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把握人类审美的真谛,必须坚持社会性与生物性统一的观点。人的生命生产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对称与节奏是人类最初的审美标准,对称的欣赏是因为对称是人体主要的外形特征和神经及其感受器的分布特征,节奏的欣赏则导源于人本身的生物节律、运动节律。人类的情感大体上发端于生本能和性本能;人类是在动物的性欣赏基础上发展出审美能力;性是使人类结成社会的最有力的纽带。人之能够从动物性的欣赏而扩展到对世界的审美,不仅在于自然进化,而且在于人类的生活实践,特别是在自然进化前提下的劳动,使人确证了物我的同一。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即两种生产是历史的最终决定因素。我们之主张从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中把握审美,说到底是反对人与自然的二元分裂的旧世界观,主张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的生态理论新世界观。 相似文献
2.
韦伯认为人是社会存在物,是理性存在与非理性存在的统一,是目的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载体。在此人性论基础上,韦伯诠释了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性。这种互动性体现在:人是社会行动的主体,人通过价值观念和社会行动影响社会;社会是人存在的“场”,社会通过秩序影响人的价值观念和自由。文章认为韦伯的观点既有合理之处,也有不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3.
论人的活动与社会时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时空范畴的独特视角是人的活动,这是由人的活动的性质和社会时空本身的 特点决定的。人的活动与社会时空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因此,社会时空是人的活动的存在 形式,具有不同于传统唯物辩证法所阐述的时空的特性。研究社会时空的出发点就是要揭示时空 与社会历史发展之间联系和作用规律,使之上升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 相似文献
4.
5.
探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寻求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正确处理的原则,是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看法。 一、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课题。古希腊的先哲苏格拉底首先把哲学的智慧之光照在人身上,开创人“自己认识自己”之先河。在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中,人被置于至尊的位置。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却把社会置于个人之上。中世纪,是无视人的历史地位的漫长之夜,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只是通过人与神的关系表现出来。文艺复兴运动,以尊重人性、提倡个性自由和现世幸福为特征,直接了当地肯定了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的原则。从资产阶级作为一个统治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时起,它的思想家们就开始系统而又深入地阐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他们从抽象的人性出发,阐述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看法。在霍布斯的“利维坦”即国家里,国家是唯一的,人们和等级只是它的“成员”和“职能”。而在斯宾诺莎的民主政体里,个人应该永远保留财产权以及信仰和思想自由。卢梭力图把个人的自由和服从统一在国家整体里,这一既要整体权威又要个人自由的矛盾,构成了他的社会契约论。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们,机械论的倾向使他们在人和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7.
8.
即使在18世纪和19世纪初的欧洲与美国,通常也认为古代共和国并不只是辩论的社会,而是有赖于用爱国主义和公众精神来阐述辩题——尽管因为那时并没有政党,所以倚仗公众领袖的现象极为常见(Finley,1985)。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君主制,尤其是像英国那样的有限君主制模式是理想的模式,因为它降低了对政治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是人们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中正确地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重要前提。所谓人生价值指的是一个人一生的存在和发展对他人、群体和社会的作用和意义,是一个人的潜能、知识、能力、德行及其一生所作所为对他人和社会以及自我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和意义。每个人的人生价值都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所谓自我价值指的是人的能力和活动对于自身生存、享受、发展、完善、自由、幸福的作用和意义,其实质在于使自我(德、智、体、美)充实、完善和完美,自我价值的实现包括个人生… 相似文献
10.
论社会公正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求社会公正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是人类苦苦追寻的理想目标。人是建立和实现社会公正的主体和基础。而社会公正对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并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提供社会保证。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公正实现的最高境界 ,同时也是人全面自由发展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不协调、不平衡问题成为了我国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这种发展目的与手段的离合,不仅违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也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实现人类解放与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主题。破解现实中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不一致的困境,就需要确立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理念。新时代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一是新时代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符合马克思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同一性原理;二是新时代人与社会协调发展源自社会有机体发展的内在要求;三是新时代人与社会协调发展是构建美好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四是新时代人与社会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时 ,首先要考察的是人与社会的本体连接关系。即人是以社会的主体的身份而具有社会的本体论地位 ,是以人为基础对社会进行的哲学思考。本来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应该从多方面来立论 ,但由于传统哲学虽然承认社会是人的社会 ,但总是把人和社会分开地加以思考 ,这样所造成的结果是 :人学没有能真正地说明人 ,脱离人的社会研究既未能关注人 ,也不能合理地说明社会。因此 ,我们在此主要从人是社会的本体基础的方面来思考社会。一、人是社会的本体基础一般来说 ,人们都承认社会是人的社会 ,人也是社会的人。但是 ,在传统的学科分… 相似文献
13.
<正> 把人的本性或本质最终归结为人的社会实践性,是马克思关于人的问题的丰富论述的核心思想和精神实质,是马克思所实现的伟大的哲学革命变革的根本结论和重要成果之一。它彻底推翻了旧哲学关于人性问题的种种谬说,深刻揭示了人的本性自身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使人类第一次实现对自身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从而把人性学说变成了真正的科学,成为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人类解放事业的锐利武器。当前,深入研究这一科学结论,对于完整地、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改革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说过:“总之,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占主体?这不是一个出于情感基础的道德和信仰原则,不是一个政治判断,也不是一个为坚持而坚持的问题;它是一个由生产力标准发展而来的不能离开人来谈的社会现实与历史的准则。因为从中国的现实看,从世界的长期发展趋势看,它比其它任何一种私有制都优… 相似文献
15.
论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制度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全面考察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含义,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可能性,论述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三个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论社会价值评估体系与人的解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的社会科学对人类自由和解放的问题 ,较多地从社会提供的物质条件去解释 ,这种解释在现代社会遇到了大量的困惑。本文对价值评估体系在人们社会生活中所起的特殊效用进行了考察 ,试图证明 :人的自由和解放不仅是一个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问题 ,也是一个价值评估体系革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社会结构变迁与人的品德──社会伦理学论纲鄯爱红一、导论改革向深层次发展,必然触到到实现社会中每一个人的利益和灵魂,改变着传统的人与人、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关系。社会结构的变化必然导致人们道德关系的变化,最终影响到每一个人的品德。探讨社会结构变迁与人的品德... 相似文献
18.
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这是由人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使然。只强调人的社会关系而忽视自然关系的流行观点 ,是跛脚的唯物论 ,不能全面把握人与社会和自然三者这个统一整体的底蕴。同时 ,人与社会和自然又是互为共存的 ,其共性是互为前提 ,互为基础 ,互为功用、互为变化、互为发展和互为完善。表现出过程的历史性、历史的内化性、内化的差异性、差异的转换性和转换的正向性等鲜明特征。认识三者统一和互为共存的规律 ,有助于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深化。 相似文献
19.
论人的需要及其社会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需要就是人感受到自身内在的物质或者精神上的缺乏,为了维持生存和发展,而对于外界事物的摄取欲望和要求.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人的需要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未来性,既具有个体性又具有社会性,既具有具体确定性又具有历史变动性.人的需要是千差万别、无限多样的.深入研究人的需要的内在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上把人的需要划分为若干不同的类型和层次.人的需要对于推动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不断进步,起着根本性的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自由,历来是人类追寻的目标,社会进步的标志和趋势。本文主要论述了马克思关于社会进步和人的自由的理论,简要阐述了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相辅相成的关系,社会进步最终致使人类获得全面自由。联系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国情,阐释了和谐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