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庄子>中,经过净化过程后处于虚静状态下的心灵,是人的精神和灵魂,它虚己待物,与自然相融.用虚静之心体道的过程就是艺术活动中的审美过程,虚静之心与审美活动息息相关.它不仅是审美活动中逍遥游的精神主体,可以臻达审美感受的极致状态,同时也是审美的心胸,是艺术创造、审美观照的心理前提,是艺术家进入审美创作的根本特征和展开艺术想象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庄子审美生存思想的现实性品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子对审美的关注没有局限于艺术活动,而是把它看作生存的一种方式,以此超越现实生存。在对世界和自身的审美观照中,人才能摆脱规范化和功利化的束缚,赋予单调的现实以意义和价值。庄子的审美生存思想虽然在本质上是心灵化的,但不能忽视其所包含的现实性特征,及其对现实生存的意义,它与道德生存共同构成完整的人生。 相似文献
3.
适儿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2014,(7)
正古琴与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人的关系之密切,没有任何一种其他的乐器可以代替。士无故不撤琴瑟,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琴为书室中雅乐,不可一日不对清音,琴艺逐渐成为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作为文人士大夫的必修功课。古琴,在古代只称琴(近现代引入西方乐器后才被叫做古琴以区别),又常作瑶琴、玉琴、七弦琴, 相似文献
4.
作为我国和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先秦儒家侧重于谈论人与社会的关系相比,庄子侧重于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揭示和合精神所具有的生态审美内涵,即万物一体的生态和谐理念、阴阳和合的生态动力机制、自然素朴的生态自由精神。其生态和合观中所蕴涵的敬畏自然、万物平等、自然无为等思想可以成为现代生态道德的价值依据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虚静"思想在中国古典美学、艺术理论中颇具特色.它具有中国古典美学中特有的整体直觉思维特征."虚静"的深刻意义在于:老子、庄子,在他们思想起步的地方,根本没有艺术的意欲,更不曾以某种具体艺术作为他们追求的对象.他们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道",从而使虚静、本、道、自然、天道无为一脉相承,浑然一体.虚静本作为体道的人格修养功夫出现,但对后来的文艺创作主体却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通过考察王阳明的“良知”含义及其与审美的内在本质联系 ,从而更好地把握王阳明“良知体验美学”的实质。本文作者认为 ,王阳明的“良知”既是一个道德范畴 ,也是一个价值范畴、境界范畴 ,更是一个审美范畴。在其道德性与超道德性、体验性与审美性的“致良知”建构中展示着王阳明良知体验美学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庄子》的审美意义:道与美的共生与统一·石晓宁·闻一多先生曾认为:“读《庄子》,本分不出那是思想美,那是文字美,那思想与文字、外型与本质的极端调和,那种不可捉摸的浑圆的机体,便是文章家的极致。”①闻先生道出了《庄子》哲学思想与艺术技巧完美结合的独特风... 相似文献
8.
庄子美学的独特追求是无情,即消除喜怒情绪对于人的心神的扰动。这可以使人达到两方面的自由,一是免除外界刺激之干扰的自由,一是自主掌握生命的创造活动。达到无情的方法是用心若镜,即把外物化为形象,不留滞于胸中。这涉及一种审美的态度,使物的意义得以转换。 相似文献
9.
庄子的文艺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易生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7,(3)
本文从庄子的哲理论说中探索其文艺观。在他那些对朴素之美的歌颂与对仁义礼乐的讥讽中,烁耀着追求个性解放的闪光,那些“法天贵真”、“以天合天”和“凝神”、“物化”等奇妙设想的描述,在中图文艺史上形成一个抒写真情实感,摆脱名利、教条束缚,整个身心投入创作实践,作封主观精神与客观事物融化、人工与天然结合而臻于出神入化艺术境界的传统;那些“言不尽意”、“得意忘言”的敏锐观察与探析,揭示了世界无限宏富与人类认识水平、人的思维活动与语言表达能力的矛盾,并为弥补其间差距、驰骋思维想象和文辞挥洒力量开拓疆域。“言不能论”、“意不能致”等说被不少论者评为唯心的,本文比较了不同思维方式的特点并联系近代科学发展某些现象试作辨证,以期指正。 相似文献
10.
消费主义思潮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社会的日常生活,重新塑造着我们这个时代的审美文化品格与表征,同时也给学术界提出了新的审视和思考。面对当代审美文化呈现出平面化、世俗化、快感化和商业化的特点,学术界在调整自己学术理念的同时,更要坚守传统美学精神和审美正义,发挥审美特别是文学艺术的超越性和批判性潜能,揭穿日常生活审美化光环遮掩下的消费欲望横行的现实,从而完善主体的审美趣味和心性良知,挽救人的理性与感性的双重"异化"。 相似文献
11.
西方审美现代性与理性现代性既依赖又对立,是现代性内部的自我协调、校正和补充。审美现代性从现代性中分化出来,它在批判理性现代性的过程中以其独特的审美方式发挥了超越性的救赎作用,但其局限也不容忽视。概括归结西方审美现代性的概念、分期、特征、超越功能及其局限,有助于深入地认识西方审美现代性。 相似文献
12.
13.
《审美经验现象学》是杜弗莱纳全面、系统阐述其现象学美学观点的重要著作,是当代西方现象学美学公认的代表性著作。他的主旨在于强调感觉和知觉的意义,以便为审美经验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本书已收入陆梅林、程代熙主编的《外国文艺理论研究资料丛书》,将全文翻译出版。这里刊出的是该书引言的摘要。 相似文献
14.
15.
《庄子》中的劳者,可以十数,有名的或有职业的不下一、二十人。宰牛的、杀羊的、屠龙的,大木匠、粉刷匠、乐器匠,斫轮工、铸工、锻工,养斗鸡的饲猴子的灌园的、钟田的,捕鱼、捕蝉的、驾车的、治陶的、卖浆的等等。工种之多,几乎遍及下层社会的各个方面。从宫庭到民间,从闾巷到 相似文献
16.
17.
略论庄子的辩证法思想单维华庄子的文章别具一格:妙趣横生,用大量光怪陆离的寓言故事,来阐发深微的哲理,使文章主题蒙上了层层奇云异雾,使人难识"庐山真面目"了。所以使后人解庄,往往妄生曲说。今人论及庄周,常一言蔽之:相对主义、诡辩论,这似乎成为定论,庄周... 相似文献
18.
19.
审美文化研究不仅需要逻辑分析,而且需要具有历史深度和历史底蕴。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历史”这一问题,审美文化研究必须形成新眼光,真正的历史有三大要义:它是被思想修正的;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当代史;它的确立体现着价值联系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对人生的思索和探讨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也是其研究的核心问题。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和代表,儒家和道家给予人生以不同的解答。儒家注重人生的社会取向,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以社会伦理价值的实现为人生之最高价值,在追求社会价值的过程中逐渐将人本身遗忘了。在寻求道德伦理完满的背景下,出现了以道德决断生命存在的伦理专制,使现实的人生不得不服从于抽象的规范,真实的生命存在被遮蔽甚至被扼杀。而道家由于特殊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