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秋月 《经营管理者》2011,(12):165+163
"中国宪法司法化第一案"空前"激活"了沉寂的中国宪法学界,学者们围绕所谓"宪法司法化"问题展开空前炽热的讨论,然而这一提法在中国没有其存在和生长的土壤,我们应秉着民主和程序正义的改革态度不断完善现行宪法实施模式,从提高公民对本国的宪法认同感入手,充分恰当的适用宪法,适时启动或激活宪法监督适用机制,解释宪法。只要宪法监督适用机制日益行之有效,"宪法司法化"一定会逐渐消解于无形。  相似文献   

2.
随着司法改革呼声的越来越高,我国司法制度的各个方面产生的争论也不断泛化,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宪法监督的司法化”问题。宪法监督的司法化之所以被关注有着多方的原因。笔者从宪法监督的司法化的现状谈起,结合国外宪法监督的经验,对我国宪法监督的最大司法介入提出理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依法治国主要是依宪治国.法治的核心是树立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性,而宪法诉讼制度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最有效的宪法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宪法保障制度,是中国当代法制建设最为迫切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人的尊严、自由和权利逐渐成为社会进步和宪政建设的核心,这是我国宪政发展的终极目标,但在我国目前由于宪法运行机制的某些缺陷导致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在宪法保障上仍存在着不足。  相似文献   

5.
钟纽坤 《经营管理者》2009,(21):258-258
宪法修改是解决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冲突的基本方式之一,像其他法律一样,宪法也可以通过法定的程序进行修改。不过,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并不能进行任意的修改,而应当有所限制。本文将从探讨我国宪法修改的正当性和必要性出发,进而对宪法内容修改应该进行限制,提出看法,以期不断改进和完善我国宪法的修改。  相似文献   

6.
《领导文萃》2013,(9):1-1
1982年宪法到了"而立之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最近在纪念其颁布30周年大会上强调:"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他同时明确指出:"保证宪法实施的监督机制和具体制度还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那么,如何确保宪法的实施?宪法是一个国家或共同体的根本大法,其效力高于所有普通法律。它的实施离不开司法适用,离不开法院对宪法的卫护,离不开违宪审查制度。根本而言,宪法的目的是为了防范政府越位,是为了防止国家机关的行为侵犯个人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相似文献   

7.
关于司法审查的价值定位是十分复杂的,其中包括了控权论、保权论、平衡论、效益,公正、自由价值说等等.事实上,我们谈论司法审查的任何一个价值都是有道理的,因为各圆根据自己的国情的不同,采取任一个价值都是合乎情理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各国的司法审查的价值观迥异,但这并不影响各国司法审查的正常运作的原因.我国推行的司法审查制度的价值观念从我国制定的〈行政诉讼法〉第1条中可以看出是多元的.该条规定:"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地审理行政案件,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从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职权这一规定体现了监督控权说对司法审查的价值定位.体现了宪法中关于国家机关之间分工、制约与合作的精神.这也是我国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背景下司法审查的特殊之处.基于此,本文从宪政视角来谈司法审查,并分析了宪政视野下司法审查的价值,以及在宪政体制下司法审查的功效.  相似文献   

8.
刘其星 《科学咨询》2009,(21):28-28
依法治国主要是依宪治国。法治的核心是树立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性,而宪法诉讼制度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最有效的宪法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宪法保障制度,是中国当代法制建设最为迫切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主要是依宪治国。法治的核心是树立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性,而宪法诉讼制度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最有效的宪法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宪法保障制度,是中国当代法制建设最为迫切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0.
宪法是一国之根本法,是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圣经",是人民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所以宪法由谁来解释至关重要.〈认真对待宪法解释〉一书在分析我国宪法解释制度与文本规范的基础上,反思了谁最终有权解释宪法的问题,从而对宪法解释模式进行比较与选择,建构和设计了由宪法法院采解释中国宪法的制度.笔者认为该书对宪法解释主体的界定和充分论证,为中国的宪法解释扫清了理论障碍,但其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世界各国的160余部宪法普遍尊崇人民主权、人权、分权与制衡、法治等宪法原则,宪法原则是民主精神的集中体现.然而有宪法未必有宪政,真正的法治与民主只能通过宪政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国会是执行美国宪法规定的立法权力机构。根据美国宪法,美国是一个三权分立的国家,其中立法权力归国会;行政权力归美国总统;司法权力归美国联邦法院。国会由议员组成,每个议员代表其选区内的选民,但是作为一个整体,国会议员代表整个国家的选民,通过立法来规范公民的行为。美国国会的任务美国宪法规定国会具有立法、代表选民发言、监督、公众教育  相似文献   

13.
孙颖 《管理科学文摘》2010,(28):284-285
近代中国的宪法在不同政党(或政治力量)领导下形成了三条不同的发展路径.晚清政府、北洋军阀和蒋介石南京政府的专制独裁、民主资产阶级的先天不足,使得在其领导下的宪法发展也最终被历史淘汰.惟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党法,始终坚持了人民主权的真实性,形成了不断完善和向前推进的发展路径.历史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宪法发展路径的理性选择.完法,对于我国而言是舶来品.不同于西方民主国家的完法发展进程,中国的宪法发展是在面临巨大外界压力的情形下开始的.因此,始终表现出一种由政党领导的政治革命的特点.纵观近代以来我国宪法的历史,在不同政治力量的领导下,中国宪法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三条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受教育权是一个国家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它是一项基本人权,是公民所享有的并由国家保障实现的接受教育的权利.而国家则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实现的主要义务主体,为更好的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国家必须承担相应的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而我国宪法对于公民受教育权的权利义务复合论的规定在语义、逻辑、立法精神上均存在其缺陷与不足,同时必须完善公民受教育权的救济途径与手段,不仅从物质保障的层面,更要从制度层面来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能够得到更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美国司法审查制度是在英国习惯法司法理念的熏陶下,在北美早期司法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成的。尽管在宪法中没有明文规定最高法院拥有司法审查的权力,但从殖民地时期起,相继有判例表明最高法院对这一权力的实施,可以说,它的建立来源于实践而非理论。  相似文献   

16.
十九世纪中期突尼斯采取了一系列的近代化的改革措施, 1861年宪法的制定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举措。在宪法制定之前,突尼斯的穆罕默德贝伊提出了一份类似于人权宣言的"基本公约",规定了广泛的人民权利。1861年宪法的内容主要在于规定作为国家元首的贝伊和国务议会的组织结构,立法、行政、司法权力配置,以及二者的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17.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而人民的拥护和信仰的前提是良法公正的实施。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的破坏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新常态下,提高中国司法公信力,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力保护人民利益的社会根基。社会公正视域下,努力推进司法活动利民化,强化公众对司法公正的信仰性;全面推进司法活动民主化,强化公众对司法程序的理解性;科学推进司法制度规范化,强化公众对司法结果的信任性;积极推进司法案件公正化,强化公众对司法行为的依赖性;加快实施司法主体职业化,强化公众对司法主体的监督性;合力建构司法文化立体化,强化公众对司法权威的认同性,可以有效提高中国司法公信力,谱写中国梦的法治新篇章。  相似文献   

18.
司法权的本质是一种判断权。在司法权运行过程中,认知、推理、判断等专业化思维过程,为司法的专业化提供了基础。但是,过度专业化便异化为"司法精英化",它本质是司法垄断。注重专业化与大众化相结合,反对精英化,应是司法的正确走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梳理了我省当前生态治理司法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完善我省生态治理司法保障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各部门法的母法,至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高票通过了我国现行宪法的第四次修正案为止,新中国历史上共有四部宪法,对这四部宪法的历史进行解读与分析,对深入了解我国宪法的内涵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对我国成立以后的四部宪法的制定与在其历史中起到的作用进行解读来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的过程,反映了全党全国人民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认识深化的过程,从而更为深刻地了解新的宪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