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文化蕴含丰富的心性论根源,本文立足心性论角度,探索孔子学说中至善、修养、中庸的心性基础,进而阐述其表现在音乐美学思想中仁、德、自由三个境界,以期对孔子音乐美学有一个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2.
当代学术界认为王国维美学思想的源头来自四个人:康德、叔本华、尼采、席勒。本文重在对这四个源头进行梳理,理清他们的思想与王国维的诗学的相关联处。但是王国维并不是西方思想的搬运工,过分夸大西方思想对他的作用是不正确的,王国维本身是一个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学者。  相似文献   

3.
李福龙 《现代交际》2023,(4):73-80+123
人性论的形而上学构建和儒学政治化实践是董仲舒对先秦儒家人性论思想的重要发展。董仲舒在统合先秦儒家人性论思想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独特的人性论思想体系。董仲舒整合了形而上之“性”和形而下之“质”,弥补了先秦儒家单论“性”或独论“质”的弊端。董仲舒的人性论思想具有较强的政治实践性,在推动政治稳定的同时,也使仁学思想在政治实践中得到有效贯彻和落实。  相似文献   

4.
谢赫的"六法论"是中国绘画的重要理论,"气韵生动"在"六法论"中处于首位,全面奠定了中国古代传统绘画中美学思想的基础。本文从对"气韵生动"的认识,通过"气"、"韵"、"生动"之间的关系,来谈"气韵生动"内在的美学思想,突出了"气韵生动"美学观念在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发展中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5.
“逍遥”指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庄子的逍遥思想是老庄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是一种思想的境界,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对中国人的文化底蕴或者是文化意识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将从庄子逍遥思想产生的背景、原因,逍遥思想的含义以及影响等几个方面简要论述庄子的逍遥思想。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说:“论真正之戏曲,不能不从元杂剧始也。”^[1]而女性在戏曲作品中大放异彩、占据重要地位亦是始自元杂剧。“元杂剧或旦或末一人主唱的体制,使元杂剧在体制上有了明显的性别色彩,女性人物成为主要描写对象有了体制的保障。”^[2] 在明清时期,由于“女子无才便是德”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女子难以接触到其他文学艺术样式,阅读戏曲作品和观赏戏曲演出便成为女性接受情感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  相似文献   

7.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普希金的长篇诗体小说.塑造了俄国文学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充满了悲剧意味。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则对悲剧进行了全面论述,对后世悲剧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中将从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中的情节中心说和性格论角度简要分析一下《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8.
胡宇  黄渊基 《现代妇女》2013,(12):312-312,305
福柯于晚期通过对古希腊文化的研究而提出了自己的“生存美学”思想,主张个体经由伦理一美学的途径自我构成为主体。这一思想既吸收了古典智慧,也发挥了审美现代性精神,同时与尼采、海德格尔的审美之路相通。它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友爱是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论述的重要主题,联系了亚里士多德对德性论与幸福论的论述。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在对友爱的阐述中,十分重视自我德性的完善与实践,体现出了自爱的维度。通过厘清亚里士多德友爱观中的自爱思想,考察西方对自爱观念的不同阐释,尤其是安兰德对亚里士多德自爱的承袭与发展,反思亚里士多德的自爱思想,以追寻人与自身、与他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叶澜教授在对“三因素论”提出质疑的基础上,提出了“二层次三因素论”。她把教育作为“环境”的一部分,更好地把教育对人发展的“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的特点体现了出来。同时她把教育作为“活动”的一部分,更加动态地体现了教育可以把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自发的环境影响以及个人主观努力综合起来,以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发展。她还把遗传作为个体自身条件的一部分提出,看到了成熟机制确实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和阶段。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视域定格在毛泽东对青年的重要论述和科学评价内,从价值维度的分析视角出发,解读了毛泽东关于青年的"朝阳论""先锋论""三好论""方向论"等一系列观点及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及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林语堂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在翻译实践和理论方面颇有造诣。他在著名的《论翻译》中提出了翻译的忠实、通顺和美的标准,特别是在美学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突破,明确提出"翻译是一种艺术"。林语堂将美学思想运用到翻译理论与实践当中,在中国翻译研究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林语堂的《论翻译》为基础,立足于他的美译观,客观地介绍林语堂翻译美学思想,并具体分析他中译英作品里的典型例句,最终得出林语堂翻译理论中"五美"相融合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3.
人类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指出: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当代美学家马尔库塞强调:“审美之维可以作为一种自由社会的尺度。”德国文学大师、美育家席勒认为:“惟有美才会使全人类幸福。”中国近代美学开拓者王国维尊奉“天下最神圣、最尊贵,而无与当世之用者,哲学与美术是也。”在社会急剧进步的千年之交,美学将凸显出更加令人神往的前沿地位。是何圣物,是何动因使看似无足轻重的美在人类思想史、文明史居于如此  相似文献   

14.
赵淼 《现代交际》2013,(9):46-46
思想政治工作在我党的历史传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全党、全国人民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以此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职工参与到企业建设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的效果。本文从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对思想政治工作在国有企业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回贮娇 《职业》2015,(3):125-126
性别差异是学生差异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性施教”是“因材施教”必不可少的维度之一。作为女子学校的英语教师,从贯彻女性教育思想入手,探讨在英语课堂中如何贯彻“因性施教”,希望唤起广大教师对“因性施教”的重视,并将其广泛应用在课堂教育教学当中。  相似文献   

16.
"意",即意境,是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在对当代传统写实雕塑的探索中,"意"有了一种新的诠释。本文首先从古代画论中关于人品、心境对绘画的影响,论述了在当代的艺术环境中心境与传达雕塑的"意"的密切关系和重要作用。并选取引用中国古代画论的重要思想和一些具有代表性雕塑家和他们的作品作为例证进行分析,说明心性在艺术家创作之前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国维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境界"说,"境界"说的核心是真,这个真的思想又是受到道家真我哲学以及西方哲学中生命意志哲学的影响。在后世的哲学中也有对王国维境界说提出了质疑,提出王国维的境界说到底是"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论述,不仅全面阐明了党的根本性质、根本宗旨和历史任务,而且深刻提示了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为我们做好新世纪的老龄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当前老龄工作战线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刘赛 《现代妇女》2013,(11):266-266
“二重证据法”自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由王国维先生首倡以来,对历史学、文献学等学科的研究影响甚剧。笔者结合自己的理解略述管窥。  相似文献   

20.
《艺术作品的本源》是海德格尔中期美学思想的代表作。他采用新的立场、新的方法对艺术之本源做出探讨,对西方文论中流行的模仿论和表现说进行了反思,直面艺术作品本身,以存在主义角度,追问真理,追问存在。他指出真理是发生、进入存在的主要方式,更重要的是他展现了思的魅力,给我们展示了一条探索艺术本源的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