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运金融发展不仅有助于广州建设与香港错位发展的国际航运中心,而且丰富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内涵,凸现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特色,对提升广州中心城市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航运金融完全可以作为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一大特色来重点发展,进而在产业金融创新方面取得一些突破,比如建立一批港航产业基金、船舶融资租赁公司或信托公司等.建议在开发区金融服务创新基地中将航运金融与汽车金融一样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金融,吸引航运金融机构集聚,鼓励航运金融创新,形成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一大亮点与特色.  相似文献   

2.
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是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先行区和示范区,其功能定位主要包括口岸功能、产业功能、贸易功能、金融功能、物流功能、信息功能、辅助功能等。探索建立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和措施。要逐步形成功能完善、结构优化的航运服务产业体系和航运辐射体系,大型国际航运企业和知名国际航运组织区域总部集聚,使上海成为全球航运资源配置中心和全球离岸金融贸易中心。为实现上述目标,要探索形成有特色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分步骤、有重点地推进"两个体系、五大区域"建设。  相似文献   

3.
国际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大多同时也是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如中国香港、新加坡、伦敦、纽约、鹿特丹等。"十二五"期间,上海处在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成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迫切要求,因此,处于城市经济转型时期的上海必须建设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实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上海城市的协调发展。本文结合世界主要国际航运中心的实际,分析国际航运中心与城市协调发展可供借鉴的经验,提出目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城市发展之间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并从集疏运体系和港城一体化角度提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城市实现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基础条件、空间条件、功能条件以及金融条件的角度出发,全面分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强调上海应该采取优先发展航运服务市场、支持航运金融市场,并利用上海在航运服务与金融市场的领先优势整合长三角的港口资源,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跳跃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科学分析结果表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上海创造的直接、间接和波及贡献占全市GDP总量的15%以上,对上海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上海在未来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应保持航运装备中心事业的优势,完善高端生产服务业;发展航运金融,加强国内航运金融衍生品研发;拓展航运服务产业链,优化航运市场发展环境;加强综合试验区建设,发挥航运中心的辐射效应;加强长三角地区港口合作,提高航运中心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  相似文献   

6.
13世纪以来,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等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的变迁与发展史实表明,国际航运中心的变迁与发展模式主要受到社会信息技术条件的影响,具体表现为20世纪50年代之前基本遵循以货物为基础的传统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模式,其后在伦敦国际航运高端服务业锁定与辐射效应的影响下,其他各地航运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而特定地区的航运中心发展模式则与当地的区位条件与腹地制造业基础、政府的决策逻辑及船东企业活动三者有关。因此,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应遵循以政府宏观政策推动为主导,以"航运"管"航运"为行业治理准则,以企业家精神为微观动力的发展模式,集中优势资源,有序促进航运产业核心要素的差异化集聚。  相似文献   

7.
以航运高端服务为特征的伦敦和以航运基本服务为标志的新加坡、汉堡等国际航运中心都具有完善的航运服务信息整合能力,本质上也是国际航运信息整合中心。与发达国家相比,上海在国际航运中心航运信息整合范围、信息平台集成水平、权威信息发布和政策自由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未来需要尽快明确整合路径、落实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深化发展不仅是顺应时代变化、服务国家战略、促进贸易增长,更是巩固航运中心建设已有优势、打造新竞争优势、探索制度突破,使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成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载体。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深化发展,应提升协同效能,强化对区域产业经济的保障和引领带动作用;提升服务能级,构建高效率、高品质、全方位的航运服务产业体系;提升数字、绿色新赛道动能,全面参与构建航运新秩序,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升级版。  相似文献   

9.
上海要瞄准“科创为本、金融为纲、经济为目、航运和贸易为两翼”的战略定位,分两个阶段实现打造“三个圈层”的上海大都市圈、建设具有全球领导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叠加建设超级城市的战略目标。为此,要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升级科技创新中心,发挥金融联动、推动“五个中心”协调发展,推进国际经济中心向国际数字经济中心转型,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向服务化和数字化转型,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向国际中转型航运中心转型。  相似文献   

10.
广州作为重要的港口城市,具备发展航运金融业的先决条件。本文从航运经济、航运金融发展水平、信用环境、法治环境以及政府行为等方面分析广州航运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建立评价广州航运金融生态环境的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因子分析。在定量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广州航运金融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金融与航运之间关系是互融、互动和互推关系。金融政策、投资、创新、服务等推动航运发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金融服务领域由环节向整个产业链不断拓宽,手段由传统方式向新方式不断创新,区域由上海向长三角地区不断延伸,政策由限制性向鼓励性不断深化,市场由单一向全面综合不断扩大,机构由"点"向"团"不断集聚。要抓住中央给予上海的先行先试政策和国际航运金融等服务业向上海转移的机遇,创新金融体制机制和金融服务手段,大力发展航运金融、物流金融,着眼于服务整个航运产业链,努力在离岸金融、保险与再保险等领域中有所突破,在提升金融综合服务水平中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转和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时期是上海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上海大力发展航运业,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有利于促进城市产业规模的提高,带动城市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实现腹地城市之间的互动发展;同时也会带来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和港口非良性竞争等负面效应。因此,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和惯例,通过先行先试,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必须从过去单纯追求“量”的外延式增长转变为注重“质”的内涵式发展,由传统意义的货物集散中心迈向现代意义的资源配置中心。为此,上海港口与航运服务业必须率先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创新服务功能、实现错位异构发展。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提出上海城市转型时期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3.
Ed. Dept. 《交通与港航》2011,25(5):10-11,58
2008年年末,国际金融危机在全球爆发,航运市场首当其冲,遭受巨大打击。作为国际化竞争最为激烈的航运企业之一,中国海运集团面对国际航运市场的“严寒”局面,如何化解和规避风险、实现企业稳健发展?为此,本刊专访了中国海运集团总裁李绍德先生。  相似文献   

14.
改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船舶登记服务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入改善软环境的关键阶段,其中船舶登记服务的改善是重要方面之一。良好的船舶登记服务有利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对船舶要素聚集及其相关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提升,是实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向航运服务发展转型的重要途径。在探讨改善船舶登记服务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船舶登记服务的现状和存在主要问题,结合当前最新政策动态提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船舶登记服务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开埠之初就被定位为“自由港”的香港,是“以港兴市”的典型例子,港口的发展为香港经济的起飞和就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香港的产业发展以及与内地的区域合作,又促进了港口的繁荣,并使得香港成为国际航运中心。但目前,在金融海啸、珠三角产业转型、内地港口蓬勃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下,香港港口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本文在回顾香港港口与城市发展关系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香港港口业务增长放缓的原因,并提出着力发展航运服务业,是香港航运中心转型升级、提高香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金融服务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不仅要加快深水航道、航运交易市场、物流中心和集装箱枢纽港等硬件设施建设,更要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徐峰 《科学发展》2021,(3):62-70
长三角航运政策一体化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机遇.通过港口与港口之间的差异化发展,借助港口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享机制,建立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议事协调机制,有利于凸显上海的差异化优势,避免无谓内耗与无序竞争,提升上海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温家宝总理曾在上海考察时指出,上海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综合优势,以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要紧紧围绕建成东北亚国际枢纽港的目标,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体系,着力打造航运服务资源集聚中,心,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这是中央对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提出的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9.
陈吉 《科学发展》2022,(4):30-37
国际航运中心以吸引、整合和保障全球产业链顺畅运行的关键航运和海事产业要素为手段,以形成和提升海事产业国际影响力和控制力为目的。正是这种国际影响力和控制力,将使国际航运中心所在国在国际经济、贸易和金融领域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包括分配变化在内的生产关系的调整,全球产业链重构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正是经济全球化新趋势下的重要具体表现。上海作为中国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中的关键枢纽,其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思路势必以顺应、保障、服务这一布局为核心。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2009,(11):3-18
国际贸易中心既是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航运中心的重要基础和内容,也是上海形成国际经济、金融、航运中心的重要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在内容、主体和方式上发生了质的变化,使得国际贸易中心从内涵到外延正在从传统向现代新型贸易中心转变。同时,国际经济形势诡谲多变,国内贸易中心建设热潮汹涌,使得加快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迫在眉睫。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不能仅仅满足于传统型诸多要素的具备和完善,更重要的是立足国家战略、发挥上海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设一个集功能、规模、综合服务等比较优势为一体,具备集聚力、辐射力和流通力的综合型内外贸平台,打造一个以服务经济为龙头、以制造业为依托的综合性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尽快确立在国内的领先领导优势,并以此带动上海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加快上海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