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解释学是在否定古典哲学的实体一本体论以及建筑于其上的认识论的前提下产生的.解释学认为存在不是作为实体,而是作为被主体所解释的、具有某种意义的对象呈现出来的;认识不是对实体及其属性的反映,而是创造意义的解释活动。解释受制于主体的文化一心理结构,带有历史性,并且以合法的“偏见”为前提,而所谓的纯客观的、终极的认识根本就不可能存在. 从解释学的观点来看待艺术,就会产生一个新的艺术观。艺术不再是现实的反映,而是对世界(存在)的意义的创造和解释。存在的意义是解释的对象和产物,解释的不同水平就产生了现实与艺术的区分。艺术…  相似文献   

2.
解释学在二十世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在文中通过勾勒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和利科的解释学理论而回顾了解释学在本世纪的突破性发展。作者认为,二十世纪是解释学繁荣与发展的决定性时期。而海德格尔的解释学则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它将方法论的解释学理论发展为一个基础的存在论问题,第一次将解释看作人类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伽达默尔关于解释学的语言性和历史性的思想则使解释学最终顺理成章地成为一种实践哲学。利科的解释学则通过揭示理解的中介性和理解对象的文本性,使得方法论完全合法地成为哲学解释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西方解释学的历史演进及其最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彤 《求是学刊》2006,33(6):43-49
施莱尔马赫把解释学引进哲学,使解释学成为一种普遍的解释工具和方法论,其缺陷在于忽略了理解内容中所包含的真理,把理解活动看作原作者意图的重构,看作一种客观的静止的认识活动,从而陷入笛卡尔式的二元对立之中。狄尔泰认为精神科学共同建立在人内心的体验的基础上,因而比自然科学更有理由成为一种科学,解释是我们把握精神世界的必要程序和方法;但他天真地抱有历史客观主义的想法,忘记了理解精神客观化存在的人本身的历史性,成为一种秘密的实证主义。海德格尔使解释学经历了一场真正的本体论转向,他认为人的本质就是生存,生存中必有领会,此在具有前理解和解释学循环的生存论结构。伽达默尔在海德格尔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哲学解释学的基本特征,形成了作为本体论的哲学解释学。伽达默尔之后,哈贝马斯进一步发展了解释学理论,形成了一种批判解释学或者叫做深层解释学。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理解与解释的关系及科学哲学的历史进程的分析 ,对国内学术界一种流行的见解———科学哲学发展中出现了“解释学转向”———提出质疑 ,认为科学哲学发展进程中历史主义学派实现的并不是“解释学转向” ,而是“解释的转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理解与解释的关系及科学哲学的历史进程的分析,对国内学术界一种流行的见解——科学哲学发展中出现了“解释学转向”——提出质疑,认为科学哲学发展进程中历史主义学派实现的并不是“解释学转向”,而是“解释的转向”。  相似文献   

6.
思维与存在的特性将世界划分为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对于在前者中的活动功能,吉尔伯特·赖尔称之为“心的能力”:“赞赏其表现,评估其进步、理解其言行,识别其动机,觉察其幽默。”①如此这些总括起来,无非是指认识与判断。诠释,经过主张重建叙述主体想象的传统解释学到强调解释者对原文意义的参与作用的伽达默尔解释学的演变,显现出了它的潜能与活力。经由坎坷艰难的历程,它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从单一的认识或判断走向了认识与判断的大融合。 一、有效诠释的未定性 阐释学理论于19世纪建立起来,是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对文字的诠释技巧,而…  相似文献   

7.
韩庆祥 《阅江学刊》2022,(2):5-14+171
人们实践活动的成败,一定意义上取决于对世界的认识和解释。认识并解释世界,首先要理解和把握时代特征。21世纪世界的“时代特征”,可概括为“两个大局”交织互动及其导致的“不确定”和“重构”。面对“不确定”和“重构”的世界,迫切需要人们对当今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逻辑加以认识并给出哲学解释,谁能给出合理的哲学解释,谁就能掌握解释21世纪世界的理论话语权。构建解释21世纪世界的哲学理论并掌握话语权,就成为当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需要探究的一个重大课题。21世纪的世界可以成为世纪性、世界性理论创新的金矿。这意味着要在守正继承和创造转化以往所有解释世界的理论的前提下,创新性发展反映21世纪世界之时代特征的新的哲学理论,而且这种理论能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和引领时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掌握历史主动,进而引领21世纪的时代与世界。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从解释学历史的鸟瞰和观点的评述中引伸出对解释学解释的新视野。认为,解释学由“解释的技巧”向“理解的艺术”的转换,对本世纪西方哲学中心由“知识何以可能”向“理解何以可能”的转换,影响是十分深远的;马克思的社会实践观科学地重建了理解和解释的辩证统一,对引导人们走出“解释的循环”之怪圈具有决定意义;重视作为理解中介的语言研究是解释学又一有意义的方面,但对客观主义的解蔽必须同时伴以对主观主义的纠偏才是正确进行理解的关键;中国的现代化面临着许多“本文”(Text)——不论是历史的还是现实的,是理论的还是实践的——亟待人们作出创造性的解读。因此,建构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学的设想无疑是颇具吸引力的。  相似文献   

9.
“解释学”一词起初曾被英美思想界视为奇特的,如今则逐渐为美国哲学与批评界所接受。同德里达对富科谱系学的解构相反,解释学似乎是稳妥可靠的。奥米斯顿与谢里夫特所编两部著作的前一部对多种文本作了精心编选,从而使读者认识到解释学实则为大陆舞台不可或缺的原因所在;后一部著作(后文将述及)则表明不能对解释学的可靠性信以为是,并探讨了解释学的晚近发展及其在大陆传统的思想家那里所引起的反响。《解  相似文献   

10.
谷永新 《学术交流》2008,2(2):35-37
解释学作为一门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提供新的维度和新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为一个哲学问题来研究就包含着运用解释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解"问题.用解释学意义上的理解,包含"解释""理解"和"应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解释就要对这一问题作出哲学层面的理解和阐释,从学理方面作出深层次的探讨,经过理解、解释和应用三个方面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可以说,当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的具体实际、中国优秀文化结合时,实际上就是在携带着我们自己对中国实际的理解所形成的视域、中国优秀文化的视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交汇,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实践、应用过程.本文试图借助于哲学解释学的一些观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所蕴涵的理解和解释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加达默尔的解释学强调理解、解释与应用的合一,其实应用就是实践的应有之叉.加达默尔重点论述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对技艺、科学与实践智慧有明确的区分,并指出了科学的自然知识和实践的人文知识的区别.在科学呈现出一种技术化趋势,并成为一种自律的统治力量的当代,加达默尔重新恢复了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的重要性,解释学不仅是哲学,而且是一种实践哲学,它直接面对人的存在与活动,与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讨论的是人的"生存"、"自由"、"幸福"和"善的选择"等这些对人类来说最为至关紧要的问题.解释学作为实践哲学,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和理解的视角,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人的存在方式,解释学的真理可以使我们重归人文精神宝贵的精神家园,而这正是每一个现代人安身立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 ,是在胡塞尔现象学尤其是海德格尔存在论的影响下 ,在批判狄尔泰等人的传统解释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种解释学赋予理解以本体性 ,并提出了关于理解的条件、本质、结果和方式等解释学原则。其实 ,理解及相应的语言并不具有本体性 ,而具有认识性 ,尤其是认识的方法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者们经常指出,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是一种解释学哲学,但事实上,19世纪和20世纪的哲学解释学往往也是过程哲学。对于保罗.利科的解释理论来说,这一点尤为正确。利科把自我描述为与其环境一起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辩证过程。这个明察,再加上他关于前语言的实在对于经验之效应的主张,使利科成为怀特海学派的一位富有启发性的对话伙伴,同时也揭示了从现象学研究与语言分析的"主体主义"中产生过程形而上学的一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对于伽达默尔哲学的分期问题,研究者们大都认为,伽达默尔的哲学思想大体上经历了早、中、晚期三个发展阶段.早期为前解释学阶段、中期为解释学阶段、晚期为实践哲学阶段.笔者认为这种划分不能说明伽达默尔实践哲学与他的哲学解释学的关系.实践哲学不是伽达默尔哲学的一个阶段,而是他的哲学解释学的主线.伽达默尔晚期注重对当代生活状况的反思,对诸如科学理性的弊端、人际关系中善的追求、人类的协商、友谊和团结等社会问题的论述,一方面是因为解释学的应用问题和与哈贝马斯等人的论战需要,另一方面更主要是因为其晚年的时代背景和时代要求.中期是解释学的建构阶段,实践哲学是一条隐含的线索,而晚期是解释学的拓展和应用阶段,实践哲学从隐线变成显线.  相似文献   

15.
使用“哲学文化”这个概念,有三方面原因:1.对青年专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准备程度的要求提高,提出了培养他们的创造性辩证思维的必要性;2.哲学知识的作用加强了,它已成为人们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自我意识的理论基础,3.近几年来在国内外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对文化及其本质和内容的认识有了新的解释。文化表现在人类社会的一切结构构成中,是人类社会各种领域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里提出了一种新的真理观,主张真理是一种人文精神的真理,而反对真理只是一种自然科学过于狭隘的客观主义的方法;同时,他强调了哲学解释学的理解的历史性,即"视界融合、效果历史".视界融合是指作者与读者视界的融合,效果历史是指历史并不是对象,我们都处身于历史之中,因此历史并不立于我们对面,而是一种过去对现在的效果.伽达默尔指出,能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从而完成了本体论解释学的语言转向;并强调解释学事件中理解、解释与应用三要素的统一,应用是实践的应有之义,哲学解释学不仅是一种哲学,而且是一种实践哲学.解释学研究的是人的自由、生存、善的选择这些对人来说最为重要的问题,因此,解释学不仅可以使我们重归人文科学的精神故里,而且是我们现代每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现代解释学对传统认识论的批判及其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解释学是本世纪在西方思想文化界出现的一个重要理论思潮,它对传统认识论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批判和解构。文章从五个方面论述了这种批判的具体表现:批判对“人的本质”、“人性”的抽象预设,消解“主客二分”模式,用“理解”或“解释”对抗“认识”,用“语言”去代替“意识”,反对“符合论真理观”。然而现代解释学又由于其内在的局限性,有其无法解决的理论困境,文章分析了其理论困境的症结,并指出了克服这种困境的出路  相似文献   

18.
“大全”(又译“无所不包者”)概念是雅斯贝尔斯存在哲学的核心和基础,他,甚至认为关于“大全”的思想,使哲学探索过程第一次变得明晰,并成为真实可能的①。然而。雅斯贝尔斯对“大全”的论述却晦暗不明,令人难以洞其玄奥,这引起了人们理解上的分歧,也使人们难以对“大全”论,进而对其全部哲学作出恰当的评价。 大全的形式界定 在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中,雅斯贝尔斯对哲学的本质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他反对海德格尔等人把存在作为一种学问来研究,认为存在哲学不是一种普遍有效的知识,而只是一种思想方式,人们通过这种方式努力成为真正的存在②…  相似文献   

19.
陈正群 《社科纵横》2009,24(1):16-18
对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创新之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史上存在着种种不同的理解。马克思在唯物主义发展史上的伟大贡献在于:他实现了哲学出发点的根本转换。旧唯物主义是从自然存在出发解释问题的直观唯物主义或自然唯物主义,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是从实践即人们的历史存在出发解释问题的实践唯物主义或广义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20.
列奥·施特劳斯著作的重要性在过去十年中不断增强,乃至今日,他被认为是20世纪最独特、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人们曾一度把他看作是一位解释政治哲学传统经典的优秀阐释家,但是,今天人们已经开始把他看作是一位凭借自己的哲学思想成名的政治哲人.施特劳斯通过对西方传统经典的解释发现:“哲学”与“政治”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冲突,最好的政制需要政治哲学,却承担不起对政治哲人的认可,这是政治生活的根本困惑.为了克服这种政治哲学的悖论,施特劳斯提出运用“显白教诲”和“隐微教诲”相结合的写作艺术作为政治哲学的根本任务,此中的微言大义破解了“哲学”与“政治”之间关系的千年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