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57-59
朱光潜提倡"观照"的审美态度,兼具西方"审美静观"理论与中国传统"凝神观照"思想的双重品质。朱光潜"审美观照"思想以凝神的心理状态为审美基础,以"不即不离"的审美距离及审美移情为实现的保证,以物我统一的审美境界为旨归,以超脱人生的烦恼、痛苦为最终目的,凸显了审美静观的非功利性和主体性,对以后中国美学审美态度、审美心胸的理论发展具有重要的建设意义和学术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
陈颖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2):70-75
作为一种对美的事物的感性直观达到对其理性内涵把握的心理活动方式, 审美观照应被用于对历史的认识。认为认识者惟此方能在已进行过的逻辑认识、 伦理判断的基础上, 达到对历史的完整把握。至于这样做的条件, 则除了认识者具有运用这一方法的能力外,还在于历史确实蕴涵有美的内容。自然, 一旦这样做了,则不仅认识者能由此获得一份渗融着理解的情感愉悦,而且历史学亦将获得新的发展,或者说将使已中断的优秀古代史学传统再一次得到复兴。 相似文献
3.
刘春雷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5):64-68
审美虚静对审美观照不但具有方法论、本体论和生存论三方面的意义,而且促成了审美主体对单维度生理、心理欲望及其感性杂多世界与单维度知性、理性的知解活动及其知识产物的双重超越,从而开启了本真澄明、生机氤氲的审美世界和生命境界。审美虚静通过有限的在场开启无限的不在场,在“悬置”中“还原”万事万物的本性,这正是审美超越的要义所在。 相似文献
4.
宋秋敏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4(5):135-138
“追醉逐梦”是晚唐五代大多数文人的共同心态,“醉梦词”由此而大量产生,成为词坛一道特殊的风景线。从艺术特色而言,“醉梦词”既体现了晚唐五代文人词“绮怨”的总体风格,又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个性,主要表现为“醉词”的真率热烈之美和“梦词”的朦胧幽约之美。 相似文献
5.
刘春雷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7(1):146-151
作为重要的美学范畴,静观和观照所指涉的是同一审美现象,但两者意义又各有侧重。在静观中,“静”在“观”前,意味着静是审美直观的前提条件、预备状态;在观照中,“照”在“观”后,强调的是审美直观的所观、所见及其开启澄明的审美世界。静观与观照的两个意义重心共同构成了审美静观、观照的不可或缺的两个要点,彰显出这一核心美学范畴的重要意蕴:对现实世界的超越和对本真世界的澄明。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关汉卿笔下"辣妹"群体进行审美观照,并从中反观关汉卿的创作心态,重新审视关汉卿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农业科技旅游的审美观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斌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5):101-104
依托农业科技活动开展的农业科技旅游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农业科技旅游的内容广泛,这种旅游活动具有三个层次的审美活动:一直蕴含了农业美学自身所具有的形式美、动态美、韵律美、艺术美;二是体现了美的创造者———劳动者以及劳动本身的人工美、功能美、技术美;三是农业美赖以产生发展的社会美、时代美。 相似文献
8.
孙旭辉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6(2):38-46
中国传统山水审美意识的启蒙与完成经历了漫长的动态过程。与已有研究对《山海经》山水所作的地理山水、神话山水、文化山水的解读相比,审美经验的阐释路径使得《山海经》在中国传统独立山水意识诞生旅途上的意义更为明朗,《山海经》所蕴含的山水资源具有标本性的意义:《山海经》以空间引领时间的独特方式及山水审美张力的构建,实现了对审美经验的早期祛昧。尽管距离山水在魏晋时期所实现的审美独立还有一段距离,但《山海经》所提供的平等、包容的审美质素却为中国传统审美意识的独立作出了自身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胡萍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5(3):98-100
以“影”入词是宋人抒情达意的常见方式,它以丰富的细腻的情感内涵开拓了词的美学境界,并成为观照宋代审美情趣和文化人格的一个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10.
吴怀仁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语言是保存和发展人类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的最有力的工具,方言写作无疑将是从另一个视角去保护民族文化的举措之一。方言是民俗底蕴的凝聚,汉语方言写作不仅可以保护民俗文化,而且能拓展写作渠道,丰富写作风格,从而进一步实现汉语写作生态化。对汉语方言写作进行历史、民俗文化和审美观照,以挖掘汉语方言写作的民俗文化意味,考察其审美意蕴,也就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志德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7):55-57
自鲍姆嘉通以来,美学大师们一致认为,形象或形象性是审美的理论前提,科学理论是抽象的,不可形象化。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对象化理论则认为,对于缺乏一定科学常识的人来说,自然界是其外在的陌生的对象,主体的本质力量的发展还没有与客体的存在确立一种肯定的方式,作为科学研究与创造过程中的科学家的审美观照也就不可能为他者所承认。事实上,许多科学家为了解释经验数据和现象的功能,在其理论假设与陈述中就构成了可形象化的结构或机制,并且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科学家在寻真求美中获得了人生的解放与自由。 相似文献
12.
“观”是中国传统审美方式的基型,它由感性、理性、情感交织而成。“观”照自身,反“观”本心,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并在主客体的统一中达到和谐,体现出中国人本主义的审美倾向。同时,“观”体现了东方审美思维方式的独特性:即感性理性交互为用的直觉思维、内向思维、体验性思维和意向性思维。与西方局限于认识论的“观照”相比,中国的“观”是主客交融的情感体验,“观”出的是一种意象。 相似文献
13.
宋立民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25(1):71-75
"非常社论"与一般意义上代表媒体的政治性社论、时事性社论、解释性社论所不同者,在于其特殊的时事背景和浓厚的情感色彩.从美学诉求的角度考察,这种社论的美感在于:面对大时代的大事件发黄钟大吕之声.其具体表现为:临近性--时间的特殊和事件的重大;整体性--属于媒体自己的诗化的声音;深刻性--历史厚度与人文关怀的统一;开放性--响亮的正义感和强大的号召力. 相似文献
14.
潘智彪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6):34-38
审美活动是一种社会的行为.审美活动中的社会影响不仅体现在欣赏者审美观念形成的历史过程中,而且也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审美进程中.社会促进是影响个体审美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相比于社会促进,从众行为对审美主体的影响要更广泛而普遍、全面而深刻.导致审美从众的既有外部的原因,也有内部的原因.审美从众的社会心理机制是暗示和感染. 相似文献
15.
吴功正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4):101-104
在通向盛唐诗坛的大道上 ,站立着一位关键人物——张说。张说的美学观有一种良好的平衡感、综合性 ,体现了盛唐所需要的有容乃大的特点。张说在文学创作上舒卷自如 ,特别是七言歌行。他属于盛唐诗坛的领袖型人物 ,提携了一批人才 ,为盛唐气象的出现提供了充分的准备 ,因而富于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艺声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5,(2)
审美创造的构成因素是以审美性与创造性为经线、以创造特性、创造理想与创造走向为纬线,相互构成审美创造网络。提车经线,分解纬线,意在探讨审美创造的内部本质。 相似文献
17.
“观察/实验负载理论”论题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彤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新实验主义和科学实践哲学对“观察/实验负载理论”命题的批判观点和策略是:反对强化理论的观点;说明存在无理论负载的实验和观察;观察的所有报告不必然负载一个科学理论;某些实验更不必诉诸高层次理论,反而可能激励理论产生。这并不构成向实证主义的回归,而正在构成新的实践优位的科学实践哲学研究进路;给出对观察/实验与理论各种复杂关系的一个初步分析,观察/实验的确与理论的关系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和变化,不同品格的观察/实验与理论有不同的关系;不能以一个普遍的命题勾勒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编辑发现过程中,编辑的审美意识是编辑主体对作为编辑客体的外载文化信息中的审美对象的能动反映,它通过积极地影响编辑发现的心理状态,反作用于整个编辑出版过程的文化整合活动。它的心理构成要素主要有四种: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理解。而审美意识在编辑发现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选题开发,二是审读加工,三是编排设计。 相似文献
19.
李柏芳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4):89-93
诗歌创作审美活动过程中的审美主体和客体是一种相互交流、相互通融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主体呈现出"退让"与"归返"的客体性,客体呈现出"契合"与"固守"的主体性。诗歌创作活动中审美主体和客体的交融是美妙而神奇的,值得诗歌研究者深入细致地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