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迟同志是擅长写报告文学的老作家。他曾经说过,报告文学的任务是“迅速地,灵活地,勇猛地出击。他们突然出现在敌前敌后侧翼,突然出现在生活的激流中,突然出现在正是人民最需要他们的地方。”①《哥德巴赫猜想》一发表,就激动人心,反响强烈,其原因也正在于它是完成了这样任务的一篇报告文学:它在我们生活的激流中翻起雪浪,在  相似文献   

2.
昨天当报告文学刚刚呱呱落地,来到人世间时,许多人把它看成是个“毫无价值的”小不点儿,且不说资产阶级对它不屑一顾,连我们队伍中的人对它的作用也都发生怀疑。高尔基曾劝一位作者去写特写(报告文学),这位作者犹如面对第一辆出现的火车的人立即给高尔基回信道;“我因为创造力的昂扬而全身发抖,您却劝我试写特写,这是开玩笑吧?”在这位作家看来,报告文学是个劣等的文学样式,写它不需要创造力。在苏联,有位作者曾因写过一篇很有名的长篇小说而一鸣惊人,这本书被翻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后来有人请他写一篇重要的关于当前迫切问题的报告文学,他说:“感谢上帝,现在我已走到一条大路上来了,我可以不再写报告文学了。”这二例,可以说是整个社会对刚出土的报告文学的误解和冷淡态度的缩影。但是,报告文学却并不因此而夭折,它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它  相似文献   

3.
三十年前茅盾就曾要求短篇小说“写得短些,再短些”,以后文坛上几乎年年提倡“短”,呼吁“短”,可就是短不下来。几乎与提倡短篇小说“写得短些,再短些”的同时,报告文学的研究者们也一再呼吁报告文学“写得短些,再短些”。比如甘惜分教授在《报告文学简论(代序)》一文中就说过:“长短无定格,长者长之,短则短之,由题材和作家个人风格决定,但目前似有一种越来越长的倾向,动辄几千字,万把字,这个篇幅就吓退了不少读者。目前人们的生活节奏很  相似文献   

4.
赵树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独特创作个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创作的现实主义特征,我以为有三个方面: 一、坚持写自己所看到的,不为观念而牺牲现实赵树理说他有一条创作原则:“有多少写多少”。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他写的东西都必须是自己亲眼看到的,亲身经历的,亲自感受到的。因为坚持从生活出发,写出的作品不能“完整”地符合某种理论、观念,他为此受到过某些评论的指责。本来一种理论如果是正确的,它一定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这种理论与实生活总是统一的。然而,抽象化的东西并不等于实生活。例如社会主义时期的级阶矛盾,归纳成为理论,可能只有几十个字,而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却十分纷纭复杂、丰富多彩,绝不是只有一种模式。作家如果要使自己的创作生命永不枯萎,那就绝不可脱离生活,而躺在书本上。坚持“有多少写多少”的原则,恰恰是赵树理在  相似文献   

5.
西方现代派文学是在“反传统”的口号声中发展起来的。暂且不论这种“反传统”是否言过其实.但它调实有许多与传统文学通然不同的艺术特征.它的新颖性是人所共知的,因为,它的出现,伴随着一种新的美学观念的崛起。任何作家的创作,都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艺术的把握,或者说是对现实世界的审美的评判。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对丈学必须“真实地后映生活”这一创作原则的否定。我们承认文学是对生活的反映,但这并不仅仅是指认识论意义上的“反映”,更不是机械的反映,而是审美的反映。既然文学是“反映”,就必然有一个真实性问题,因为“真…  相似文献   

6.
在集合式报告文学称雄于文坛的1988年,李延国曾试图改变文体结构出一条新闯路子,于是,他写了“卡片式报告文学”《走出神农架》。尽管不少报告文学作家也同李延国一样具有文体创新意识,但报告文学阵地的整个格局以及它的某种轰动效应在1988年并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7.
一九三八年,茅盾写了一篇《不要误解了报告文学》的文章,批评那种认为报告文学在技巧上低一级的看法,并且指出:“伟大作品也即是报告文学的杰作,正如伟大的作品中可以有小说、诗歌、戏剧一样,也将有报告文学.”①几十年过去了,茅盾的论断一再得到了证实.特别是粉碎“四人帮”以来,七年的时间里,我国报告文学创作空前繁荣,报告文学队伍人才济济,报告文学园地奇花竞放.现在,这枝文学新花,已经毫无愧色地独立出来,在艺术技巧上也日益鲜明地表现出它独具的特色.一近几年我国报告文学艺术上最大的突破,表现在刻划人物方面.这个问题尽管至今尚有争议,但它取得的成绩是引人注目的.文学的中心任务是写人.而报告文学却因具有浓厚的新闻性,它常常是一些突发性事件的报告.早在我国报告文学的初期,茅盾就指出:“‘报告’的主要性质是将生活中发生的某一事件立即报告给读者大众.”②钱杏村在我国第一本报告文学集《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的序言中也说:“报告文学的最大力点,是在事实的报告.”他们的这些论断与过去报告文学的实际情况是基本一致的.无论是约翰·里德的《震撼世界的十天》、斯诺的《西行漫记》,还是我国后来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等,都是以报道事件为主的.有些作品,如《包身工》,虽然也花了一  相似文献   

8.
在报告文学理论中,真实性的问题是带有根本性的.对这个问题的正确理解,是研究报告文学的基础.从报告文学的发展来看,真实性问题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它被提出来讨论,也不是一开始就很尖锐的.当报告文学作为一种新兴文体刚刚产生的时候,它基本上属于新闻的范畴,是新闻体裁的一种.正由于它的根是扎在“新闻”这个土壤里,所以人们对它的真实性问题没有什么争议.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当报告文学逐渐从新闻领域走进文学领域的时候,真实性的问题就引起了作家和读者的关注.报告文学的历史还告诉我们,当报告文学在某一个时期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出现繁荣局面的时候,真实性的问题往往也提得比较尖锐.  相似文献   

9.
茅盾——杰出的报告文学作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茅盾,作为一个小说家,早已驰名中外,但是作为一个报告文学作家,似乎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因此本文想就茅盾在报告文学创作方面所作出的贡献进行一些粗疏的探讨。我想这对于全面了解茅盾的文学成就,了解我国报告文学创作发展的情况,都是有所裨益的。一首先,茅盾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杰出的报告文学作家,是决非偶然的。这可以说是由于他那坚实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全面的报告文学理论和丰富的社会实践所决定的。茅盾的文艺思想,一开始就建筑在雄厚的现实主义基础之上。他积极提倡新文学。在他的第一篇文学论文里就提出了“表现人生”“指导人生”的文学主张。这“人生”不是一家一户的人生,而是一社会一民族的人生;不是“特殊阶级”的人生,而是“平民”的人生,是“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人生。进而他又指出“文学是时代反映”,“表现社会生活的文学是真文学”。他要求文学描写下层人民的悲惨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报告文学的创作队伍中,女作者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崭露头角的女作家灿若繁星,她们不仅作品数量可观,质量和影响也不亚于男作家。她们和男作家一道创造和推动着当代报告文学的空前繁荣局面。除了黄宗英外,柯岩和陈祖芬也是其中的佼佼者。她们的作品分别具有“诗歌型”报告文学和“政论型”报告文学的风格特征,又有各自独到的思想和艺术追求,在报告文学领域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1.
在关于文艺真实性的讨论中,对“真实”这个概念的理解颇多分歧,以至有人认为这“是个含义不清的概念”。其实只要把这个概念的哲学含义弄清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哲学上,真实的涵义是丰富而确定的,主要有两个,第一,真实指一切客观存在的东西。真实、现实、实在、存在是同一层次的概念。黑格尔说,他那个时代的人们就把“外在现象世界和内在感性世界通常称之为‘现实’、‘真实’和‘实在’”。列宁也认为凡是现实的、存在的就是真实的。他说,“外部现实是真实存在着的东西”,“真实即客观实在”。而存在是最高的、最普遍的概念。物质是客观存在,人的精神、思维也是客观存在,所以真实既指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这是对真实的最普泛的理解,是真实这个概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我国当代文学出现了“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少有的报告文学热,它以显赫的业绩活跃于中国文坛。本文试图对新时期报告文学的社会历史特征加以美学的分析,以期争鸣。报告文学是时代的“晴雨表”,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当我党粉碎了“四人帮”,翻开了中国历史光辉的一页的瞬间,当人们还没有完全从时代“惯性”中跳出,尚未从余悸中解脱,报告文学就以其敏锐的洞察时代风云的嗅觉和触及社会生活现实的勇气,  相似文献   

13.
当今文坛上有一种现象令批评家们担忧:一部分作家正挥舞着“玩文学”的大旗在四处“冲杀”。“玩小说”、“玩诗歌”、“玩报告文学”,一个“玩”字总是十分潇洒地悬在嘴角,仿佛持一种很轻松的情绪在文学这条“寂寞之道”上悠然地踱着方步。“玩”字下面,文学仿佛已不再是神圣的事业,作家们也不再自欺欺人地默认或宣称自已是崇高的人类精英,文学与作家之问一种很“圣洁”的关系被轻描淡写地抹去了。由此,使命感  相似文献   

14.
纵观报告文学之发展史,几乎所有报告文学作家及其评论家,无不认为真实性是报告文学的生命和本质特征。这足以表明真实性对于报告文学的成败与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价值和作用。但是,对于如何理解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以及在写作中如何体现真实性的问题,始终是报告文学争论的焦点,迄今仍有分歧。有人主张在报告文学写作中,允许作者“适当虚构”或“略有虚构”,认为这种“有限虚构”是出于艺术加工的需要而无  相似文献   

15.
报告文学的重要特性之一,是它的议论性。高尔基和波特伏依早就指出过,为什么小说、戏剧、诗歌也可以议论,却未形成特性,而报告文学则不仅允许议论,还将这作为文体的规定特征,并予以鼓励与提倡呢?原因大概有这几点:①报告文学是由新闻脱胎而来,还带有明显的新闻性或准新闻性,所以新闻所要求的鲜明的政治性和较高的思想透明度,它也应该具备;②报告文学要求材料的真实,作者对笔下的人物、事件、生活图景都不能虚构与任意想象,所以无法将自己的思想倾向融汇到经过概括加工的典型化的环境与形象中去,它是在“显示生活”而不是只“叙述生活”(巴克语)。明确些说,小  相似文献   

16.
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对“左联”的影响,首先是“新写实主义”的引入。所谓“新写实主义”,是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理论家藏原惟人提出的理论。1927年,藏原惟人写《到新写实主义之路》一文,他要求作家“获得明确的阶级观点”,“用无产者‘前卫’的眼光来观察这世界,而把它描写出来”。他所说的“前卫”的眼光,也就是“能够真实地在其全体性及其发展中观察这个世界者”。藏原又提出,必须“从过去的写实主义继承着它对于现实的客观的态度”,“把现实作为现实,没有什么主观的构成地、主观的粉饰地去描写的态度”。此外,藏原惟人还在其它…  相似文献   

17.
素有印度“小说之王”之称的普列姆昌德(1880———1936)是印地语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作家。他对农民怀有诚挚沉厚的感情,他的作品几乎都是以印度的广大农村为背景,把农村当作了他实现理想的天堂,他笔下的农村常常是充满诗意的。苏联作家爱伦堡曾说过“普列姆昌德的小说写得很真实,有时很动人,有时相当残酷,但总是富于人情味。”[1]也有人认为“他的长篇杰作《戈丹》是印度农村的一面镜子,是印度农民生活的一部史诗”[2]。“从艺术上看,《戈丹》在普列姆昌德小说创作中也是成就最高。不仅对乡村生活有逼真的描写,而且人物形象塑造及情节的安…  相似文献   

18.
拙文《“禁区”辩证解》,旨在说明文学创作决不是一件随意性的工作,它要受作家世界观的制约,受社会效果的检验。我原以为这一点在我的文章中是说清楚了的。现在读了游藜同志的大作《不要让作家作茧自缚》,我才感到还有再说一下的必要。 问题还得从我写那篇短文的动机说起。 粉碎“四人帮”以来,由于作家们挣脱了枷锁,创作上出现了令人欣慰的崭新局面,无论在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题材无禁区”,已经得到了相应的体现。但是,无庸讳言,在创作上,确实也有少数作家的个别作品存在  相似文献   

19.
报告文学与无产阶级革命 回顾一下报告文学(Reportoge)的兴起和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报告文学是伴随着无产阶级登上社会历史舞台的新型文学,因而它是人民的文学,战斗的文学,真实地记录时代风云的文学,是最富于时代精神的文学.报告文学不同于诗歌、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文艺散文等文学形式,它不是古代早就产生了的,而是近代社会生活的产物,是近代政治社会生活需要的产物.十九世纪末期,欧洲曾出现过比新闻生动一点的反映战争场面的速记,如德国记者写的短篇战地速写;反映民主主义革命者生活的特写,如俄国民粹派领袖谢尔盖·米哈依洛维奇·克拉甫钦斯基写的  相似文献   

20.
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唐山大地震》所带来的冲击。是的,有谁从灾难的视角去表现过灾难呢?人们总是习惯于从真实性这一层面去审视报告文学的创作,而报告文学创作的主体却常常成为不幸的“被遗忘的角落”。基希说:“事实对于报告文学者,只是尽着他的指南针的责任……”很难想象,一个缺少对生活本身的思考和透视,缺少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力和理解力,缺少对生活进行思想烛照的创作主体,能够真正地反映生活的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