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声乐是一种表演艺术,歌唱的目的是人声生动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以优美的歌声去感染人们的心灵,从而实现其审美价值。而歌唱者将这些无声的符号转化为现实的艺术音响,这就必须通过自己的意识或感觉来认识其作品,依据乐谱上的旋律来研究,设计、处理和歌唱,精心地进行再创造。而如何运用自己的嗓音作为创作的材料和工具,通过身心的有机结合,依照声乐作品准确、  相似文献   

2.
马勒是德奥晚期浪漫派音乐的作曲家,艺术歌曲是其创作的重要领域,本文以声乐套曲《亡儿悼歌》为研究对象,从创作背景、风格与技法特征几方面来阐述这部声乐套曲的艺术构思。  相似文献   

3.
王磊 《现代交际》2014,(8):68-68
为了更好地表现声乐表演艺术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也是更好地表现表演者水平的需要,在声乐表演过程中需要进行再创作。其实声乐艺术包括两个创作过程,原创者对声乐词曲的创作被称为"一度创作",表演者的表演过程其实也是艺术再创作过程,被称为"再创作",也叫"二次创作"。声乐表演中进行艺术再创作,是更好地挖掘和理解声乐内涵的表现,是更好地表现声乐魅力的重要过程。  相似文献   

4.
声乐艺术的语言创作是整个声乐艺术创作的一度创作,在它的诸多艺术美中,最为重要的应该就是逻辑美。本文作者强调了艺术美学中逻辑的掌握,并提出了建立逻辑美的概念,这有助于我们在创作声乐艺术时对语言进行凝练,或在演唱、欣赏声乐艺术作品时加深对声乐作品艺术美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5.
音乐具有舒缓身心、表达情感的作用。声乐演唱艺术以人的嗓音为音源,通过演唱者的声带振动和对音乐及身体器官协调的整体把控,将音乐艺术美好的传递给听众,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声乐艺术工作者不仅要有一副好嗓音,同时也要具备强大、复杂的思维能力,领悟作品的精髓、感知作品的灵魂,从而传递出惟妙惟肖的声乐情感。本文就声乐演唱艺术的特征、声乐演唱艺术中思维的概述及其类别、如何培养声乐演唱艺术中的思维等问题进行简要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以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的晚期艺术歌曲作品第88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部声乐套曲的创作背景的梳理,着重研究了作品的曲式结构、声乐艺术风格、音乐表现特征,以及演唱方面的一些问题,以期为声乐专业学习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声音与情感是声乐演唱中两个主要的元素,两者在声乐演唱中占有同等的份量,需要演唱者认识和协调好两者的关系。由于声音演唱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是通过声音来传递作品中的思想与情感,同时声乐演唱又是二度创作的过程,需要演唱者将自身的情感体验与声乐作品中的情感体验相结合,进行加工再创作,而后运用恰当的演唱技巧来进行声乐演唱。  相似文献   

8.
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体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表演艺术相当于对音乐作品的二次创作,在塑造艺术形象的过程中,演唱者应该忠于原作品的时代背景与创作意图,同时还应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增加声乐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使声乐作品的审美情趣得到提高,更好地展现出声乐作品的审美价值。本文基于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体现,对演唱声音、音乐感觉、演唱情感、声乐表演艺术形象的审美体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希望可以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鞠曼丽 《现代妇女》2014,(12):387-387
声乐演唱是将作品内容用技术性、艺术性相结合的手法,展示给听众。歌唱者为了使声乐作品的形式和内容能够达到有机的结合。他们会尽力的通过自身的努力发挥所掌握的声乐艺术技巧。歌唱艺术的表现形式应该与声乐作品的内容保持高度地一致.当形式脱离了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就失去了歌唱艺术的内在意义,另一方面,如果只片面的求声乐作品的内容而忽视形式美的重性,同样也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行为,形式美的创造具有特别突出的作用,声乐演唱只有凭借歌唱主体熟练的技巧达到形式上的完美,才会保证声乐作品的艺术审美性。  相似文献   

10.
<正>广大民众在欣赏声乐演唱表演过程中,除了能够得到听觉方面的有效体验以外,还可以获得视觉方面的良好感受,并且演员在声乐演唱表演过程中,需要对合理化运用肢体语言有所关注和重视,其原因是肢体语言可以促进声乐表演整体效果的有效提升。在声乐表演中,通常包含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演唱,另一部分是表演,所以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除了需要表演者运用演唱将表演的细节部分呈现出来以外,还应该将相应的肢体动作渗透在其中,进一步体现出表演者的能力,让表演者可以更好地在心灵方面与观众进行沟通,这样也能够有效调动表演者的五官,然后对艺术本身的相关价值有共同感知。并且在这方面的基础上,声乐和表演能够  相似文献   

11.
高师声乐专业的艺术实践是声乐专业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汇报与总结。通过艺术实践,不但提高了声乐专业学生的声乐学习与实践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音乐能力,表演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激情,锻炼了学生的社会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12.
蔡楠 《老年世界》2007,(6):12-14
生茂,作曲家。本名娄生茂,今年78岁,原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艺术指导,从事部队文艺工作五十多年,创作歌曲数千首,其中不少都流传甚广,脍炙人口。  相似文献   

13.
<正>现在我们看到的钢琴有88个琴键,音域最高达到了七个八度之广,几乎囊括了音乐体系中全部的乐音。但是在两三百年前的时代,钢琴音域远不及现在,发声也不如现在的钢琴那么明亮。由于音域的限制,当时的作曲家们只能在一个很有限的音域范围内进行创作,而在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很多为此改变旋律走向的情况。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演奏者,应该尊重乐谱还是应该揣摩作曲家的真实意图呢?本文将以贝多芬早期钢琴作品来进行阐述。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的作品有九部交响曲、一部歌剧、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五首钢琴协奏曲、  相似文献   

14.
陈利 《职业》2015,(9):165
声乐艺术在当今世界已经成为最有表现力的媒介之一,但是声乐艺术作为最难以掌控的"乐器"之一,中职学前教育学生难以将其技巧做到"精""细",所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学生对非技巧性因素的掌握。本文从作品的创作背景、演唱风格、情感处理等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方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和演绎作品。  相似文献   

15.
听孟勇老师的作品不难发现,他的作品虽有许多创新之处,但还是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又不缺乏强烈的时代感。看看他创作的众多歌曲名字就知道。具有代表性的曲目例如《山寨素描》、《斑竹泪》、《阿妹出嫁》、《扯开嗓子一声喊》,可以看出孟勇老师在民族声乐作品的创作中,将音乐的抒情性、叙事性、戏剧性结合起来。这使得他的民族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丰富多彩。他的声乐作品音域宽广,基本上都达到或者超过两个八度,具有较大的演唱难度。他的民族声乐作品为演唱者充分发挥声乐技巧、掌握歌曲的风格、丰富艺术表现力提供了良好的载体。他的许多作品被高等艺术院校选编入教材,并多次用于电视大奖赛演唱曲目和音乐会曲目。对我国当代声乐演唱和教学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歌曲《山寨素描》看孟勇老师创作特征和演唱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声乐表演是连接创作与欣赏的中介环节,声乐作品以声乐表演得以体现,从而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表演实践对于民族声乐的重要性为许多民族声乐教育家所重视。而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的表演实践更成为近年来民族声乐研究的重要课题。2000-2010间声乐表演基础理论研究文献主要围绕"声乐表演的心理因素"、"声乐表演的艺术处理、审美及表现性"等方面进行讨论研究。本文旨在通过综述来理清声乐表演基础理论的现有成果,和当今声乐表演中所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民歌艺术越来越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从而使得民歌逐步走向大众化、通俗化。在新民歌的创作上,作曲家开始更多的采用民歌新唱的方式。在耳熟能详的传统民歌中,加入流行元素和现代的艺术手法,或是保留经典唱段重新编曲二度创作等艺术形式,使新的作品既朗朗上口,又能增加其传唱度。不仅符合现代人们新的审美需要,又迎合了现代人们的审美规律。本文结合了民歌新唱的几种艺术形式及其特点,对新民歌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前景给予足够的关注是不可或缺。当前,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强调"技术至上",并且受到了商业化的重大冲击。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未来发展要求我们:加强理论学习,逐步形成科学的声乐理论体系,将西方元素引入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之中,不断提升其审美情趣;基于"情感",进行系统的训练和表演。  相似文献   

19.
吴迪 《现代交际》2012,(4):95+94
王建中是我国杰出的作曲家,他将现代的作曲手法同古典钢琴创作及中国传统民族化创作手法融为一体。王建中的作品每一句、每个节奏,甚至每个音符都能表达出其作品的亲切力,优美的旋律和感人的内涵以及浓厚的中国特色的民族风格,都表现出钢琴艺术和中国民族特色音乐相结合的很强的作曲底蕴和内心浓厚的艺术价值。本文着重论述了《云南民歌五首》中的《猜调》的创作特征和演奏要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博大精深,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变迁,中国民族声乐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作为民族声乐的研讨者,要热爱民族声乐,科学地学习民族声乐,通过不断地努力使自己的技法更纯熟,音乐更动听。所以科学的声音技巧和准确生动的情感表达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