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
成都某酒店近日表示,将义卖价值近7万元的鲍鱼宴,把所得款项全部捐给灾区.新闻一出,该酒店立刻遭到网民炮轰,大骂它是假借义卖之名打广告,是作秀而不是真心捐助灾区.(1月6日<华西都市报>)该酒店还作出承诺,一周后,即使卖不到7万元,酒店也会捐出7万元善款,并且全程进行公证.有批评者说,该酒店真有善心的话,应该现在就把7万元捐出来,而不是这么拖拖拉拉,搞什么天价宴.一位网友直言:这纯属作秀节目.别动不动就赈灾义卖,有本事直接捐钱更合适. 相似文献
3.
汶川地震,死生交织,人神共泣,天地同悲。对于一个民族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时刻。13亿中国人直面地震大灾难,引发了井喷式的大赈灾、大援助。截至5月底,国内外为汶川大地震捐赠款物总计已超过400亿元。大赈灾包括人力、财力、物力诸多方面。财力、物力是捐款捐物,人力包括大批志愿者以及献血者等等。江苏一位叫陈光标的董事长,地震当天就组织了120人,调集了60台大型机械,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后,我国是全力抢救灾民。那么古代发生地震后,当时的朝廷是如何赈灾的呢?救灾抚恤古时救灾主要有报告灾情、统计受灾范围和受灾人口、赈灾三个步骤。 相似文献
5.
在"汉语热"逐渐升温的今天,汉语教师志愿者在推动"中国热"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笔者将结合韩国汉语学习的情况,简要探讨赴韩汉语教师志愿者为推动韩国的"中国热"持续升温,做好中韩民间外交大使应该做出哪些努力,希望对汉语教师志愿者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这场地震面前,举国上下行动起来,在危难中众志成城,在困难中守望相助。近千成都市民聚集在春熙路献血点为灾区群众献血,队伍蜿蜒近两百米;成千上万的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如天兵神将,汇聚灾区,抢救生命……电视上,报纸上,网络上,一幕幕感人场景震撼心灵,给人兴奋。 相似文献
7.
"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实施科技赈灾行动的对策研究"课题组 《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5):24-28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以四川省汶川县为中心发生了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受灾范围波及四川、陕西、甘肃、重庆、云南等省区,受灾面积达10万余平方公里.在科技部号召下,全国各省市与四川、成都有关科技部门迅速联系,动员组织全国科技工作者,群策群力,统一调配,有序高效地开展了科技赈灾.事实证明,面对我国频发重大自然灾害的现状,为提高科技紧急救助能力,有必要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实施科技赈灾行动. 相似文献
8.
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实施科技赈灾行动的对策研究课题 《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13):25-28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以四川省汶川县为中心发生了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受灾范围波及四川、陕西、甘肃、重庆、云南等省区,受灾面积达10万余平方公里.在科技部号召下,全国各省市与四川、成都有关科技部门迅速联系,动员组织全国科技工作者,群策群力,统一调配,有序高效地开展了科技赈灾.事实证明,面对我国频发重大自然灾害的现状,为提高科技紧急救助能力,有必要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实施科技赈灾行动.对此,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实施科技赈灾行动的对策研究课题组立足实践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机制. 相似文献
9.
10.
最近在做专题调查的时候,听说了发生在某市的一件事情:政府有关部门邀请民间志愿组织开会,民间志愿组织领袖纷纷前往,期待借此沟通机会获得扶持和帮助。但是,他们发现会议的主要议程却是为一些“官办”色彩的志愿组织颁发年度奖励。会上安排了市各级领导讲话,强调了垒市发展志愿服务的重要性,之后,一两个民间志愿组织负责人作表态和感谢发言,会议就结束了。 相似文献
11.
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实施科技赈灾行动的对策研究课题组 《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8):21-24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以四川省汶川县为中心发生了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受灾范围波及四川、陕西、甘肃、重庆、云南等省区,受灾面积达10万余平方公里.在科技部号召下,全国各省市与四川、成都有关科技部门迅速联系,动员组织全国科技工作者,群策群力,统一调配,有序高效地开展了科技赈灾.事实证明,面对我国频发重大自然灾害的现状,为提高科技紧急救助能力,有必要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实施科技赈灾行动.对此,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实施科技赈灾行动的对策研究课题组立足实践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机制.为了做好这一课题,课题组的科研人员先后到北川、青川、汶川、都江堰、什邡、彭州等极重灾区深入调研,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并具体结合成都市科学技术局科技赈灾的实际工作,编写了<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一书.经作者授权,本刊将对全书进行连载. 相似文献
12.
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实施科技赈灾行动的对策研究课题 《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3):24-29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以四川省汶川县为中心发生了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受灾范围波及四川、陕西、甘肃、重庆、云南等省区,受灾面积达10万余平方公里。在科技部号召下,全国各省市与四川、成都有关科技部门迅速联系,动员组织全国科技工作者,群策群力,统一调配,有序高效地开展了科技赈灾。事实证明,面对我国频发重大自然灾害的现状,为提高科技紧急救助能力,有必要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实施科技赈灾行动。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志愿者的行动让人们知道了普通公民也可以以自己的行动实现帮助灾区人民的愿望,那么民间公益组织的行动则让人们认识到,当灾难袭来时,有意愿、有能力的社会组织可以有序参与抢险救灾,并能够提供有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实施科技赈灾行动的对策研究"课题 《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1):27-30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以四川省汶川县为中心发生了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受灾范围波及四川、陕西、甘肃、重庆、云南等省区,受灾面积达10万余平方公里。在科技部号召下,全国各省市与四川、成都有关科技部门迅速联系,动员组织全国科技工作者,群策群力,统一调配,有序高效地开展了科技赈灾。事实证明,面对我国频发重大自然灾害的现状,为提高科技紧急救助能力,有必要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实施科技赈灾行动。对此,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实施科技赈灾行动的对策研究”课题组立足实践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机制。 相似文献
15.
"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实施科技赈灾行动的对策研究"课题 《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4):20-23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以四川省汶川县为中心发生了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受灾范围波及四川、陕西、甘肃、重庆、云南等省区,受灾面积达10万余平方公里。在科技部号召下,全国各省市与四川、成都有关科技部门迅速联系,动员组织全国科技工作者,群策群力,统一调配,有序高效地开展了科技赈灾。事实证明,面对我国频发重大自然灾害的现状,为提高科技紧急救助能力,有必要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实施科技赈灾行动。对此,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实施科技赈灾行动的对策研究"课题组立足实践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机制。为了做好这一课题,课题组的科研人员先后到北川、青川、汶川、都江堰、什邡、彭州等极重灾区深入调研,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并具体结合成都市科学技术局科技赈灾的实际工作,编写了《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一书。经作者授权,本刊将对全书进行连载。 相似文献
16.
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实施科技赈灾行动的对策研究课题组 《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9):24-26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以四川省汶川县为中心发生了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受灾范围波及四川、陕西、甘肃、重庆、云南等省区,受灾面积达10万余平方公里.在科技部号召下,全国各省市与四川、成都有关科技部门迅速联系,动员组织全国科技工作者,群策群力,统一调配,有序高效地开展了科技赈灾. 相似文献
17.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以四川省汶川县为中心发生了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受灾范围波及四川、陕西、甘肃、重庆、云南等省区,受灾面积达10万余平方公里。在科技部号召下,全国各省市与四川、成都有关科技部门迅速联系,动员组织全国科技工作者,群策群力,统一调配,有序高效地开展了科技赈灾。事实证明,面对我国频发重大自然灾害的现状,为提高科技紧急救助能力,有必要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实施科技赈灾行动。对此,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实施科技赈灾行动的对策研究“课题组立足实践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机制。为了做好这一课题,课题组的科研人员先后到北川、青川、汶川、都江堰、什邡、彭州等极重灾区深入调研,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并具体结合成都市科学技术局科技赈灾的实际工作,编写了《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一书。经作者授权,本刊将对全书进行连载。 相似文献
18.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以四川省汶川县为中心发生了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受灾范围波及四川、陕西、甘肃、重庆、云南等省区,受灾面积达10万余平方公里。在科技部号召下,全国各省市与四川、成都有关科技部门迅速联系,动员组织全国科技工作者,群策群力,统一调配,有序高效地开展了科技赈灾。事实证明,面对我国频发重大自然灾害的现状,为提高科技紧急救助能力,有必要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实施科技赈灾行动。对此,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实施科技赈灾行动的对对策研究课题组立足实践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机制。为了做好这一课题,课题组的科研人员先后到北川、青川、汶川、都江堰、什邡、彭州等极重灾区深入调研,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并具体结合成都市科学技术局科技赈灾的实际工作,编写了《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一书。经作者授权,本刊将对全书进行连载。 相似文献
19.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以四川省汶川县为中心发生了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受灾范围波及四川、陕西、甘肃、重庆、云南等省区,受灾面积达10万余平方公里。在科技部号召下,全国各省市与四川、成都有关科技部门迅速联系,动员组织全国科技工作者,群策群力,统一调配,有序高效地开展了科技赈灾。事实证明,面对我国频发重大自然灾害的现状,为提高科技紧急救助能力,有必要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实施科技赈灾行动。对此,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实施科技赈灾行动的对对策研究“课题组立足实践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机制。为了做好这一课题,课题组的科研人员先后到北川、青川、汶川、都江堰、什邡、彭州等极重灾区深入调研,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并具体结合成都市科学技术局科技赈灾的实际工作,编写了《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一书。经作者授权,本刊将对全书进行连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