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改革开放政策引导下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 ,温州经济的发展实践和它所创造出的“经济辉煌”证明 ,“温州模式”无疑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最成功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之一。它为中国许多地区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树立了典范 ,开创了迅速摆脱贫穷、实现小康生活的光明之路。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温州模式” ,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的经验。1 .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经济是温州模式的特征长期以来 ,温州地区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 ,如人口多 ,耕地少 ;贫瘠、偏僻 ,经济基础差 ,国家投资少等 ,使温州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 ,人民生活…  相似文献   

2.
温州模式对西部大开发的借鉴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州模式是我国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一种典型的发展模式。在既没有国家的优惠政策,又缺乏外来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发展起来的温州,其成功在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以特有的“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人精神,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形成了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当前,正值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际,对于与温州当年同样处于贫困落后状况的西部地区来说,温州模式的发展过程和特点,是具有相当重要的比较意义和借鉴价值的。本文在比较温州经济与西部经济发展的起点环境的共同点及环境差异的基础上,借鉴温州模式的成功经验,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3.
温州模式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地区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的最著名的模式之一 ,也可以说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有代表性的模式之一。早在 80年代初 ,就已引起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但是 ,温州模式同苏南模式等其他发展模式一样 ,也在不断地发展着 ,变化着。因此 ,在新的发展时期 ,我们不仅要了解它的过去 ,更要关注它的现在 ,并且科学地预测它的未来。而在今日的温州大地上 ,一场新的改革正在迅猛而又深入地进行着。这场新的改革就是“超越温州模式”。本文试图对这场新时期的改革进行理论考察。一  “超越温州模式” ,是温州地…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 ,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出现了多种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模式。其中的“温州模式” ,不仅因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自身特征 ,也因其在“抗争”中形成的发展生命力和示范效应 ,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温州模式”这一概念 ,最早是在1985年由《解放日报》提出的。作为对温州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特性的一种概称 ,“温州模式”的内涵随着温州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对“温州模式”的研究 ,曾在学术界出现过几次热潮。在众多研究“温州模式”的著作中 ,作为国家教育部的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温州模…  相似文献   

5.
温州模式:作为区域工业化范式的一种理解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温州模式”是最近20多年来中国快速工业化进程中涌现出来的最为独特、最具争议的区域工业化模式之一,作为转型经济的一个地区,这种模式既属于一种区域制度转型范式,也属于一种区域工业化范式。本文借助纵横向比较及实证研究方法,就作为区域工业化范式的温州模式之内涵、特点及其未来发展趋向,做了较为广泛的探讨,提出如下看法:温州模式从其内涵上可以称为“中国式新古典区域工业化范式”;温州模式的主要特点至少有三,即产权明晰的企业制度、内源性资本形成格局及区际贸易为主的市场分布;温州模式下一步发展的趋向,最明显的莫过于二:(1)工业化重心由“二产化” 向“三产化”的移动;(2)市场分布由区际贸易向国际贸易的转移。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在破译温州模式的“文化基因”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流传甚广的解释图式:“永嘉之学——注重功利——经济发展”。本文对“永嘉之学”进行历史溯源,以澄清其与“温州模式”的纠缠;用文化人类学方法掘发文化“小传统”与乡民从事经济活动的关系,推断民间信仰是产生“温州模式”的关键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7.
温州模式:转型时期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温州模式 :需求诱致型的制度变迁  温州模式是由民间自发创制的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 ,具有明显的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的特征。它的产生与发展有其特有的历史、现实条件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深层原因。首先 ,从形成的历史传统来看 ,温州具有经营手工业、商业的传统 ,有重商和功利主义的区域文化传统。温州历史上曾三次被辟为对外开放口岸 ,近代与海外仍保持着贸易往来。南宋时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注重经世致用 ,提出“功利与仁义并存 ,”主张“通商惠工” ,对后世尤其是对近代温州人影响颇大。可以说“永嘉学派”的功利…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 ,苏南地区、温州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异军突起 ,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并因其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径 ,被概括性地称为“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 ,以及中国尤其是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由工业化初期向中后期的推进 ,研究以上地区在新的制度和经济背景下的改革和发展问题 ,对中国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二十一世纪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1998年 ,国家教育部确立了三项重大课题对此进行专题研究 ,即“21世纪初苏南经济、社会发展若…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七、八十年代,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曾经把南韩、台湾、香港、新加坡称为亚洲的“四小龙”.继之,出现了如泰国、马来西亚等经济腾飞的亚洲“小虎”.世界舆论把亚洲这些国家和地区称为“亚洲模式”或“亚洲奇迹”.然而“模式”并非永久,“奇迹”并非常“奇”.97年这些“小龙”、“小虎”中,金融动荡,“亚洲模式”的神话在世人心目中已动摇.亚洲国家由盲目乐观开始寻找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费孝通教授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是一项重要的学术贡献。他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工业化新模式,认为发展乡镇企业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不同于西方国家工业化模式的一个基本区别,也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可行道路;小城镇发展模式,认为小城镇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人口出路的一个大问题,“离土不离乡”和“离乡不背井”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两条具体途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与“珠江模式”等反映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背景和现实发展道路;经济圈(带)模式,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黄河三角洲开发区,推进以香港为中心的华南经济区的整体发展,沿欧亚大陆桥建设一条沟通东西、平衡南北的经济走廊等。这些理论观点不仅启发了无数理论工作者,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决策咨询价值。  相似文献   

11.
“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小农户。解决矛盾的思路有两条,一是提高农户的经营素质,包括更新观念、学习现代市场经济知识、提高市场应变能力等。这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性工程,实施起来工程量大,难度也大,因而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循序渐进;二是把农民组织起来,依靠生产资料、资金、技术、人才等的优化组合 来改变农村经济的主体构成 提高农村  相似文献   

12.
对转型中的中国市场经济实例研究 --解读"温州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州模式”是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过程中 ,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市场运行模式 ,这一模式从它的诞生起 ,就具有鲜明的个性。 2 0多年来的发展 ,它遭遇过经济和非经济因素的种种挑战 ,但仍昂立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最前列。“温州模式”可谓中国转型经济中的一个典型实例。解读“温州模式” ,可让人理解市场经济这一资源配置的方式 ,在中国特有的经济、政治环境中 ,是如何生存和发展的 ,它活力的基础是什么 ,又是如何创造奇迹 ,拉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温州模式”犹如一部市场经济学的教科书 ,解读它 ,你会感到一些…  相似文献   

13.
温州模式的形成,由经济因素主导,亦受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催化。温州模式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模式,借鉴时不能单一注意其经济构造和运行机制,还应兼及政治、社会、文化诸非经济因素。本文没有就温州模式本身作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剖析,只是对其形式源流进行粗浅追溯。 (一) “温州模式”与“苏南模式”生成于两个差异较大的经济社会环境,都是以求实精神作出的成功选择。下面对两者的生成环境作粗略比较: (1)“苏南模式”发祥于长江三角洲这个得天独厚的经济环境,宋明时代就是我国首富之区,优势地位一直保持至今。“温州模式”覆盖区域即现温州市所辖各县滨海地带,从  相似文献   

14.
温州农村把举办家庭工业和专业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带动了整个农村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温州小城镇的发展,不仅是温州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与“温州模式”紧密相关,而且它本身就是“温州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研究温州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离不开温州小城镇发展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兰州自东汉以来就是丝绸之路著名的商贸重镇 ,是中原汉民族与西域少数民族“茶马互市”的旱码头 ,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兰州“座中四联”的地理位置 ,具有承东启西、连南续北的地位 ,具有连接中国东西部大市场的特殊作用 ,在西部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自 1994年 ,兰州市被国家确定为商贸中心建设试点城市后 ,兰州的市场体系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 ,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第三产业成为经济的新增长点 ,大商贸、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初步形成 ,促进了兰州城市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但仍存在着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 ;与地区产业经济…  相似文献   

16.
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温州市政策研究室和温州市农委联合发起的“温州模式”理论讨论会,于6月14日在温州市举行。经过六天的热烈探讨和交流,在理论和对策构想上取得了新的进展。 参加这次会议有中央机关、研究单位、大专院校、新闻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领导、专家、教授、理论研究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共130人;代表向会议提交了论文46篇。六天里,代表们围绕“温州模式”的理论评价、“温州模式”的市场体系、温州农村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关系、温州农村经济发展与温州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等四个方面的问题,本着“唯实”的精神大胆探索,遵照“双百”方针各抒己见。因此,整个会议呈现了两个明显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在全面改革开放的今天,温州又以其独特的方式“一鸣惊人”,成为全国几亿人所关注的一个“热点”。的确,温州有许多人间奇迹,充满着不少难解的“谜”,使人感到新奇。正因为如此,它象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从中央到地方,从领导到专家,从国内到国外数以万计的人来参观、考察和研究。对温州模式,不少人开始报以怀疑的眼光,也有人觉得不可思议,有人担扰,有人震惊。继而,更多地似乎有所领悟,觉得温州模式的确有不少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东西。但是,到目前为止,人们的视角更多的只关注温州模式的经济意义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梅涤”效应展现一条山区纺织工业发展之路,给人们以多方面的启示。启示之一:小山区做大文章。现代化企业的兴起,必将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沿海是这样,山区也是这样。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那个地区的工业现代化程度高、产品先进、质量好、效益高,它的经济就发展腾飞。梅涤的现代化先进技术设备,在梅州山区是罕见的。长期以来,梅州山区纺织工业是以小型企业或家庭作坊手工生产和半机械生产的。梅涤厂筹建时有人怀疑、有人观望,认为小山区做大文章难,担心梅涤厂成为“第二个人纤厂”(70年代梅县地区曾兴建“梅县人纤厂”,因筹建难产,被迫下马),但是梅涤人认为文化之乡的梅州市,人杰地灵,又得改革开放气候,山区纺织工业一定要做大文章。凭着这种勇气和胆识在梅州山区创办了第一间一流技术设备、一流产品的现代化纺织企业,创造了奇迹,创造了效益,人们称赞小山区做出了大文章,行家们期望:梅州山区多几间现代化企业,经济腾飞就有坚实的基础和后劲。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奇迹,发展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经济政治形势以及中国产业分工结构和国际分工地位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分工与协调的视角下,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战略部署对进一步扩大中国有效市场规模、提高分工专业化水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考虑到中国地区间资源禀赋和经济基础差异较大,需要破除“唯GDP论”,构建和完善地方之间分工合作的激励机制,以财税分享制度为抓手,在“全国一盘棋”的高度上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实现地区之间的差异化分工协作以及产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的市场化配置。  相似文献   

20.
“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的对比分析●彭广荣多年来,“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在全国一直引人注目,许多地方都在研究、借鉴这两种模式,探索自已的经济发展的路子。为此,笔者将“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加以比较分析,以引发经济工作者更深入的思考,选择自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