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孔令雪 《社区》2012,(22):55-55
任何时代、任何地方,所有人都在不断地追求幸福。幸福到底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呢?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幸福课”的最新发现告诉我们,幸福不仅仅只是一种快乐的感觉,它还可以提高创造力,让人变得更细心,考虑问题的时候更周全。  相似文献   

2.
"中国梦"是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迈向全面小康。今天,距离建设美丽的中国、幸福的中国这个目标,比任何时候更接近,实现这个目标的信心比任何时候都坚定。"老区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区是共和国的共同体,老区跟随国家的发展步伐,实现脱贫奔康,建成美丽的老区、幸福的老区,"中国梦"才能真正实现。不然,"中国梦"...  相似文献   

3.
现实生活中,道德的个人未必拥有幸福的生活。因此,个人的德福一致还必须通过幸福新政为其提供保障,更为重要的是个人必须通过自身主体作用的发挥来提升幸福。在论证幸福可以习得的基础上,认为"积极认知,达致幸福"、"超脱现实,解除烦闷"、"放大幸福,减轻不幸"是习得幸福的三大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梦"是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迈向全面小康。今天,距离建设美丽的中国、幸福的中国这个目标,比任何时候更接近,实现这个目标的信心比任何时候都坚定。"老区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区是共和国的共同体,老区跟随国家的发展步伐,实现脱贫奔康,建成美丽的老区、幸福的老区,"中国梦"才能真正实现。不然,"中国梦"就会大打折扣。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全省老区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令人瞩目的显著业绩。但由于种种  相似文献   

5.
幸福快乐作为一种积极的主观情感体验来源和存在于人所现实拥有的生活、工作、精神三个世界,每个人的幸福与痛苦大抵与其生存的这三个世界的结构、质量与功能有关。人应当追求和拥有完整和谐的三个良好世界,这样才享有全面的幸福和圆满的人生。但现实的人生往往是有缺陷的:或者生活世界不美满,或者工作世界不如意,或者精神世界有缺憾。缺陷也可以衍生积极效应与幸福体验。通过采取转移替代、人际建构、调节欲求、升华精神等行动策略,个体可以实现趋乐避苦获得幸福快乐。由此观点分析当今中国农村妇女自杀率偏高现象可以发现,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生存世界不健全、不完善,生活世界的狭小、工作世界的缺失和精神世界的贫乏使得她们缺少趋乐避苦的界内利用资源与界际转移支持,更缺少化解矛盾、创造幸福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6.
"幸福指数"能有效的反应一个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能综合反映出社会的发展层次,采用社会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对淮安市部分有代表意义的社区进行研究,发现艺术化的大众体育能有效地满足参与者的身体、心里和社会交流等方面的需求,对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新城花园小学创造一切条件,实行人性化管理,提高每位老师的幸福指数,为老师们创设一个温暖的家、温馨的办公环境,让教师们充满激情地工作,充分感受到工作是快乐的、美丽的,积极为老师们打造幸福人生。老师们感到幸福了,自然以更积极和光明的心态、更饱满的热情关注自己的专业成长。等到大家的专业发展了,在工作中感到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左右逢源、胜任愉快,就更能从工作过程中感受乐趣,  相似文献   

8.
正幸福令所有人向往、追求,幸福是什么?幸福教育又是什么?怎样去追求幸福教育?每位教育工作者为之探索,在探索中实现师生对幸福的追求,并在追求中获得幸福。幸福教育的内涵幸福与教育关系苏格拉底曾说,"善就是知,知就是德,德就是福。"他和柏拉图认为人生求知、修德、行善就是幸福。我国儒家学派认为:"向内修身养性,求仁、义、礼、智;向外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人生就是幸福。现代社会则概述  相似文献   

9.
"君子有三乐"是孟子德性幸福的经典表述,"家庭和谐、内心康宁、教育英才"构成了儒者的三种基本幸福。然而在其"所欲"、"所乐"、"所性"的幸福序列中,"君子所性"才最后完成儒家终极的德性幸福。孟子既承认天命对人间生死祸福的主宰作用,但更强调"立命"、"正命"和"求在我者",内在心性的作用与道德主体的力量更受重视。德性幸福根源于道德主体的本心,由"尽其心"、"知其性"而达到"知天"的境界;德性幸福秉持着"浩然之气"的培育,进而实现"塞于天地之间";德性幸福贯穿以"反身而诚"的修养,从而实现人生的"乐莫大焉"。对于人们在现代社会中寻求安身立命的人生价值、提升现实人生的精神境界,孟子的德性幸福观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心理资本是个人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心理品质,也是保持职业竞争优势的核心心理素质,包括"希望、自我效能感、乐观、坚韧性"等四个维度。青年教师的心理资本是指青年教师在一线教育教学中,表现出一种正向的、积极的心理状态,通过不断优化心理资本,可以帮助青年教师汲取积极力量,提升心理复原力,收获幸福体验,促进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关于幸福的真谛,人们到现在也未达成共识。对这一历久弥新的话题作进一步的探讨,从痛苦的消除、对于物质的追求、获得人生的"真爱"和心灵的满足这四个方面分析,是无法完全获得幸福的真谛的。从人的本质角度分析,幸福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这一定义较为全面地体现了幸福的真谛,对于当今"幸福社会"的构建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伴随20世纪初中国转型,传统的"市井幸福"从人生观念到生活现实经过了曲折历史变迁。传统民间社会的幸福观是通过"福禄寿"这一文化象征体系来表达的,福禄寿分别代表子孙满堂、飞黄腾达和长命百岁。故幸福乃关乎人之运势,与其说是积极追求的目标还不如说是虔诚祈求的对象。精英阶层却对民间的这种"幸福热"嗤之以鼻,他们自身倾向于一种更具超越色彩的对道与德的追求以及更高雅的人生乐趣。在"五四"青年眼里,传统社会次序是建立在压迫的基础上的,其对幸福的追求也以女性、青年、和庶民这三个群体的牺牲和痛苦为代价。启蒙也就意味着赋予每个人追求幸福的权利,把人们从礼教中解放出来,从而可以主宰自己的生活,拥有婚姻恋爱的自由。但是这个创建伊始的国家所面临的主权危机很快使个人的幸福追求显得可疑和徒劳。中国共产党所创建的社会主义国家要求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利益。在改革开放时代,伴随着"美国梦"和商品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扩张,充满五四色彩的"市井幸福"也在中国卷土重来。为了具体阐述此漫长曲折的市井幸福史,本文将分析一系列文学文本:沈复的《浮生六记》(1809),鲁迅的《狂人日记》(1918)、《祝福》(1924)和《在酒楼上》(1924),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1930),丁玲的《一九三零年春上海》(1930),苏青的《结婚十年》(1943),张爱玲的《倾城之恋》(1944),以及陈冠中的《盛世》(2011)。除了梳理文学史和思想史以外,本文还会对在理论层面探讨欧洲启蒙运动时期个体的崛起和对日常生活的积极认可,以及情感在自由主义的民主社会中所占据的中心位置。  相似文献   

13.
越来越多的人衣食无忧,住房良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为什么很多人感觉不幸福,或者说很多人不幸福,这值得我们思考研究,也是对学术界、政府包括给产业界提出的问题。能不能提出一个建设幸福中国的概念,原来《东方红》里就有"他为人民谋幸福",幸福这个事也不是一个新的东西,但为什么要重提建设幸福中国?第一,这比说建设第二大经济强国,更贴近老百姓的思维;第二,提如何建设中国的幸福观,这样能把它跟老百姓的生活联系得更密切;第三,这样能够在政府官员的考核里淡化GDP导向的考核,加一条人民幸福考核导向,可以作为一个官员的价值取  相似文献   

14.
编者感悟     
《21世纪》2012,(12):23
你幸福吗?网络上热议,电视里追问,人人感受不同,这实在是一个无法简单回答的问题。然而,在众说纷纭中凝聚起共识:幸福,源于个人感受,更系于国家发展。放眼中国实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回应的正是人民对幸福的呼唤。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迷恋GDP增长,更注重人在发展中的位置,认识到破坏生态、浪费资源的发展不可持续。在旧有发展模式下,GDP上去了,个人财富增加了,许多人的幸福感可能并没有提升。"幸福"的字样写入多省"十二五"规划,百余城市提出建设"幸福城市"的目标,"人民"在十八大报  相似文献   

15.
幸福论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目的论、幸福快乐论和幸福德性论出发,寻找社会发展"GNH"关怀的理论依据,这对矫正"GDP"崇拜,抵制消费主义快乐观,坚持"中道"德性原则具有重要的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西藏1535名中小学教师关于"如何提升幸福"的诉求调查,在国内首次描绘了西藏教师幸福提升的诉求特征:(1)西藏教师幸福提升的诉求依次是工作环境舒适、收入增加、家人陪伴、人际关系融洽、教学水平提升、明白工作意义;(2)西藏教师对幸福提升诉求的认识存在性别、城乡、从教时间以及海拔差异。结合访谈和实地调查发现,西藏教师幸福提升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对新时代教师工作意义的理解还不够透彻、教师负责过重以及缺乏主动获取幸福的意识和能力。为此建议,从政府层面撬动教师幸福提升的"杠杆点";从学校层面建设"幸福校园";引导教师升级"幸福2. 0"的观念,成为有幸福能力的人。  相似文献   

17.
幸福感概念构建在人具有主动性这一假定上,即人们若欲获得幸福,必须积极行动,唯有借助个人努力才可实现。幸福感亦为目标,一旦达成便可证明一个人整体的幸福。因此,我们愿意朝着幸福和良好的生活品质而努力这一事实,也更深刻地诠释了幸福的本质。另外,心理和社会的双重积极是幸福感的源泉。幸福的人总能积极地对待生活,不论眼前还是今后。休闲能够带来幸福,但休闲并非幸福本身。事实上,休闲是一种活动,是人们在空闲时间为了让生活变得更精彩、更有意义而做的事情。总体而言,我们如果因某种休闲活动而感到幸福,表明我们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满足。虽然休闲并不等同于幸福,但毋庸置疑,它对创造幸福至关重要。我们在休闲研究中绝不能忽略休闲与幸福这个当今生活中最具活力领域之间的联系,否则,我们将会丧失提升休闲与科学及公众之间关联性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正为什么有的人积极乐观,有的人却整天愁容满面?幸福与不幸福,是因为我们拥有的东西不一样,还是因为我们的心理感受不一样?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我们"对幸福的感知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幸福程度,那么我们该如何提升自己的"幸感力"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在德性幸福的主体之维上,荀子更多地把普通人可以企及的君子人格作为幸福的主体,由成人之道塑造德性人格进而实现德性幸福。在德性幸福的规范之维上,荀子更加重视外在的礼乐制度的功能,强调通过礼乐对大众的行为矫正、情欲调节进而实现德性幸福。在德性幸福的实践之维上,荀子具体地提出了"积善"、"注错"等可操作的道德实践,由切实可行的道德活动锤炼德性、实现幸福。主体之维、规范之维、实践之维以"成人"为中心构成德性幸福的实现路径,德性人格与德性幸福内在相通。  相似文献   

20.
幸福观即人们对幸福的认识和看法.从甲骨卜辞和相关文献梳理可以发现,商代人的幸福观主要包含三个维度:一是政治治理层面的修德勤政、宽民爱民,以实现协和万邦、百姓安宁为幸福追求,即以“德”为福;二是经济层面的崇富恶贫,积极发展经济,以期实现牛羊成群、五谷丰登、交易获利,即以“富”为福;三是在精神信仰层面的事神致福,期望通过殷勤地敬神、崇神活动,获得超自然力的神佑及心灵上的安宁,即以获得神佑为“福”.分析商代幸福观念的内容,可以发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取向形成的早期原因,对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