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抒惠 《现代交际》2011,(3):104-104
成语是现代汉语固定语中表现最生动并且最富有深意的部分,妙语天成堪称中华文化的结晶。人和动物的密切关系在语言与文化中更是有突出的体现。本文直接引用认知语言学观点对意义具有两重性的"兔"字成语进行初步分析。《汉语成语大词典》中,带"兔"的成语一共有30条,其中隐喻人的有26条,隐喻月出日落的有4条。  相似文献   

2.
汉语成语翻译需要克服语言和文化的双重障碍.在汉译英时要将它们正确无误地翻译成英语,必须根据它们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既要体现成语的生动形象,同时又要让成语的涵义在翻译成英语时不会产生意义分离.针对这一点,本文讨论了汉语成语英译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3.
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的不同,各种动物在各国的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也不尽相同,蛇作为中国的十二生肖之一,以及俄罗斯东正教文化中撒旦的化身,在中俄文民族文化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成语俗语、文学作品等方面对俄汉语中具有丰富派生意义和文化内涵的动物词蛇进行语义描写和语义分析,理解并揭示其反映出的语义共性和语义个性。  相似文献   

4.
东北方言现象中有诸多是运用动物隐喻的形式来完成的,借用了动物形象的语言表达形象生动,富有幽默气息。通过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可以被引用到东北的方言中,在东北方言中出现频率高的动物基本有虎、鹿、熊、狗、狼以及包括鹰在内的各种鸟类,不难发现,这些动物都有一个共性特点,即与东北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又是以萨满文化为代表的东北民间神话中具有代表性的图腾形象。据此,我们可以认为东北方言中的动物隐喻现象,表面上是语言现象,其实是深厚的东北文化的表层体现,是起源于萨满文化的神话体系的载体。本文通过对东北文化影响深远的神话故事的考察分析,总结出东北方言中常见的动物隐喻类型、隐喻意义及语义路径来源。  相似文献   

5.
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语言反映文化现象,文化透过语言传承发展。成语是民族语言中人民智慧的结晶,俄语成语深刻形象地反映了俄罗斯人民不同历史时期积累起来的生活经验。本文将从历史、宗教、民俗传统三个角度,来探讨俄语成语中所反映出的俄罗斯饮食文化现象,发掘俄语成语在饮食文化方面体现出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6.
成语是语言中的精华而成语中的荟萃非四字格成语莫属,它们拥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也是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四字成语中有大量成语是含有数字的,这些数字除了表示其字面上的含义外,还表示一些抽象意义,正是这些意义彰显了我们民族思维和民族文化,因而成为汉英翻译中的一个难点。为了更加准确地传播我们的民族文化,本文试从数字七在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现象为切入点,以奈达"功能对等"的为理论指导,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成语是汉语中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色彩的固定短语,是熟语的一种。四字格的成语中有特殊的一类,其中有一组或者两组反义词。将汉语中的反义词放在结构凝固的成语中,使得这一类成语十分特殊,同时,对汉语学习者来说,又增加了学习的难度。本文拟结合含有反义词的四字格成语的各种语义结构特点,对含反义词的四字格成语在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的语义教学方法做一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成语是人类思想的精华,在文章中运用成语可以使文章表达的更加鲜明和生动。成语从产生之初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但是在我们进行翻译实践中由于两国的文化、历史、地理等因素的不同在我们翻译时常常会产生错误理解和错译等的现象。本文旨在介绍带有动物"羊"在我们翻译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现如今,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较强和规模较大的产业之一,从这一点出发,旅游文本的翻译也日趋重要.众所周知,汉语以其丰富的修辞,华丽的文字见长,尤其是带有宣传性质的旅游文本,其中的修辞手法比比皆是.成语作为汉语语言的精华,带有浓厚的历史和民族文化积淀.文中从旅游文本中的汉语成语翻译和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的角度,探讨如何灵活运用汉语成语翻译策略,进一步提高旅游文本翻译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汉语热",汉语国际教育不断升温,教学人才的培养以及出现的问题备受关注。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国际汉语教师的必备能力,是帮助教师尽快融入国外生活、克服文化休克、增强文化适应、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汉语言教学和中华文化传播任务的基本技能。根据当前国际汉语教师整体素质情况,探讨提高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华丹 《职业》2011,(6):88-88
汉语宝库中,有颗瑰丽夺目的宝石——成语。成语是表示一定概念的固定词组或短句,绝大部分是由四个字组成的。因言简意赅、易学易记、形象生动、语势有力,被人们广泛使用,它是汉语言中的精华。正确使用成语,是中技学生的语文必备能力,也是中技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一、有关电视娱乐明星形象传播的悖论现象 电视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明星史,在电视成长的每一步中都留下了各类明星的足迹,可谓是星河璀璨。这其中颇具文化意味的要数电视娱乐明星。电视媒介在对这些娱乐明星进行形象传播的过程中,存在着文化悖论的现象,即电视对他们的宣传报道和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存在着严重的对立。  相似文献   

13.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谚语和成语,同各自的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息息相关。同样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中国和法国,都有丰富的谚语和成语,并且其中出现了很多惊人的相似。但由于两国地域、语言以及历史文化的差异,也有很多法国谚语和成语在汉语中找不到类似的表达。本文通过对中法谚语及成语的对比,尝试探求中法两国文化之异同及其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熟语的教学是难点。留学生在使用汉语熟语时,比较容易出现理性意义不当、色彩意义不当方面偏误。就留学生在汉语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等熟语中的语用偏误类型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动物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类语言有许多跟动物有关系.事实上,动物形象在语言中隐含的深层次意思绝不是动物本身所反映出来的意义.由于东西方国家在历史、文化和生活环境方面的差异,动物背后隐含着的文化意义并不都是一致的.对于译者而言,在翻译有关动物形象的语言时,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考虑动物形象背后隐藏着的文化内涵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实力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高。伴随而来的是,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深深地吸引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目光,使得他们对中国这个神秘的国度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理所当然汉语就成为了继英语之后人们争相学习的语言。语言的教学离不开文化,随着学习汉语的人数增多,如何在给学习者讲授汉语的同时,把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也一并介绍给他们,就成为了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史中,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文化教学方法。其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以成语教学的方法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7.
陈智勇 《现代妇女》2014,(11):375-376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以动物形象为喻体的词语非常丰富,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对动物形象所产生的联想和使用的喻义有相似之处也有相异之处。本文试从风俗习惯,传统文化背景,社会心理和审美价值取向等方面对英汉动物词语产生文化意义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探索,对动物词语在英汉文化中的文化意义异同点进行了分析,并尝试着提出了英汉动物词语的翻译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成语语言学研究大多是关于成语教学论,并且认知语言学研究较少。这些研究还缺乏显著度角度的研究。本文即从认知语言学家Ronald Langacker的显著度理论角度对汉语成语的概念基础及侧显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源自中国古代故事的成语的概念基础能被看做原著故事本身,并且它侧显该故事的寓意。由于汉语成语主要来源于中国古代历史故事、文学作品、民间传说等,因此,现代汉语中所使用的成语蕴涵了中国古代文化、哲学思想等内容,即它能把中国古代文化知识带入现代生活。  相似文献   

19.
汉语中有许多字在历史的沉淀下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用法,汉语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意义也有了扩大、缩小和转变。例如:古代汉语中的一些字的用法从当时直到现在发生了很多变化,以"老"字为例,它的用法则体现了汉语发展演变中的扩大规律,通常我们所认为"老"字多用作词缀,但除此之外,它还有许多常见却不为人注意但仍然很重要的用法,这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显示了现代汉语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世界影响力的日益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也随之提升,人们对汉语的学习热情也在不断增长。汉语,这门拥有独特的美感和无与伦比表现力的古老语种,正在全世界展现出崭新的生命力,它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而且成为了一种文化时尚。"汉语热"的不断升温,为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我国的对外汉语传播与推广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另一方面,不断高涨的"汉语热"和"中国文化热"也向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同时语言与文化的特殊关系决定了在外语教学中必须注入文化因素。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教学自然要涉及文化内容和文化背景知识。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的相互依存,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中华才艺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是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语文化教学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怎样使中华才艺更好地辅助汉语教学,很好的接轨汉语课堂发挥它应有的积极作用以及中华才艺课程开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效果很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并从中找出更适合的呈现形式和讲授方法,使其更好地为汉语教学服务,这也是我们探索研究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