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9 毫秒
1.
肖海艳 《现代妇女》2014,(11):468-468
授受动词的使用是日语中比较重要且难掌握的知识点之一,也是日语学习者的学习难点一。日语的授受动词不仅包括物品的授受关系,还包括恩惠的授受关系。尽管日语学习者能较好掌握授受句型的用法但对授受句型中所蕴含的日本人的恩惠意识却不能良好的掌握和理解。本文将对日语中授受句型中的恩惠意识进行探讨希望对日语学习者能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二外日语的学习对于日语学习者而言既是语言的学习过程,也是体验日本文化的过程。二外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至关重要,应引起授课教师的足够重视。本文以"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下的日本文化导入为切入点,探讨二外日语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田静 《现代交际》2012,(4):190-191
虽然日企所需要的人才迅速地增加着,但高职商务日语专业毕业生能够顺利地在日企就职的并不多。如何将高职商务日语专业的学生培养成有竞争力、有高素养的人才是目前高职商务日语专业所面临的严峻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最主要的是要重视商务礼仪课程,通过对日本礼仪文化及职场规则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修养,在就职活动中及职场生活中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徐泽 《现代交际》2014,(8):225-225
随着日资企业在我国投资规模及数量的不断扩大,我国对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攀升,日资企业用人需求与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契合度显得尤其重要。日语人才就业比例中,日资企业所占比例最大,但在日语专业培养模块中,诸多高校仍然将日语语言学、日本文学等类专业课程作为教学重点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总结中日两国文化各自渊源和特征,比较分析中日两国语言和行为上差异性,与之体现出文化不同之处,给日语学习者们培养对对日本文化的理解与适应,真正掌握日语,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6.
顾珂嘉  闫倩 《公关世界》2023,(3):130-132
影视作品不失为学习日语的有效途径。以日剧为例,一方面,日剧中有原汁原味的日语,提供了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听说能力。另一方面,日剧作为日本文化的载体,展现了日本人的真实生活,有助于了解日本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本文首先对日剧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分析了日剧对日语学习的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借助日剧学习日语的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7.
陈蕾 《职业》2011,(30):76-78
当今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已从过去的单一技能型人才转变为一专多能的高技能人才。因此,技工院校毕业生必须具备足以保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知识、专业技能和相关的法律、人文等知识。而语文是工具性、人文性和实用性高度统一的一门文化基础课,其中的口语教学以会话为基本形式,培养学生在交际中运用语言的能力,侧重学生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日语和中文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日语属于黏着语,汉语则属于孤立语,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在刚接触日语的时候,很多初学者认为,日语是一种入门简单随着学习难度逐渐加深的语言。虽然日语语言中有很多的汉字来源于汉语,但值得注意的是,经过日本人的使用习惯的变化以及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多汉字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对于担任日语初级阶段的教学工作者来说,如何在日语打基础阶段让学习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习得正确的学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每位初级阶段日语教学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9.
赵兵 《职业》2013,(17):119-120
电工电子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满足电工电子行业的需求,保证该行业的人才队伍充足;其次是要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前使用的科学技术,保障电工电子人才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先进性。就目前我国该专业的教学工作来看,培养电工电子创新型人才、建设型人才、研究型人才、实用型人才是重点内容,技能教学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多层次立体化教学模式,加强学习者的动手能力,强化学习者的创新意识。从而提高技能教学的工作效率。本文对多层次立体化教学模式作了简要介绍,结合该模式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与作用,提出了关于完善电工电子技能教学多层次立体化教学模式构建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田静 《现代交际》2013,(1):35-36
外来语是指在日本的国语中使用的来源于外国语言的词汇。外来语是各种语言共有的普遍现象。但是近几年日语的外来语使用泛滥现象急速上升,不仅给国外的日语学习者,对日本自身的国民带来的困扰也不少。作者对日语外来语的现状进行说明,剖析了外来语增加的原因及影响以及学习时的注意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视角出发,针对日本动漫画对日语专业学习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并结合研究结论提出笔者的建议。日语专业的大学生对日本动漫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却缺乏系统性的培养,在学习中,将动漫画作品融入日语课程中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对动漫画作品反映出的时代背景、人文知识等方面的学习,通过对动漫画作品当中日语使用的理解,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促进自身跨文化交流能力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因为学习日语学生逐渐减少的趋势,各高校在招生时免招日语考生已成普遍现象。所以都开设了日语选修课,以满足学生对日语学习的需求。日语选修课的教授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在教授日语的同时注重日本文化的导入,注重日语特点,着重时学生日语表达心理的培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与修养,为学生以后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高校日语语言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地只为让学生通过考试、拿到文凭、顺利毕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以日语为工具,从事与日语相关的各项工作。日语作为日本的语言,它和日本文化紧密相连,它的表达方式、表达习惯、表达特点等都充分体现出了日本文化的特质。在日语教学中,有计划性有针对性地导入日本文化,可以增进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加强学生对日语语言的认识、提高日语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尽管有些学习者精通语法,表达流畅,但是在沟通过程中也很容易被识别出是"外国人",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语音方面的问题。日本和我国一样都使用汉字,但是中国人学习日语也具有一定的难度,日语作为外国语言并且是一种独立的语种,有着自身的特点。中国人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诸多难点,本文就日语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希望能够为广大日语学习者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在各个领域与日本交流的增加,加强高校日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成为我国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传统的日语教学逐渐显露出其存在的弊端。因此,针对国内日语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由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公布的《JF日语教育标准》为国内日语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基于这一标准,高校日语教学改革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优化日语教学模式,丰富教学中的评价环节,深入改革为我国培养更多的日语人才。  相似文献   

16.
毕秀娟 《职业时空》2009,5(8):74-75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在不断提高。因此,学校怎样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引进企业文化于学校的管理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受母语语言习惯的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为母语迁移。日语教学当中,从最初的假名发音到之后愈发复杂的长句发音,笔者在长时间的任教过程中发现发音教学环节往往就会出现母语迁移现象。特别是笔者所任教大学的日语学习者绝大多数出身自赣方言地区,学习者大都有各自的方言发音习惯,所以对学习者来说,完全摒弃自身方言的发音影响,不仅在纯汉语环境中学日语是不可能的,而且在日语环境中学习日语也无法实现。所以在语音教学当中可以结合日语的发音规律,借鉴赣方言的发音特征并围绕母语迁移的现象,在帮助学习者规避方言发音的干扰(负迁移)的同时,充分利用自身的方言发音来辅助学习日语发音(正迁移)。  相似文献   

18.
中国汉字传入日本对日语语音体系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于学习日语的中国学生来说,汉语方言更是影响了日语发音。笔者对湖北某高校日语专业一至三年级本科生日语假名发音做了调查,概括总结了现代汉语方言对日语假名发音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帮助日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正确的发音。  相似文献   

19.
但金燃 《职业》2012,(21):120-121
技工院校是培养国家应用型人才的基地,应以传授应用知识为主,以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技工院校的计算机教育,有别于普通中小学或大学里的计算机教育,应结合其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企业满意的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行为作为文化的载体,在意愿交流中与语言表达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鉴于日本文化中非言语肢体行为特色鲜明,有计划地将非言语交际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对日语文化内涵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日语交际能力。将言语教学与非言语行为培养有机结合,是提高日语课堂教学质量的必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