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颜之乐     
解真 《山西老年》2020,(5):49-49
说到孔子和颜回的快乐,通常都会引用到《论语》的两段话,一段是孔子对自己的评价:"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意思是:吃着粗粮饭,喝着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快乐就在这其中啦。另一段是孔子评价颜回的话:"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思是说:贤德啊颜回!吃一箪饭,喝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的快乐。根据这两个例子最容易得出的结论是:孔颜之乐就是安贫乐道和知足常乐。然而,这是对孔颜之乐的误解。  相似文献   

2.
细绎《论语》,"学"含有"效仿"与"觉悟"二义,但并非善于效仿或悟性较高之人,就可得到孔子如颜回般的偏爱。孔子对颜回的称赞不全系于颜回对"六艺"的独到见解;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颜回对"道"的孜孜追求,在人不堪忧的环境中,颜回仍学道志道。而其在追求"道"的过程中,享受到了"乐"。通过孔子的"偏爱"与对颜回形象的描绘,《论语》呈现出了儒家的理想人格,颜回则是这一理想的典范式人物。  相似文献   

3.
孔子的感叹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孔子佯为不见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食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吕氏春秋·任数》[译文]孔子领着学生周游列国。走到陈国和蔡国的半路上,带的干粮吃完了,连野菜汤也喝不上,有七天老师和学生都没有吃一颗饭粒子,饿得大家东倒西歪,只好白天睡觉。颜回是个机灵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四人帮"横行时期,在他们炮制的"儒法斗争史"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被当作孔子和知识分子所特有的恶行劣迹,大书特批.至今,有的著作仍然沿袭这种观点;有的同志甚至认为,孔子这顶"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帽子,乃千古定论,要摘掉它,不仅徒劳,而且可笑.事情果真是这样吗?首先,"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两句话究竟指谁而言?《论语》《微子》篇记载:子路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有一次落在后边,碰到一位荷蓧丈人(老人),子路问道:您看见我的老师吗?丈人回答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问题就出在这里:丈人的答语究竟指谁而言?是指子路,还是指孔  相似文献   

5.
吃蛋炒饭     
前天,我们班的营养午餐是蛋炒饭。生活委员从外面把饭桶推到教室里,刚一打开盖子,一阵香味就飘了进来,再一看,黄的是玉米、松子,红的是香肠、萝卜,绿的是青菜、绿豆,引得大家口水直流。大家齐声喊道:“哇!今天吃蛋炒饭!”教室里又热闹起来。有的同学说:“我要多吃一点,刚才跑步跑得快要累死了!”有的同学说:“我早上吃得很少,现在要吃三碗。”生活委员还没有把饭盛好,王家俊就说:“肚子饿死了!”他一边敲碗,一边等着。他看见孙豪这个生活委员刚分好饭,就飞一样地跑到饭桶前,盛了一碗饭,满满的,像小山一样。过了几秒,几十个同学“哗”地冲到…  相似文献   

6.
正庄子曾假托孔子说了这样一件事: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渊对孔子说:我曾经渡过一个名字叫觞深的深渊,看见摆渡的人,划船技术太高明了,简直是"操舟若神",如有神助一般。我就很羡慕地问他:操舟可以学吗?他回答说:可以。但是他又透露了一个秘密,如果你要是会游泳的话,你学划船就特别容易;要是你会潜水的话,即使从来没见过  相似文献   

7.
谜语故事     
拦车考孔子孔夫子周游列国,来到燕国,进城门不多远,见一少年拦住马车说:"我叫项方,听说孔老先生很有学问,特拦路求教。"孔夫子笑着说:"小孩儿,你遇到什么难题啦?"项方问道:"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说:"江河湖海,什么水里都有  相似文献   

8.
"圣之时者"是孟子对孔子的评价。这一概念既是孟子对孔子推崇备至的体现,也是孟子对战国时代两种重要价值观念"圣人"与"时"的发展与提炼。孟子崇拜孔子,终其一生追随孔子精神,孔子自然是他心目中最完美、最伟大的与时俱进的圣人。同时,"圣之时者"也是孟子对自身际遇的一种反思与感悟,是他一直渴望却难以实现的美丽憧憬。成为与时俱进的圣人是孟子的理想人生;固守信念,执着理想,以一身"浩然之气"行走于用兵争强、以功利相高的战国乱世却是孟子的现实人生。这两种不同的人生志趣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金桂飘香的季节,旅居西班牙的华侨张慕飞老先生打来电话,邀请我到他上海的新居做客,我欣然应邀前往。在张老先生的书房,我看见墙壁上挂着一幅"梅花图",上面有蒋纬国先生的亲笔题书:"慕飞仁棣伉俪清赏"。我很是惊奇,问:"蒋纬国与你们夫妻很熟?"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可乐》2006,(10)
《可乐》有误贵刊2006年第8期《可乐》第10页栏目"可乐说法"里的:"铁饭碗的真正含义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到哪都有饭吃。"这句下面注释是网络流传,其实不对。这句话是著名作家郑渊洁在他的某本单行本童话里的,我记得是好几年前就看到了的,应该不是网络流传语,不过具体是郑渊洁哪本单行本童话我也记不大清楚了。但肯  相似文献   

11.
1983年第8期《文史知识》上,有人对《诗经·魏风·伐檀》第一章中“不素餐兮”提出了新的解释。云:“《毛传》说:‘素,空也’。空可以解作空乏,《论语·先进》孔子讲到颜回说‘其庶乎屡空’的那个‘空’字就作‘空乏’解,‘不素餐兮’就是‘不愁没有饭吃’。”显然,这是以误匡正,有必要辨说几句。  相似文献   

12.
寻找圣人     
1947年,美孚石油公司董事长贝里奇到开普敦巡视工作。在卫生间里,看到一位黑人小伙子正跪在地板上擦水渍,每擦完一块地板,就虔诚地叩一下头。贝里奇问他为何如此。黑人答,在感谢一位圣人。是圣人帮他找到了这份工作,让他终于有了饭吃。  相似文献   

13.
孔老二是反动阶级的“圣人”。他的哲学世界观的核心是“仁”,是吃人的哲学。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这个地地道道的孔老二的信徒,把孔子的“仁”作为阴谋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反动思想武器。因此,批林必须批孔,必须彻底批判孔子的核心思想——“仁”。  相似文献   

14.
邓守卫 《新天地》2011,(12):68-69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教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也是循循善诱原则。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很善于诱导,他的学生颜回对孔子循循善诱作了极高的评价,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孔子的诱导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颜回历来被认为是孔子的高足,长期以来肯定和赞美为他戴上了理想化的光环,宋明理学家尤甚.本文试从<论语>两章中孔子对颜回的评价谈起,探讨颜回为后人理想化的原因及其个性心理特点.认为颜回实质上不能作为儒家学说的传承者,只能称得上是儒家学说的献身者;其遁世思想又与儒家的入世相对立.  相似文献   

16.
孟子对孔子的圣化,从改造孔子的圣人观开始,以讨论"德"和"位"的关系作为切入点,强调崇高的道德是圣人的主要特征.孟子认为:圣人作为道德楷模,教化后世.孑L子是圣之时者,道德的集大成者;孔子作<春秋>为后世立法,继尧、舜、汤、文王之后成为圣人.孟子对孔子的这种圣化,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张载认为圣人的主要特征是:在主观修养方面,圣人能够知礼成性;在认识能力方面,圣人能够超越"闻见之知"而达到"德性所知"的境界;在与道、万物的关系方面,圣人能够体悟天道,应对万物时兼体而不累。张载所认定的模范圣人是孔子,同时认为他自己的心性修养水平也已接近圣人。张载的圣人观维护了传统儒家积极入世、注重道德修养的立场,但同时有重内圣而轻外王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六年前,我们曾写信向叶圣老请教,叩询他的名和字取义于何书。叶圣老在回信中说,绍钧是名,“是家长取的”;圣陶为字,“是中学时期一位老先生给我取的。他说从‘圣人陶钧万物’一句而来。此句出于何书,至今我还不知道。”我们查了一些古书,也没有见到“圣人陶钧万物”的记载。但《史记·鲁仲连邹阳传》和《汉书·邹阳传》都有类似的说法:“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钧之上”。这或许便是那位老先生给叶圣老取名的根据。  相似文献   

19.
孔子说过一句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我们少数干部身上,存在另一种状况,与孔子的话仅一字之差:身在其位,不谋其政.成语"尸位素餐"是指有职位不做事,白拿钱吃饭.一个干部,如果拿了人民的俸禄,而不为人民办好事,这也是一种"尸位素餐"的表现吧.民间有句俗话,"不管白猫黑猫,能逮住老鼠的便是好猫",也即是说,抓不到老鼠的猫决不是好猫.试问,一个猫不会抓老鼠,那它对人类还有什么贡献?人类又还有什么义务去供奉它?对一个普通老百姓来说,吃白相饭,已经是违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而对一  相似文献   

20.
孔子的洒脱     
我喜欢读闲书,即使 是正经书,也不妨当 闲书读。譬如说《论语》,林语堂 把它当做孔子的闲谈读,读出了 许多幽默,这种读法就很对我的 胃口。近来我也闲翻这部圣人之 言,发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 的人。 在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一 重事功,二重人伦,是一种很入世 的文化。然而,作为儒家始祖的孔 子,其实对于功利的态度颇为淡 泊,对于伦理的态度又颇为灵活。 这两个方面,可以用两句话来代 表,便是"君子不器"和"君子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