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方超伦 《统计研究》1988,5(4):57-58
用推导法编制投入产出表,必须以两个基本假定为基础,比如编制商品×商品表,必须以商品工艺假定或部门工艺假定为基础;编制部门×部门表,必须以产品比例假定或市场份额假定为基础。两种假定推导出的投入产出表结果不尽相同,那么,选用哪种假定好呢?  相似文献   

2.
直接消耗系数变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海建 《统计研究》1999,16(2):17-20
一、引言自从W.Leontief提出投入产出技术以来,投入产出技术在分析经济问题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由于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及出版一般要滞后于编表年份大约5年左右,并且,投入产出技术的两个基本假定(比例性假定和同质性假定)以及用于实际预测时常假定直接消耗...  相似文献   

3.
纯部门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基于产品工艺假定或部门工艺假定。现有统计学教材只是基于上述假定直接给出结论,既未指出假定的具体含义,也未详细推导其过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阐述了这两个假定的具体含义,并基于这两个假定推导了纯部门投入产出表编制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赵进文 《统计研究》2001,18(2):36-39
一、引言编制投入产出表通常有两种基本方法 :直接分解法和间接推导法。直接分解法即从基层调查入手 ,由基层单位将其生产的各种不同产品的投入和产出按照投入产出部门分类原则 ,分别划归到不同的产品部门中去 ,直接得到各个产品部门的投入产出资料。这一方法的缺点在于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较多 ,编表周期长 ,时滞效应明显。间接推导法则通过编制各企业部门的投入表 (U表 )和产出表 (V表 ) ,尔后依据一定的假定 (产品工艺假定或部门工艺假定 ) ,采用数学方法和技巧推导出投入产出表。其特点是不在基层对各部门的投入和产出进行分解 ,而是…  相似文献   

5.
戚少成 《统计研究》1986,3(4):59-61
利用推导法(亦称UV表法)编制投入产出表,就是充分利用现有的统计资料,首先编制两张基础数据表——投入表和产出表;然后按照一定的工艺假定,用数学方法转移各产业部门次要产品的投入和产出,从而推导出投入产出表。 这里所说的工艺假定有两种。一种是产品工艺假定,它是假定同一种产品,不论其在哪个产业部门生产,都具有相同的投入结构;另一种是部门工艺假定,它则是假定同一产业部门生产的不同产品都有相同的投入结构。显然,大多数产品适用于产品工艺假  相似文献   

6.
《中国1992年投入产出表(价值型)》的编制原则、编制次序和编制程序《中国1992年投入产出表(价值型)》包括SNA核算体系的投入产出表、中国式投入产出表和MPS核算体系的投入产出表.  相似文献   

7.
中国1992年三种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第Ⅲ象限的编制方法中国1992年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共包括三种不同类型的投入产出表.它们是中国式投入产出表、SNA核算体系的投入产出表和MPS核算体系的投入产出表(以下简称为中国式表、SNA表和MPS表).本文讨论如何编制这三张表的第Ⅲ象限问题.首先让我们看一看这三张表第Ⅲ象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1.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8.
通过参加投入产出调查工作,使我感到,由于会计记帐方法不能适应投入产出调查的需要,不仅大大增加了基层的工作量,而且数据质量也有一定的问题.以后国家每逢2、7年度编制投入产出表,逢0、5年度编制延长表,为了使投入产出调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本文拟就改进会计记帐方法,适应编制投入产出表的需要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9.
投入产出调查工作是每五年进行一扶的长期性和周期性的工作,包括进行投入产出调查、编制投入产出表和开展投入产出应用三十方面的内容。投入产出调查的意义在于编制科学的投入产出表,而编制科学投入产出表的意义在于进行定性、定量的宏观、微观投入产出分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投入产出表在企业经营管理、政策模拟、测算国民经济各种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10.
进行投入产出调查,编制投入产出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计划、统计、财政、金融、财务、物资、生产、投资诸方面,需要有一个系统而科学的编制方案。为了编好1987年全国投入产出表,我们在吸收、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拟定了全国投入产出表编制方案,并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上海统计》2002,(11):15-16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投入产出核算就是运用投入产出方法,通过对全社会生产经营单位的投入结构和产出情况的调查,编制投入产出表,建立投入产出模型,从数量上系统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经济技术联系的宏观核算。整个投入产出核算包括三方面内容:投入产出调查、编制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的分析应用。其中,投入产出调查是基础,它是编制投入产出表的重要资料来源;编制科学的投入产出表是关键,它决定了能否正确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相互依存的内在经济技术联系;投入产出分析应用是目的,通过投入产出表可以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宏观或微观投…  相似文献   

12.
绿色GDP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绿色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和投入产出核算结合起来,编制绿色国内生产总值投入产出表,一方面可以细化绿色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使绿色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有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可以拓展投入产出分析在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应用。文章从表的框架设计、数据资料收集、编制方法和北京表编制说明等四个方面讨论了绿色GDP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相似文献   

13.
马晋民  艾屹 《统计研究》1988,5(4):55-56
目前,在一些中小城市、地区和县,相继开始了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工作,全国已有100个以上的县编制了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模型进入县的经济分析,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任何一种经济模型都有其前提条件(或必要的假定),以便使问题简化。当把经济模型用于实际经济系统的分析时,就要求该系统的实际情况基本符合模型的前提条件,并且有关模型的简化假定不能与经济系统的实际情况发生重大的偏差。否则,用该模型分析具体的经济系统是没有意义的,甚至会产生错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一 编制程序由于中国1987年投入产出总表采取了积木式、板块化结构,因此,编制中国式投入产出总表可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在MPS体系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扩编为中国式的投入产出表;第二种是直接编制出中国式投入产出表,再转换成为MPS体系和SNA体系投入产出表。此次全国编表拟采用第二种方法。这是因为:MPS体系投入产出表比中国式投入产出表包括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务院的规定,我国将进行1992年全国投入产出调查,并编制《中国1992年投入产出表》。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吸收、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1992年全国投入产出调查及《中国1992年投入产出表》编制总体方案。一、编制《中国1992年投入产出表》的目的和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6.
投入产出表是按生产者价格计算的,但是为编制投入产出表所搜集的资料都是按消费者价格计算的,因此,需要将流通费用分解出来,编制流通费用矩阵,以进行调整,编出按生产者价格计算的投入产出表.这就需要搜集流通费用资料,计算各产品部门的流通费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修正完善了增量投入产出表表式,包括一般表式和反映软投入贡献的表式两种;重点研究了增量投入产出表的一般编制方法:基础投入产出表的选取和部门(栏目)合并、可比价变换与两年度投入产出表相减是增量投入产出表的一般编制步骤;对调价系数确定和选取的两种可能途径做了实证比较,认为逐项确定更加符合实际应用.对于行列平衡调整,认为应以“总产出”为准,用减法得到初始投入,并采用动态分摊法处理偏差.  相似文献   

18.
用RAS方法修订投入产出表第Ⅲ象限系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投入产出表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依据.但是,编制投入产出表也是一项工作量大、耗时长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空间静态特征和人口投入产出表的跨期动态特征,本文研究了省区间人口投入产出表的编制,研究的主要内容从编制思路创新、数据估计方法创新及实证检验分析等方面展开。研究结论认为:人口流动跨期特征和空间静态分布特征的结合合理解决了省区间人口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思路;分类估计省区间人口投入产出表中间流量和非中间流量数据,有效解决了省区间人口投入产出表数据的估计;实证检验及经验数据检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所编制中国省区间人口投入产出表是可行的,GM-RAS方法估计的省区间人口投入产出表数据是可靠的;实证应用分析发现中国人口迁移特征符合“胡焕庸线”理论,且表现出“胡焕庸线”向东南移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以各类统计数据和国民经济核算数据为核心的编制时间序列投入产出表的方法,充分利用国家统计局及其他官方数据源,以国家统计局编制投入产出延长表的方法为基础、以必要的数学方法为辅助。该方法的优点一是编表方法与国家统计局保持内在一致性,数据上能更好地与官方表形成补充和进行衔接;二是充分利用各级部门公布的统计信息,使得所编制的投入产出表能更好地反映编表年度的经济实际。本文利用该方法编制完成我国1981—2018年期间的序列投入产出表,并与已有文献中的几类我国序列投入产出表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