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凌彬 《社区》2012,(7):37-37
我是去年刚从部队转业来到花园社区工作的,由于刚走出军营,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都十分匮乏,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一切对我来说都很茫然,幸好有组织上多次培训和社区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手把手相教,才让我慢慢地融入到工作中。  相似文献   

2.
历琴 《社区》2012,(19):21-21
小杨刚到社区工作时,正好赶上春季入户大清查。我们社区共有居民5000多户,每人都要调查走访500~600户。由于小杨是新人,实际工作经验少.我便安排她和我一起入户,这样我们两入就要走1000多户。晚上是居民在家最多、工作效率最高的时候,所以加班加点走访是在所难免的。  相似文献   

3.
编读往来     
《社区》2010,(36):1-1
我以个人的名义订了全年的《社区》 江苏读者刘佳明: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报刊征订时节,我毫不犹豫地以个人的名义订了全年的《社区》,尽管我们单位已给各科室订了一份。调到街道工作两年了,从到岗第一天我就开始阅读这份杂志。《社区》那一抹清新淡雅、朴实无华,是我的最爱。记得刚到街道工作,接触最多的是社区居民,说实话,之前在机关坐办公室的我,带着满腔的工作热情却不知如何着手,幸好有《社区》作指导。我从《社区》中学会了如何与居民打交道,偷师到许多好的工作经验,当然也有养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夏菲 《社区》2012,(5):36
刚到社区工作时,居委会给我们这一批刚毕业的大学生租了房子,但是没过多久,因房屋拆迁,我们不得不搬进小区内的一个宿舍楼里居住。宿舍楼是一栋旧办公楼,虽然每人一间房,但卫生间在房间外面,进出很不方便。刚搬进宿舍楼,对一切都很陌生,不认识院子里的居民,除了我们这几个年轻人,基本上不跟别人讲话。有天晚上,我吃完饭后,走到小区院子门口,  相似文献   

5.
邓芳 《社区》2012,(3):36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来到小鲍岛社区已经快半年了,从对社区工作的茫然不知,到成长为分管社会救助的专业社工,这个过程中,很多有经验的前辈给了我很多帮助,我也在真诚付出的同时,不断地提高了自身的工作能力。坚持学习,多看,勤问,常思我刚进社区接触的是社会救助类工作,因此,老主任时刻提醒我,在工作中要不断学习社会救助的各种政策,和以此延伸出的方方面面的信息,因为只  相似文献   

6.
杜一贤 《社区》2012,(11):34
2010年7月,我来到了社区工作,刚走出校门的我对社区工作一无所知。可就在刚到社区的第二天,我就赶上了社区要开展消夏文艺演出活动,虽然我有一些这方面的特长,但是在社区中组织居民开展文体活动,我都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在大家的帮助下,我翻档案、找资料、下社区、找居民文艺骨干,晚  相似文献   

7.
刘春侠 《社区》2005,(13):28-28
2005年4月,我进入河北省唐山市河北路办事处南二社区工作。作为来社区工作的第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我听到很多议论。有人说“:这些婆婆妈妈的工作,都是老头老太太干的,年轻的大学生干这个,真是浪费。”但也有人赞成说“:社区干部年轻化、知识化是个趋势,老一代的那种街道工作方式确实应该被淘汰了。”听着人们的议论,我心里对这项工作不免有些轻视,觉得自己干起来应该是不费吹灰之力,可没想到刚上班,我就闹了个笑话。刚到社区上班,一位阿姨要去公证,来社区开证明信。她先从律师处抄了一个样本,还认真地告诉我,只需把里面的人名换上她的家人…  相似文献   

8.
丁书明 《社区》2012,(1):35-35
6年前,北京市大兴区清源街道公开招聘,我以90分的高分,顺利地成为了一名社区专职工作者,从此便和社区工作结下了情缘。刚进社区,主任就安排我负责社区的宣教工作,并告诫我,宣教工作在社区工作中很重要,是正规教育的延伸,居民良好道德观的形成、健康生活的倡导都离不开我们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9.
房群慧 《社区》2009,(10):51-51
2004年底,我离开工作了13年的幼儿园,加入到昆仑路街道汇福社区居委会队伍,到现在,我已在社区工作了4年多。在工作中,我们每天都要接触不同的人、处理不同的事,在忙碌中,我得到了很多经验。  相似文献   

10.
高莉莉 《社区》2012,(11):39
2011年4月25日,我调到大连市西岗区人民广场街道胜利社区担任社区党总支副书记,由于自己年轻,工作经验也不太足,所以一开始我很担心没办法融入到新社区。但是街道领导和社区热心的同事们都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在边学边干中,我渐渐地进入了角色。  相似文献   

11.
2003年9月,我通过考试,以下派大学生的身份到社区工作,那时,我只有22岁。几年来,社区中的各项工作我都从事过,现在,我已经是一个社区工作的多面手了。走在社区中,居民们都  相似文献   

12.
徐云丽 《社区》2005,(3):25-25
2004年6月,我开始到沈塘桥社区工作。最初,我对社区工作一无所知,做什么都感到不顺手。记得刚到社区的第三天,古新1幢的居民因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和邻居发生纠纷,甚至要动手。我赶到现场,看到这阵势,紧张得连说话都说不利索了。为了尽快进入角色,我白天上班,晚上走家串门,和大伯大妈、和居民群众嘘寒问暖拉家常。短短几个月下来,我对小区的情况熟了,与居民的心近了,同时也练就了社区干部必备的硬功夫——“铜头铁嘴飞毛腿”。铜头,就是不怕碰壁;铁嘴,就是能说会道;飞毛腿,就是勤于走访,熟知辖区情况。社区工作事无巨细,样样要管。这个岗位没有…  相似文献   

13.
李艳 《社区》2011,(9):21-21
自2010年4月正式到德丰社区报到,我做社区工作也近一年时间了。刚被录取成为社区干部的时候,以为自己拥有了一张稳定舒适的长期饭票,可半年多下来,每天都有不同的挑战,感觉只要一天不努力就有可能被淘汰。  相似文献   

14.
宗翔 《社区》2014,(16):39-39
在老居民区工作了五个年头后,我被调到了新成立的盛世华城社区居委会工作。面对这个刚刚诞生的“生人社区”,一切都得从零开始。为了尽快开展工作,我首先从了解每户居民的基本情况人手,上门做好居民信息登记工作。  相似文献   

15.
高莉莉 《社区》2012,(16):39-39
2011年4月25日,我调到大连市西岗区人民广场街道胜利社区担任社区党总支副书记,由于自己年轻,工作经验也不太足,所以一开始我很担心没办法融入到新社区。但是街道领导和社区热心的同事们都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在边学边干中,我渐渐地进入了角色。  相似文献   

16.
戚兴林 《社区》2003,(13):30-31
尽管丹麦人对城市建筑显得十分“抠”,然而,对婴幼儿却十分关心。在丹麦,专为婴幼儿建造的大医院,每个社区至少有两三个。孕妇在临产前的1个月内,都可免费住到这些大医院中去。因为那里设备齐全,孕妇可在那里享受到特别的照顾,包括饮食、起居、医疗,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观风景、听音乐,对婴幼儿进行“胎教”。婴儿出生以后,有单间供母婴同住,医院还让新妈妈们在一起交流初为人母的感觉,让她们交流育儿的经验。在一家社区妇产医院里,一位年轻的新妈妈对我说:“我父母都在国外工作,经济条件比较好,平常家里的一切都由保姆全包了,我是衣…  相似文献   

17.
李凤林 《社区》2013,(5):54
小齐是我们社区的一个居民,记得我刚到社区工作的时候,他还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小男孩儿,因为他家就在社区旁边,我经常能在社区小花园见到他追逐跳跃的身影。那时,每逢寒暑假和双休日,社区经常会举办一些小制作、小发明或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社区》2011,(20):1
读《社区》创新社区工作思路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经棚街道北街社区副书记王树枝:我是2006年7月来社区工作的。刚到社区时,基础设施很陈旧,一个社区一台破旧的电脑,只能让计生工作者使用。  相似文献   

19.
房群慧 《社区》2008,(22):31-31
2004年10月我从安阳幼儿园调到克拉玛依市昆仑路街道汇福社区工作,算起来我已经在社区工作有4个年头了…… 刚调到社区工作的时候我很高兴。在我的印象中,社区工作就是和居民唠唠嗑,走走这家,串串那家,是个简单轻松的工作。但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要做好社区的工作并不像我想像得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20.
章月娥 《社区》2010,(10):55-55
典型案例 晓刚在社区里做了5年的专职工作者,当时街道招考时明确规定,如果工作出色,可以有机会优先转入街道工作。这个承诺成了晓刚工作的动力,而且,他也非常喜欢做社区工作,每天与居民打交道,让他学会了以前很难学到的为人处事方法。5年来,晓刚工作得特别认真,就在去年,晓刚还通过了全国的社工考试。这一切都离不开他的努力。同事们都夸晓刚做得好,将来有机会得到提拔。晓刚嘴里不说,心里自然是高兴。可是,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让他对工作失去了信心。一次,一位居民到社区开证明,还带了很多证明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