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根据当前我国环保体制和税收体制,分析了环境税实施双重委托—代理问题。同时指出了在环境税征管过程中,存在环保部门、地方政府和税务部门的行为偏差。并用博弈模型进一步分析了环保部门在环境检测中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从环境部门、地方政府、税收部门的角度提出了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双边道德风险的博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招商引资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但从长远看,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在演变过程中往往导致政策歧视,引起地方政府和投资企业的道德风险,进而造成政企双方道德风险的恶性循环,最终致使招商引资失败、投资企业受损、地方经济不可持续发展.为此,文章试图建立地方政府和投资企业的动态博弈模型对政企关系进行经济分析,拟为各地恰当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会采取各式各样的优惠政策以吸引投资企业,但是投资企业实际的经营运作水平不能被事先掌握。同时,地方政府也存在嫌贫爱富的道德风险。因此在各地实际的招商引资过程中,多少都会存在地方政府的政策歧视行为。本文通过建立动态博弈模型对上述过程进行分析,以为适当的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 《统计与决策》2006,(19):119-120
出口退税是一个国家根据本国税法规定,对已经报关离境的出口货物,将其在出口前生产和流通各环节已经缴纳的国内增值税或消费税等间接税税款,退还给出口企业,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以便保证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平等的竞争力。出口退税的理论依据是避免双重征税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其潜在的债务风险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将会对政府信用、财政金融的运行和经济社会等方面带来诸多不良影响.文章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进行了理论分析,从逆向选择的角度探讨债务风险成因,构建了信息甄别模型和监督模型来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并从政府、平台和银行主体三个层面提出防范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历史回顾我国现行的出口退税政策始于1985年,当年,我国的外汇储备只有26亿美元,但外债余额却高达187亿美元,是外汇储备的7倍多,政府面临严峻的形势,推出了出口退税政策,显著地促进了出口的增长,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国际收支失衡的严峻局面.1994年,政府对税收制度进行了重大  相似文献   

7.
文章研究了企业技术创新行为选择问题.首先探讨了技术创新的外部性问题,指出由此会导致全社会技术创新供给不足的问题;随后,利用静态博弈的方法,从两个企业相互作用的微观视角,研究技术创新供给不足问题形成的内在机理,得到企业技术创新行为选择会陷入"囚徒困境"的结论:进一步建立政府与企业关于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静态博弈模型,归结出博弈的纳什均衡解为政府和企业分别选择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出口退税政策给纺织品出口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口退税是一个国家根据本国税法规定,对已报关离境的出口货物,将已经缴纳的国内增值税或消费税等间接税退还给出口企业,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从而促进该国对外出口贸易的发展。出口退税的理论依据是避免双重征税和保证出口货物的国际竞争能力。目前,出口退税已  相似文献   

9.
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将会导致员工道德风险的发生,企业的利益将受到损失。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参考经典激励机制的基础上,文章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道德风险下含有股权激励的激励机制模型,并分析了股权激励对企业激励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区域政府间政策取向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用互动政策型博弈模型和蜈蚣博弈模型,细致分析了区域内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间政策取向的一次性和多次博弈过程,指出加强中央政府的协调作用、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市场作用及加强对话交流,扩大合作空间,增强合作意愿是破解政府间政策选择不合作博弈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基于跨境电子商务的特点,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异质性贸易品生产商的三部门开放经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在模型中引入了跨境电子商务出口贸易中介部门,定量分析了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冲击的经济效应。结果发现:①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冲击对我国产出的影响较为显著,抑制强度达71.3%,持续时间大致为10季;②对于厂商而言,税收冲击会提高产品价格,抑制国外居民消费,引发国内产出下降;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国内资本和劳动会转向传统贸易品和非贸易品;③提高跨境电子商务在出口贸易中的占比虽会导致收敛周期变长,但能更有效应对税收冲击;④跨境电子商务产品替代弹性越小,税收冲击的负面影响越小;且减少替代弹性能使税收冲击响应强度按64.22%的速度衰减,同时使产出波动周期平均缩短4.75季。据此,提出培育品牌卖家、增强消费者的品牌认同感,细化目标消费者、提高消费价格粘性,出台临时性出口补贴应对机制、落实解决出口退税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刘洪铎等 《统计研究》2021,38(12):61-76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如何纾解疫情不利冲击以推动国际贸易步入复苏的快车道,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亟需共同应对的重大议题。本文基于跨国月度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贸易的冲击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在一般均衡条件下探析其贸易福利效应。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对跨国进、出口贸易活动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基于进、出口方双边层面的关税等价转换结果来看,疫情所引致的进、出口贸易遏制效应分别相当于加征0.175%~5.913%、0.186%~6.275%幅度的关税;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新冠肺炎疫情主要通过加剧供需端冲击、引发贸易壁垒、催生不确定性风险等渠道对全球贸易造成负面影响;基于一般均衡贸易影响(General Equilibrium Trade Impact,简称“GETI”)框架的反事实分析显示,消除新冠肺炎疫情在跨国范围内能够带来0.3%~3.48%不等的贸易福利改善效应,中等收入经济体从中获得的贸易收益略大于高收入经济体。本文有助于丰富和拓展流行病学、国际经济学等交叉领域的研究内涵,同时对于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卫生治理亦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重点税源是税收收入的基础。本文从国民经济行业角度,对近些年来我国重点税源监控企业的税收特征,包括经营业绩、税收收入、行业税负、以及税收结构与经济结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基本结论是重点税源的经营业绩与行业税收之间,总体上保持了较为协调的关系,但行业税负之间存在着不均衡;并针对当前形势需要,提出进一步强化监控力度,做好重点税源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中国税收与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表明:目前中国税种少,个人所得税结构复杂,1994年以前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高,2000年以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低;中等收入阶层是个人所得税主要来源,企业整体税收较重,大型(垄断)企业税收较轻,小型企业税收负担重;主要税种增值税流失严重,消费税比例高。以上原因致使中国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差距效应微弱。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成熟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是其发挥公平效应的保障。通过定量分析发现,现行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每一次调整都会使高收入者比中低收入者受益更多,而超额累进税率结构设计不尽合理,对高收入者缺乏特殊税收政策,直接导致个人所得税难以发挥其调节收入差距和缓解贫富矛盾的公平效应。因此,应尽快改革税制,实行免征额指数化,减少税率级次,扩大低税率级距,对高收入者试行综合征收制,更好地发挥个人所得税的公平效应。  相似文献   

16.
地区税收负担与经济发展的均衡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4年新税制实施以来至2000年,我国税收总收入达到58914.1亿元,年均增长17.5%,绝对额每年递增1200亿元。无疑,税收的突破性进展壮大了国家财力和中央宏观控制能力,但由于地区经济差距和税制设计等方面的原因,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地区间税负差距拉大,西部较落后地区税负提高,东部发达地区税负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又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常晓素  何辉 《统计研究》2012,29(1):80-86
 本文根据我国城市(镇)不同收入阶层1999年至2008年的支出结构数据及现金收入和支出统计状况,测算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有效税率②和所得税额;利用跨期消费决策的两期模型,构造居民消费效用函数,即消费者的福利函数,测算出我国流转税和所得税的福利损失(成本)。结果显示:我国居民消费符合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时间偏好不同,收入水平越低越倾向于当前消费;流转税具有明显的累退效应,而所得税的累进效应,特别是个人所得税的累进效应不明显,使得我国当前的税制结构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不够。  相似文献   

18.
席玮 《统计研究》2012,29(11):55-60
 本文基于税负转嫁的视角,构造了要素收入有效税率的核算框架,详细界定了各种要素税负的核算范围,并实证测算了1995-2010年中国劳动与资本的实际有效税负。研究发现,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要素税负也并不算低。其中,间接税对居民消费的转嫁作用、增值税进项抵扣环节的重复计税是劳动、资本有效税率攀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征收碳税对二氧化碳减排及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超  王锋  门明 《统计研究》2011,28(7):45-54
 征收碳税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措施。深入研究碳税税制的设计、最优税率的选择及征收碳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07年投入产出表,采用动态碳税调整机制构建多目标最优碳税投入产出模型,以总产出减少幅度与CPI上涨幅度为约束条件,模拟实现CO2减排量最大化及政府消费净额最大化时应选择的最优碳税税率,并分析征收碳税对宏观经济中CO2排放量、化石能源消费量、总产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以及对各部门CO2排放量、产出、产品价格指数的影响。主要结论表明:在第一组约束条件下,应该选择的最优碳税定额税率为8.84元/吨CO2,以此税率征收,可获得CO2减排3.92%的环境收益,但需付出总产出下降0.99%和CPI上涨2.96%的经济成本;在第二组约束条件下,应选择的最优碳税税率为17.99元/吨CO2,以此税率征收,可获得CO2减排7.67%的环境收益,但需付出总产出下降1.96%和CPI上涨5.99%的经济成本。此外,两组约束条件下的其余模拟结果,也为政府相关部门平衡节能减排与经济冲击提供了更多参考,有助于碳税政策的稳步实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据2008年SNA,阐述了GDP核算框架中的R&D支出资本化核算处理、基本分类和基本方法,分别从生产法GDP核算、收入法GDP核算和支出法GDP核算三个角度,系统梳理了各种不同类型研发活动的资本化核算对GDP核算和相关主要变量的影响,详细讨论了自给性生产与以出售为目的生产、市场生产者与非市场生产者的区别。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研发活动的资本化核算方法有所不同,对GDP核算的影响也有所不同。总体而言,在研发支出资本化后,从生产法看,总产出和增加值有所增加,中间消耗有所减少;从收入法看,劳动者报酬和生产税净额保持不变,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增加;从支出法看,资本形成总额有所增加,政府消费有所减少,居民消费和净出口保持不变。同时,本文还讨论了开放经济中研发出口和进口核算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