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0月18日至20日,四川省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学会、四川省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在都江堰市联合召开了1990年会。这次年会围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这个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是个矛盾系统,不是单一的。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而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发展动力影响着社会主义发展观的选择。作者从社会发展动力角度研究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的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历史脉络,概括了三种发展观的本质特征,认为三种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是一脉相承的体系。正确理解和认识三种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毛泽东依据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进行了很有价值的探索,提出基本矛盾动力论.邓小平认真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通过对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点的深入研究,提出改革动力论.江泽民紧密结合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提出创新动力论,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系统中诸类型的子系统的矛盾共同起作用,而产生的合力作用的结果。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起码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从宏观上去进行把握。 第一、以内部矛盾为根据的根本动力和以外部矛盾为条件的辅助动力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合力。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研究述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理论界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研究 ,取得了一些新进展 ,概括起来可归纳为三种 :一是纵向研究 ,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现实中得到了不断的继承和发展 ,形成“继承发展说” ;二是横向研究 ,认为社会主义发展是由多种动力共同推动的 ,形成“合力说” ;三是系统研究 ,认为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是一个复杂的动力系统 ,形成“系统动力说”。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紧密结合的产物,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与发展具有强大的理论动力和实践动力。理论动力主要源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性和开放性,以及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品格。实践动力来自新中国百业待兴的探索,尤其是来自改革开放以来如何应对实践中面临的诸多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理论动力和实践动力的综合作用下形成、发展与不断完善的。  相似文献   

7.
强调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 ,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的一个重要贡献。邓小平认为 :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是多方面的 :(一 )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 ;(二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 ;(三 )共产主义理想是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 ;(四 )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是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五 )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和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强大支柱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与发展的伟大革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进行历史与逻辑的考察,阐明三代领导集体的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是一脉相承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学说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的内涵丰富、体系完整的社会主义改革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的重大贡献在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化改革仍是推动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理论的现实价值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1.
改革、发展、稳定、和谐是当代中国社会运行中的四个重要环节.在这四个环节的互动关系中,存在着社会发展的诸多动力机制.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经历了由三维到四维的系统动态关系转型,转型后的中国社会运行存在三个动力机制:改革创新的基础动力机制、科学发展的主导动力机制和稳定和谐的目标动力机制.这些动态的动力机制的协同作用,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  相似文献   

12.
论改革也是革命程明华改革也是革命的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个思想的提出,正确地解决了社会主义国家长期探索而又未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的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和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一在现行...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概括.是一个具有重大创新意义的重要概括.这一重要新概括,进一步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规律和重大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实质和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产物.改革开放既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源泉和逻辑起点,又是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依据和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征和品质.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潘宁 《社会科学家》2005,3(4):11-15
社会发展动力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马克思恩格斯深入考察了物质生产的内在结构及其运动过程,揭示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规律,指出这一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根本动力。毛泽东深刻地总结了中国和共产国际的历史经验,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概念,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这一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很大的现实启迪。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动力论的突破─—学习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理论李辛生邓小平在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思想,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阐明了社会主义矛盾与改革的动力机制,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矛盾扬弃的辩证法,把建...  相似文献   

16.
彭绪琴 《社会科学家》2007,3(4):143-145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一是可以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有效凝聚各个方面的智慧和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二是可以为个人健康成才成长提供精神支柱,为人生指明意义和方向,为人们提供科学的价值评价系统,为主体能力的最优发挥提供动力。理想信念教育无论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还是对个人成长成才,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解放思想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解放思想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18.
(一) 打开《邓小平文选》,不论是哪一卷,都很难发现万字以上的长篇文章,而两三千字以内的讲话、谈话却比比皆是。正是这短小精干的众多篇章写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巨著,设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壮丽大厦。党的十四大政治报告已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逻辑的宏观概括,队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阶段、任务、动力、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内外条件等方面进行了科学总结然而,从邓小平同志的著作看,他却并没有去着意建构一个体系——没有长篇大论,没有系统专著,仔细分析,这是有具体原因的。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所有制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40年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取得了重大成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有制理论的突破和发展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初期,个体经济破土而出,在"铁板一块"的所有制结构上打开了一个缺口,从此中国所有制结构的演进便获得了内生动力和呈现自身的规律性。所有制理论的重大创新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基于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我们对公有制、非公有制、混合所有制经济等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基本范畴的认识不断深化,开始形成比较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  相似文献   

20.
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雨  太盛 《江淮论坛》2000,5(2):13-18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他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拟对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学说作一探讨。一唯物史观认为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在不同的社会 ,其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对立社会中 ,社会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到了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但是 ,由于在社会主义社会中 ,剥削制度以及作为阶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