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莎士比亚戏剧的翻译和改编对于改革中国传统戏剧、丰富中国戏剧题材以及文学创作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论文分析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莎剧本土化的表现特点,阐述了莎剧翻译文学在我国文化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所发挥的作用,指出本土化是西方经典文学在中国文化发展建设中发挥作用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莎士比亚是一位世界级的文学家。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的研究不仅繁富,且形成了若干评论学派,本文对此作出述略。  相似文献   

3.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是一座高峰。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第六六首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一颗明珠。名诗名译,各有千秋;直译意译,各显神通。  相似文献   

4.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诗人和作家,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各国文字而广泛传播,其艺术生命力经久不衰.在近代中国,莎士比亚是介绍最早、影响最深远的外国作家之一,尽管其作品随着中国时代发展的步伐在文学领域跌宕起伏,但人们对他及其作品的认识仍是步步深入并且深受其影响.  相似文献   

5.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诗人和作家,他是近代最早被介绍到中国、对中国文学影响最深远的外国作家之一。莎士比亚作品对我国的文学评论、现代戏剧和新诗均产生了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主要莎剧译本在方言翻译方面存在的问题,论文从社会语言学视角出发,将莎剧方言划分为地域、社会、时代、个人和舞台方言五大类,采用文本对比的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提出莎剧中方言翻译的原则:凡莎士比亚用来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烘托戏剧效果的各种方言,在译本中应尽可能体现,旨在让读者明白不同语言变体的社会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7.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的三种译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他的诗歌代表作《十四行诗集》,将当时英国的十四行诗创作推向顶峰,被誉为莎士比亚体。国内译介莎翁十四行诗的学者专家不胜枚举。本文从国内十四行诗的三个全译本中,选择了其中的第十八首的三种译文,从其语言,标点等方面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自莎士比亚传入中国以来,安徽的莎士比亚研究学者和戏剧工作者对他的研究和传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黄梅戏演绎《无事生非》为中国戏曲与经典莎剧融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为拓展其表现领域提供了理论思考空间。莎士比亚的教学、研究和出版为安徽培养了一批莎士比亚研究人才,产出了一系列成果。广泛的交流活动使得安徽的莎士比亚研究学者扩大了研究视野,把安徽在莎士比亚研究方面所做的工作推向了外界。莎士比亚在安徽的接受、传播和融合对于展示中华文化和安徽地方特色文化的独特魅力,推进它们走向世界,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的莎士比亚研究中,对马克思提出的“莎士比亚化”与“席勒式”存在着不同的解释。而且,这种解释随着政治环境的变化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这种解释主要从对立的矛盾、美学范畴、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人物形象、典型和艺术思维等角度对“莎士比亚化”与“席勒式”进行了分析,并构成了中国莎士比亚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卞之琳较早开始阅读莎士比亚悲剧,卞之琳的莎士比亚悲剧的新评论虽有一些新发现,其意义主要却是对30多年曲折的时代潮流的反思。《莎士比亚悲剧四种》是白话诗译戏剧的成功尝试,他的译诗较严谨追求英诗规则的移植,亦步亦趋,刻意求似,是独特的卞之琳式翻译,对白话新诗的建设是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曹未风先生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是中国最早出版的莎翁剧作集,由于时代久远,加之后来新出了多个版本的《莎士比亚全集》,所以今天很少有人再去关注它.曹未风先生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具有很多优势和亮点:首先是能再现莎剧语言的幽默诙谐;其次是能弥合莎剧中的英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第三是能传达出莎剧的风格特征,这些特征也反映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由此表明,曹未风先生的译文在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历程中是不应该被忽视的译本.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从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生平履历,还是从写作的目的、作者的身份、剧作的观赏对象、后世评价的尺度以及四百多年来演出传播的状况等来看,他们二人其实并没有多少相交集之处。由此,所谓“汤显祖是中国的莎士比亚”的说辞是不能成立的。这种表面、简单的比附所带来的问题就是将如此不同的两个历史人物作了极不恰当的比较,用一种似是而非的“剧作家”的尺度要么将复杂的历史人物简单(贬抑)化,要么将简单的历史人物超越(跨界)化。汤显祖永远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文人(艺术家),“剧作家”的标签显然是将他简单化、贬抑化了。莎士比亚永远是英国古代伟大的剧作家,把他作为衡量汤显祖是否伟大的尺度,显然也是将莎士比亚超越化、跨界化了。  相似文献   

13.
莎士比亚研究在中国已历经170年,中国学者从多视角对其进行相关研究,研究成果卓著,促进了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乃至世界莎士比亚研究的蓬勃发展,正在逐渐形成中国的莎学研究特色。但依据中国目前两大数据库(即知网与万方数据库)有关查询结果来看,在研究模式、译本出版研究与译本修订、版本及注释本研究、译本研究、莎剧演出研究上依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研究中引起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上个世纪初,正当中国古典戏曲向现代戏剧的转型时期,莎士比亚戏剧被引入中国,莎剧的译介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春柳同人及其他新剧家还以林纾等人翻译的《英国诗人吟边燕语》为蓝本,在文明戏舞台上编演了20部莎剧,无论是数量还是影响,都居于外国戏剧家之首。莎剧以其天生的适应性,充当了中国早期话剧的范型,成为文明戏通往现代话剧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5.
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批评演进在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奥赛罗》传入中国已经100年了。围绕着《奥赛罗》的主题、人物在西方引起了无数的争论,这种争论至今仍在继续着。《奥赛罗》在中国也引起了莎学研究者长期、尖锐的争论,《奥赛罗》批评在中国主要表现为:追随苏联马克思主义莎学批评,从人文主义入手肯定《奥赛罗》的进步性;对中国戏剧、戏曲改编《奥赛罗》的批评;嫉妒说与非嫉妒说之间的争论;从文化身份的角度解构《奥赛罗》。  相似文献   

16.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 summer”意象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imagery)是诗歌的灵魂。“夏天”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一个重要意象。英国读者对“summer”这个意象的感受与中国读者对“夏天”的感受并不相同。同一意象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可能会有不同的意义,译者需要慎重处理。  相似文献   

17.
莎士比亚众多的希腊罗马题材剧,思想艺术多属偏弱,但仍有《裘力斯·凯撒》、《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可以进入莎剧的优秀行列。在历史剧以外的各体裁中,最初的一篇都是希腊罗马题材剧。而在代表莎士比亚最高成就的悲剧中,希腊罗马题材剧不仅是起始,还是终结,并且这一起始与终结承载了莎剧思想发展的两次转折。这些有趣的现象,直接说明了莎剧与文艺复兴的关系,尤其能反映早期资产阶级政治上的二重性及他们与王权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莎士比亚研究特点主要体现在对莎作的翻译、研究和莎剧的演出中。莎学研究已经超越了外国文学、英国文学和戏剧研究的范围,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中国莎学有不同于欧美莎学的独特之处,融入了中国文化、艺术和戏剧精神以及伦理道德思想。中国戏剧(戏曲)演出莎剧是以独特的艺术语言来叙述莎士比亚,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在与莎剧的遇合过程中,显示出中国戏曲独有的审美与认识价值,中国莎剧体现出来的独特审美价值是我们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的生动体现,也是一个文化大国应有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9.
对莎士比亚的大悲剧《麦克白》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进行追溯,其重点在于研究中国对《麦克白》及其主人公的批评和舞台演出的评论,因为对《麦克白》的批评构成了中国莎学研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在多部喜剧中 ,莎士比亚将其主角女扮男装。透过这表面现象分析剧作家频繁使用伪装的原因 ,我们发现伪装对剧作家来说至关重要 ,因为伪装是构筑戏剧情节 ,塑造人物个性 ,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