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仓央嘉措在西藏几乎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这不仅因为他是黄教的第六世达赖喇嘛 ,更因为许多冠以其名的情歌遗于民间 ,流布极广 ,至今仍在广大藏区互为传唱。但是 ,仓央嘉措又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历有争议的人物。无论是关于他的生平抑或创作情况 ,至今学术界未有定论。如关于情歌是否为仓央嘉措所作的问题 ,学界就众说不一。有人认为是其所作 ,有人认为非其所作 ,也有人认为有一部分是其所作 ,一部分是后人伪托。于道泉先生在《译者小引》中就曾说 :“下边这六十二节歌 ,据西藏的朋友说是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所作。是否是这位喇嘛教皇…  相似文献   

2.
仓央嘉措既是藏传佛教第六世达赖喇嘛,又具有藏族诗人这一身份。在仓央嘉措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这些诗歌作品不仅是我国诗坛乃至我国文坛中的宝贵财富,同时也对西藏地区地域风情以及民族特色做出了展现,这使仓央嘉措的诗歌呈现出了兼具文学性研究价值与社会研究价值的特征。本文在对仓央嘉措诗歌所呈现出的地域风情进行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仓央嘉措诗歌所呈现出的民族特色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仓央嘉措既是藏传佛教第六世达赖喇嘛,又具有藏族诗人这一身份。在仓央嘉措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这些诗歌作品不仅是我国诗坛乃至我国文坛中的宝贵财富,同时也对西藏地区地域风情以及民族特色做出了展现,这使仓央嘉措的诗歌呈现出了兼具文学性研究价值与社会研究价值的特征。本文在对仓央嘉措诗歌所呈现出的地域风情进行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仓央嘉措诗歌所呈现出的民族特色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六世达赖普慧洛桑仁青仓央嘉措,是西藏史上具有特殊地位的历史人物。他于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藏历阴水猪年)生在门隅的宇松。《隆多喇嘛全集》说此地属“门措纳”。父名扎西丹增,信仰红教。母名才旺拉姆,出身于一贫苦农民家庭。有关资料说,仓央嘉措一家先居该地的派(口戈),后因亲戚迫害弃家出走,即居达旺的乌坚林。仓央嘉措幼年随母劳动。仓央嘉措年幼时,即被当时任第斯(或第巴)的桑结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五世达赖阿旺洛桑嘉措,系于仓央嘉措降生的前一年(1682年)去世.第斯桑结嘉措是在五世达赖死后立即认定仓央嘉措为转世灵童的。康熙卅六年,他在给康熙的密奏中说:“……”密奏言,为众生不幸,第五世达赖喇嘛于壬戌年(1682年,阳水狗年)圆寂,转生静体,今十五岁矣”。仓央嘉措在十五岁前,一直处于第斯桑结嘉措的严密  相似文献   

5.
试论仓央嘉措的宗教信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藏传佛教领袖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宗教信仰,藏学界的多数学者以《仓央嘉措情歌》为依据,认为仓央嘉措是宗教叛逆者,更有甚者将他看作是一位轻蔑宗教,高唱人间爱情的无神论者c那么仓央嘉措的宗教信仰究竟怎样?笔者谈谈自己的认识。不妥之处,请方家指正。一、仓央嘉措不是宗教叛逆者依笔者之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仓央嘉措并没有脱离佛教思想的影响,更不可能成为整个宗教的叛逆者。首先,佛教在西藏经过前宏期和后宏期的发展,到11世纪至门世纪时,已成为西藏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佛教的思想观念已渗透到藏族、门巴…  相似文献   

6.
仓央嘉措作为六世达赖喇嘛和才情横溢的浪漫主义诗人,在西藏政治史、宗教史和文学史上都是一个重要人物。特别是围绕着对他的立废、真假之争,在十八世纪的西藏曾卷起不小的政治风云,这就更显出他的重要历史地位。近年来,随着对西藏政治史、宗教史和文学史研究的广泛开展,对仓央嘉措的研究引起人们很大的兴趣,报刊、杂志不断发表关于研究仓央嘉措的文章,这是“西藏学”  相似文献   

7.
赵元任先生是中国使用科学方法记录藏语第一人,也是中国运用语音学和音系学原理为拉萨话整理出科学语音系统的第—人。他在《第六代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译著中的拉萨话记音影响深远,其拉萨话语音系统至今仍是研究藏语方言和拉萨话的基础。文章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第六代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译著中的记音进行了综合的述评。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族博览》2000,(3):40-41
仓央嘉措是藏传佛教历史上的第六世达赖喇嘛,也是西藏艺术史上最杰出的情歌诗人。其一生特立独行,卓然不群。 即使经历了几百年,我们今天吟读他的情歌,仍可从中强烈体认到人生之奇妙、自由之可贵、爱情之美好。  相似文献   

9.
仓央嘉措情歌是藏民族灿烂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的广泛流传是民族文化互相融合、互为依存的缩影。对仓央嘉措其人其事的不同认识,会使人们对他的情歌产生不同的理解。这些不同的理解反过来又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可以遐想和发挥的空间,从而使得对《仓央嘉措情歌》做出多种解释具有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清王朝对西藏地区的统治,沿袭了元、明两代的政策,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1652年(顺治九年)清王朝迎请西藏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活佛阿旺·罗桑嘉措进京朝见。翌年辞归,清世祖敕封为达赖喇嘛,并赐予金册金印,自此始,达赖喇嘛这一名号得到中央政府的正式承认。阿旺·罗桑嘉措为第五辈达赖喇嘛,以后达赖喇嘛的承袭,除根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引用了丰富的档案和报刊资料,考述了20世纪初英国远征军入侵西藏前后而发生的种种诡秘事件,其中主要涉及两位俄属布里亚特蒙古人,一位是十三世达赖喇嘛的"洗礼大师"阿旺·德尔智,另一位是受雇于俄国外交部曾在俄国参谋部中亚探险与情报工作印度小组受过训的泽仁布,他们的神秘使命在于利用其民族和宗教外衣的掩护,达到如何影响达赖喇嘛与英国抗衡目的,从而使俄国能在西藏问题上保持或扩大自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拉喇嘛益西沃广传》(藏文)发现于哲蚌寺所藏五世达赖喇嘛专供书籍中。此书作者古格·扎巴坚赞,是15世纪时期阿里古格人,根据托林寺重要历史公文和弥足珍贵的古籍资料完成了这部传记的撰写,在书中如实引用了拉喇嘛益西沃亲自颁布的大量谕令,比较全面地记录了拉喇嘛益西沃时期真实的社会面貌,对该时期的政治、文化、宗教、法律法规及民俗习惯等社会状况研究有着重要学术参考价值。本文所译注内容为《拉喇嘛益西沃广传》(书■ 106)藏文乌美手抄本第19叶背至41叶的内容,主要讲述了拉喇嘛益西沃、拉德贡、拉廓尔赞父子三人为弘扬佛法而做出的功绩,以及拉喇嘛益西沃制定的僧人戒律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原西藏地方政府的“摄政”官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历史,历史是由当时社会的各种人物和事物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打开西藏近代史,印入眼帘的是"政教合一制"这个特殊的制度下产生的特殊人物和事物。在这个制度环节中,为产生承担政治和宗教最高权力的人物提供了最为坚实的基础。达赖喇嘛和摄政的权力正是这个制度的直接产物。达赖喇嘛和摄政一经产生就具有了政治和宗教的最高权威。因为达赖喇嘛和摄政拥有的宗教和政治上的权威,使得他们的权力和世袭的贵族权势形成一种矛盾的复杂关系。其后果是达赖喇嘛很难获得掌权的机会以及摄政为巩固权力的争夺。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西藏由于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成为英、俄等帝国主义国家角逐的重要对象.西藏在1888、1904年的两次抗英斗争中均以失败告终,作为西藏地方政教领袖的十三世达赖喇嘛被迫两度出走.在两次出走内地和印度的过程中,他亲眼目睹了内地和英国在印度的近代化设施,再加之受"教育救国"思潮和张荫棠、联豫在西藏推行近代教育改革的影响,为改变西藏传统教育与现实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巩固自己的统治,十三世达赖喇嘛在西藏地方推行近代教育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记述了五世达赖喇嘛于1663年-1682年在藏区的主要活动,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记述了五世达赖喇嘛于1663年—1682年在藏区的主要活动,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记述了五世达赖喇嘛1663年-1682年在藏区的主要活动,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记述了五世达赖喇嘛于 1663年-1682年在藏区的主要活动,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9.
梁忠翠 《民族学刊》2014,5(4):47-52,115-117
晚清政府的藏务实施令西藏地方上下丧失信心,十三世达赖喇嘛对此亦感不满,精明的英国人则借机拉拢、引诱十三世达赖。1910年十三世达赖离境出走印度,至1912年5月,前后在印度境内停留两年。此事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十三世达赖喇嘛产生了依托英国的思想;第二,英国笼络扶持西藏上层势力的模式取得了成功,之后西藏宗教领袖出走印度成为其政治诉求道路的选择之一。当然,人们不能过分苛求生逢乱世、面对乱象的十三世达赖会超越历史。  相似文献   

20.
试论十三世达赖喇嘛对藏军的近代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具体考察了十三世达赖喇嘛对藏军实行近代化改革的社会背景和主要内容,认为达赖喇嘛对藏军的改革,是在内外部的压力下被迫进行的,虽然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西藏的政教合一制统治,但客观上它加快了西藏由封建农奴制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是西藏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起点或标志,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