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省第七次党代会鲜明地提出了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宏伟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对司法行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为司法行政工作职能的发挥搭建起了新的平台,提供了难得机遇。为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在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中的法律宣传、法律服务、法律保障作用,我们积极拓展矛盾纠纷调解、法律服务、法制宣传领域,切实加强监狱劳教工作和法制建设工作,下大力狠抓基层基础建设和领导班子、干警队伍建设,创造性地推进司法行政各项工作,为建设沿海强省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与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郭俊峰 《决策探索》2005,(10):19-20
司法行政机关作为政府的组成部门,主要承担着法律服务、法律保障和法制宣传三项职能.与构建和谐社会息息相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咯持与时俱进.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法律服务工作、监狱劳教工作.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等基层基础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原崛起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和坚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是我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的重要使命和职责。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法律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行政与司法合一,忽视程序正义。本文探讨晚清预备立宪过程中的司法独立问题,改变了以往中国历史上一直实行的地方官员兼任司法审判的做法,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成为中国司法体制变革的开端。自清政府下诏预备仿行宪政后,在各项准备措施当中,进行司法改革便是其中的一项重大举措。司法改革是清政府整个法制改革的一部分,也成为法律近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以清末司法改革为视角,结合官制改革的一些具体步骤,浅析清末司法改革的背景、指出司法改革具体实施的内容及其对本次司法改革。  相似文献   

4.
抽象行政行为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因之而起的法律争议也层出不穷,但由于受目前我国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的局限,此类争议的尚无法进入司法诉讼程序,以致于行政相对人的正当权益难以获得有效救济。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是国内外经济和法律环境发展变化所提出的紧迫要求。  相似文献   

5.
因不动产登记行为涉及民事与行政两方面的实体法律,登记机关因登记错误所承担的赔偿责任的性质、归责原则问题一直是学界有争议的问题,司法实践中如何协调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也做法不一。本文认为,登记机关承担的是行政赔偿责任,在归责原则上应视审查方式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归责原则,并对司法求偿程序的安排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土地和房屋为对象的行政征收,涉及的利益主体多元,导致的利益冲突激烈,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从法律规定来看,法院在处理行政征收纠纷中具有三项职能,即纠纷解决、权利救济和公权制约。但现实中,司法权力相对弱小,地方政府往往把法院看作一个职能部门,但宪法和法律又赋予法院主持正义、中立裁判的职责。于是,在行政征收中,法院身处尴尬境地。为此,需要对法院职能重新检视与定位,应该强化法院司法本位职能的第一性作用,调整越位的国家治理职能,分层次定位法院在处理行政征收纠纷中的职能,即第一层次为纠纷解决,第二层次为权利救济、公权制约,第三层次为保障政策实施、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7.
《决策》2012,(4):15
"十一五"期间,全省司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为维护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其成效主要体现现在以下方面:法治建设深入推进;维护稳定效果明显;服务群众成效显著;体制机制形成特色;基础建设实现跨越;队伍素质全面提升. "十二五"时期,安徽司法行政系统将以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法治安徽建设为目标,以强化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提升法律宣传、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水平为重点,以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基层基础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为保障,使安徽成为全国最和谐稳定的省份之一.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相似文献   

8.
社论社评     
正2014年3月20日《用法治方式化解信访难题》评论员文章人民日报归根结底,包括破产机制在内,监管层应该在竞争环境上保障大小银行的公平性,在防风险守法律底线基石上,保证银行在各自特色领域司法的公信力来自其终局性。因此,《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规定了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处理好"终而不结、无限申诉"难题。这是出于节约司法资源、行政资源和当事人讼累的考虑,并非"甩包袱"。  相似文献   

9.
在建设“平安城口”活动中,城口县司法行政系统担负着法律保障、法律服务、法制宣传、法律援助的重要职能,起着重要的保障和服务作用,2004年我们狠抓了五个方面的工作,收到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相比的特点,来界定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之间的关系,并展望二者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钟慧 《经营管理者》2009,(24):262-262
行政案卷排他规则是一项源自美国程序法并被大多数法治国家采用的行政程序与行政诉讼的基本规则。这一规则在我国行政诉讼相关法律及司法解释中也有体现,但规定时比较散乱、缺乏系统性以致出现一些问题。结合实际需求与国外经验,有必要对我国行政案卷排他规则的适用对象与范围、司法审查中双方当事人举证规则等内容进行完善,以确保行政案卷排他规则实现促进依法行政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专利授权后异议程序,是指在专利权被授予后,应请求人的申请,由国家有权机关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对专利权的效力进行重新认定的行政审查程序。在各个国家的专利法中,关于授权后审查程序的规定都是该国专利保护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9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美国发明法》(《Leahy-Smith America Invents Act》,简称AIA),该法是自1952年美国建立现代专利制度以来对美国专利法律进行的最为重大的改革。AIA共37条,对美国法典第三十五章,也就是美国专利法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改,内容涉及美国专利制度实体、程序、行政以及司法等方面,其中对专利异议程序的革新是本次修改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任曦 《经营管理者》2009,(21):275-275
自新中国第一部《行政诉讼法》生效以来,行政诉讼法对于我国运用司法权来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抽象行政行为未被列入行政诉讼的范畴之内,司法对行政的监督常常显得力不从心。为使抽象行政行为既能发挥有效管理社会的积极作用,又不轻易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对其进行完善的司法审查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目前法律对行政民事交叉案件的审理缺乏明确的规定,进而给司法实践中处理此类问题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本文首先对民事与行政交叉案件的内涵及类型进行分析,进而从行政、民事交又案件的法理基础入手,深入剖析民事案件与行政案件发生交叉的原因.最后分析我国目前对此类案件的分开审理模式存在的缺陷,以及合并审理模式的优越性及可行性,认为我国应采用合并审理的模式,以提高司法效率.  相似文献   

15.
《领导文萃》2014,(16):140-141
这是一个年轻富有朝气的集体,凭着对司法行政的热爱,凭着对法治建设的追求,各项工作充满了生机和活力,造就出一个坚强有力的党总支部。打造出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司法行政队伍。在一张白纸上绘出司法行政快速发展的蓝图。展示出丰泽司法行政与时俱进的风范,为泉州乃至全省司法行政事业的改革发展树起座座丰碑,留下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相似文献   

16.
正行政公开最初起源于西方国家,最开始的含义只是指政府行为的公开,然后才有了更多的含义,例如:法律公开、司法公开、立法公开等。行政公开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从一些政治家和学者自己的理论构想,逐渐发展成为如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设民主政府、阳光政府和法治政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法律制度。这一法律制度不仅可以有效的监督政府的权力及其工作人员,还可以有效的保障公民的合法  相似文献   

17.
对行政检查行政的争议集中在行政检查是一种行政事实行为还是一种行政法律行为。行政检查在我国现实中的存在是兼具行政法律行为和法律事实行为两种性质的,而从法律价值的角度看,将行政检查界定为一种法律事实行为是一种可欲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笔者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分析方法,对我国民事、行政征收法律及司法审判提出了修改设想,也从租赁合同的条款设置角度提出建议,以期更好保障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中承租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9.
张留霞 《决策探索》2009,(24):44-45
公务员惩戒制度,就是指对有过错的公务员的行为予以否定性评价并给予一定的惩罚、申戒,以对其警示的一系列法律规范的总称。综观当代中外公务员的惩戒形式,可以看出主要有两种,即行政惩戒和司法惩戒。行政惩戒是指由主管行政首长对其所属各个职员的过失或枉法失职事实,自行予以相应或应得的处分;  相似文献   

20.
<正> 在法制不断完善的今天,中国老百姓已经敢于拿起法律的武器,为自己的权利而争,敢于和政府官员对薄公堂,讨“说法”,讨公道。近年来“民告官”的行政诉讼案件呈上升之势,说明了法律意识正在深入人心,说明了社会的政治进步、经济进步、司法进步。“民告官”胜诉多 据某法院三年来的统计,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败诉比率高达60%。为什么“官”会败给民呢?一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意识和水平远不适应时代的需要,执法不能依法,因而一旦被诉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