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初著名记者黄远生写了许多关于政治人物的评论,他对袁世凯的剖析准确辛辣,他承认袁世凯是时代强人,但也认为袁世凯的旧思想不适合民国的新社会。他大胆断言,袁世凯如不改变。有可能成为亡国罪魁。  相似文献   

2.
袁世凯另找靠山 甲午战争爆发前,袁世凯在朝鲜做知事无可为,随后便托辞返回国内。回津之后,李鸿章以袁世凯人才可用,委派他办理前敌营务,但袁世凯并不想从事后勤工作,因而在工作之余又背着李鸿章在京中托人找关系,另谋出路。  相似文献   

3.
题记:前总统袁世凯逝世前不久,写下了下面这篇论述中国教育改革的文章。这篇文章是在两名美国女记者的建议下写作而成。她们向袁世凯提出了11个问题,袁世凯回答了其中的10个,剩下的一个问题因为无法完全理解而没有回答。从文中可以看出,在很大程度上,中国已经将美国教育体制作为范例,并且准备为工人阶级提供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4.
《中外书摘》2010,(8):43-45
袁家第(1903—1989,又名袁慧泉),是袁世凯嫡出的长孙女,父亲是袁世凯的大儿子袁克定,母亲是晚清湖南巡抚、著名书法家、金石学家吴大激的六小姐吴本娴。  相似文献   

5.
《中外书摘》2009,(6):68-71
张振武这个人,国版教科书及正史中,往往一笔带过。最多是讲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后翻脸,磨刀霍霍,杀掉首义功臣之一的张振武。 真实的历史中,袁世凯甫当“大总统”,不仅没大开杀戒,还对党人极尽网罗之能事,待孙中山如上宾,为各位辛亥元勋皆设荣位,极尽“杯酒释兵权”之厚道能事。张振武之死,实由黎元洪而起,怪不得袁世凯。  相似文献   

6.
张之洞和袁世凯曾经一起共过事,作为长辈,张之洞非常欣赏袁世凯的才能,曾向朝廷举荐过他。当时,张之洞已是晚清督抚之首,有权有势有名望,袁世凯对他崇拜有加,也曾举荐他做军机大臣。两人惺惺相惜,好得像亲兄弟,很有英雄相见恨晚的味道,然而,几件不足挂齿的小事,却摧毁了他们辛苦建立起来的革命友谊。  相似文献   

7.
张謇作为立宪派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员,在辛亥革命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由最初的维护君主立宪发展到拥护民主共和,最后又倒向袁世凯。通过张謇我们可以分析出立宪派在辛亥革命中所起的作用。由于立宪派的协助,辛亥革命得以成功;也由于立宪派的背弃,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  相似文献   

8.
安阳市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旅游产业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原因归结为安阳大部分是人文旅游资源,与游客的互动性差,资源没有"活"起来。通过了解VR旅游的特点和优势,从VR技术与旅游融合的角度,论证其助推安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并在宣传展示、特殊场景模拟和旅游区规划三方面提出具体实施方案,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与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民国五年六月六日(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因尿毒症不治,暴死北京。但导致他患上尿毒症的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问:你死在许昌,为何选在安阳建墓穴?曹:首都坟价太贵,二线城市便宜。  相似文献   

11.
笔者将“整体性保护”的概念引入到安阳老城的保护中,从老城平面形态、建筑格局、道路格局、天然廊道格局等方面着手,分析安阳老城的空阔格局保护,以期对同类老城空间格局保护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安阳市充分顺应时代进步的要求和全市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坚持走符合安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有安阳特色、特点的居家养老管理服务之路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形势的日益严峻,围绕构建覆盖全市城乡的居家养老管理服务体系这个全社会的紧迫任务,安阳市充分顺应时代进步的要求和全市老年人口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坚持走符合安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有安阳特色、特点的居家养老管理服务之路,截至目前,安阳市5个单位荣获全国老龄先进称号,创建2个全国社会养老服务工作示范区(县)、4个省级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区(县)、14个省级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单位、35个市级居家养老工作示范点,涌现出汤阴县原新河、内黄县郭玉兰等一批全省十大敬老楷模。  相似文献   

13.
学术界普遍认为,袁世凯一直将关内外铁路余利作为北洋军军费的主要来源,文章通过对史料进行研究,指出该观点不实。  相似文献   

14.
1914年,袁世凯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下令裁撤各省都督.在京师特设"将军府",遣派将军督理各省军务.并于是年7月18日公布《将军府编制令》.建立各种将军名号。1927年张作霖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明令裁撤将  相似文献   

15.
劫后重逢 1914年春天,徐致靖和康有为劫后余生,终于在杭州重逢,此时离戊戌年已近16个年头。两人目光一对,康即自称小侄,抢先几步,跪倒在地。徐也跪下,两人抱头痛哭。康说杭州当道朱瑞是袁世凯的人,怕隔墙有耳,建议笔谈。  相似文献   

16.
学术界对袁世凯1909年初到1911年底被贬洹上村少有触及。依据目前发现的相关书信、报道、回忆等档案资料可知,洹上村3年是袁氏一生中最重要的3年,也是袁最彷徨、最苦闷、最矛盾的三年。他表面在洹上村隐居,实则积蓄力量,如猛虎在山,待机而动。  相似文献   

17.
学术界对袁世凯1909年初到1911年底被贬洹上村少有触及。依据目前发现的相关书信、报道、回忆等档案资料可知,洹上村3年是袁氏一生中最重要的3年,也是袁最彷徨、最苦闷、最矛盾的三年。他表面在洹上村隐居,实则积蓄力量,如猛虎在山,待机而动。  相似文献   

18.
有问必答     
《中国社会导刊》2009,(7):10-10
河南省安阳市冯岑:医务社会工作是一个新课题。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对医务社会工作的开展情况很感兴趣.希望贵-T0能介绍一两家社会工作服务开展较好的医院.  相似文献   

19.
<正>一道水幕缓缓升起,无数的甲骨文如繁星般闪耀其中,一枚甲骨破水而出,甲骨缝隙中闪出数道金光……12月8日晚,安阳洹河月亮岛附近的桥梁、岸线被灯带点亮,一场以殷墟、洹河为背景,以安阳文化为主线,巧妙结合戏剧、电影手法以及声、光、影等现代科技手段的“洹河夜游”再次上演。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梁启超,一生经历了两次惊险的逃难:一次是"百日维新"失败,追随康有为亡命海外;一次是潜赴广西组织军务院,领导护国战争,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耐人寻味的是,这两次逃难都得到了日本人的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