天,好莱坞电影娱乐艺术何以就构成了异域大众的生活方式并最终成为他们文化价值取向系统中重要的选择内容?当人们说中国的电影不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里,好莱坞的电影在全世界人的生活方式里的时候,我们怎么去面对自身的困境并有效转化它者的经验?诸如此类的问题表明,我们首先必须跳出好莱坞娱乐艺术的叙事形式辨析抑或好莱坞称霸全球的意识形态动机和文化野心批判,在生活方式、娱乐艺术和文化道路的复杂缠绕中寻找一个更为广阔的阐释背景,依托这个背景,我们也许能够对好莱坞电影的娱乐力量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文化整体视野,并从这个视野出发全面透析好莱坞娱乐艺术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主旋律电影与好莱坞电影被认为分属两个完全不同的畛域,不具可比性. 在追踪历史、考量现实后,对此进行否定. 在此基础上,从意识形态表达的显隐、题材类型的多样、主创人员创作环境的自由与否等方面比较两者的异同,指出好莱坞电影对中国主旋律电影来说确实是一个可资借鉴的对象,中国主旋律电影在与好莱坞电影的持续碰撞中,在坚持固有特色的基础上,也在逐渐吸纳好莱坞的某些精华,从而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与作文》2007,(5):16-23
在《埃及艳后》漫长的拍摄结束之后,费雯丽把自己的下一步计划又选定在英国的戏剧舞台上,这使得大卫·奥·塞尔兹尼克以起诉施压,强迫她回好莱坞履行她与制片公司的合同,该合同已“搁置”四年多了(由于战争以及她对合同和好莱坞本身的强烈厌恶)。费雯丽打赢了官司,结果,她同其合同脱钩了。如今她终于摆脱了包袱,不再是好莱坞体系中的一分子,能够在自己的祖国干事业了。这个决定,不仅妨碍了她后来的电影事业,而且也改变了好莱坞的历史。在1940年的初期,不到30岁的费雯丽本来会另拍四部片子,但这成了永未拍成的遗憾。  相似文献   

14.
好莱坞主要以制片体制、建立企业文化、垂直整合等现代化因素影响了香港电影;而香港电影则以重娱乐、重类型、叙事极致化以及中国武侠精神等本土特色影响了好莱坞电影。香港电影只有立足本土化,继续借鉴好莱坞的全球化和现代代策略,才能走向复兴。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美国电影叙事学家大卫.波德威尔最新的叙事学研究成果———故事与情节的关系为依据,以好莱坞经典类型片《关山飞渡》为文本,从人物、初始情境、因果关系、结构、结尾、时空习惯与风格、剪辑、视点等方面对该文本的叙事因素进行了全方位考察,试图以此来探索古典好莱坞电影的叙事模式,揭开好莱坞电影长盛不衰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6.
如今,好莱坞刮起了一股大明星热衷拍海外广告片的热风。据圈内人士透露,好莱坞众多男女明星诸如施瓦辛格、史泰龙、查里辛、戴米.摩尔、朱迪.福斯特等都已在海外拍了广告片。据称,海外广告片最大的投资者是日本。日本那些大财团在赚钱的同时,已将目光放到了好莱坞那些颇有名气的男女大明星身上。认为由那些受观众青睐的大明星来为日本的产品做广告,不仅可提高产品的知名度,而且还可带来巨大的明星效应。虽然邀请好莱坞大明星拍广告片费用惊人,每天需支付一二百万美金,但与广告带来的巨额销售收入相比还是很划算的。  相似文献   

17.
《克莱默夫妇》——传统家庭观念的回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六七十年代激进的女权运动的影响下,好莱坞电影中女性的再现逐渐由刻板的家庭主妇形象转变为拥有自己事业的独立女性,《克莱姆夫妇》中的乔安娜就是其中之一。然而,好莱坞从来没有做出大胆尝试去挑战作为美国社会中坚的白种中产阶级男性的统治地位。影片凸显了一位完美的单亲父亲形象,而把勇敢地走出“舒适的集中营”的乔安娜推向边缘化的境地。怀着对“理想家庭”的怀旧情绪,本片演绎了催人泪下的父子深情。充斥于好莱坞影片的这种怀旧情绪会影响人们的家庭观念,使其滞后于不断变迁的社会景象。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美国《好莱坞报道》杂志向125名片商作调查,对活跃在电影界的男女演员的片酬、全球市场能力、影迷对他们的喜爱程度、享有版权的多少等多方面作了打分,得分最高的10人被定为好莱坞“最靛赚钱的明星”。在这十位演员中,只有一位是女演员,她就是素有“凤凰女”之称的朱莉娅·罗伯兹。  相似文献   

19.
说话算数     
好莱坞作品经常把拉美人民描绘成罪犯、毒贩,这是文化帝国主义。—作为南美的“反美先锋”,查韦斯准备与美国一争高下,打造“南美好莱坞”。  相似文献   

20.
星丑重扬     
《娱乐周刊》评选出25年以来好莱坞25个最大的丑闻,杰克逊兄妹双双进入前5名好莱坞乃是非之地,为各类闲人提供茶余饭后的谈资,好莱坞明星一出丑,全世界都会跟着,媒体口沫横飞的传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名鼎鼎的《娱乐周刊》素以绯闻制造者著称,他们甚至不惜炒冷饭博得眼球。最近一期的《娱乐周刊》评选出25年以来好莱坞25个最大的丑闻,引起舆论的一片哗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