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当代文化产业,复制为其典型特征.学界以艺术必须坚持创造为立足点,认为复制的机械性颠覆了一切创造的可能,由此对复制文化展开批判.事实上,复制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具有一种"再生式"的创造性,没有复制就无所谓创新,复制正是创新的起点.真正的复制在于能够超越原作本身,使复制的文本增值,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复制作为当代文化产业存在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坚持继承之中有创新,创新之本是继承,才能推动文化产业蓬勃、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华传统廉洁文化蕴含了深邃的思想智慧,凝结了对“何为廉”“何以要廉”“何以倡廉”的系统思考。传统廉洁文化之所以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社会历史条件变化发展的时代需要,是传统廉洁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夯实传统根基的现实需要。社会文化发展的可遗传性特质、廉洁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性、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使传统廉洁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可能。传统廉洁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路径是:坚持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大众性与先进性相统一,运用批判继承、借鉴改造和守正创新方法,促进传统廉洁文化形式、内容和功能的转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史哲》2017,(1)
回顾以冯友兰为中心的关于传统文化继承问题的思想讨论,结合哲学诠释学的视野,可以清楚地看到,当代中国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是从"批判的继承"转变为"创造的继承"。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诠释与应用实践",达致在扬弃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目的,使中国文化在保持认同的同时不断发展创新。文化传承是继承和发展的统一,只有通过创造性地继承和有继承地创造,才能在文化的发展中使文化的连续性和创新性得到统一。历史传承的文本在每一时代都面临新的问题、新的理解,而需要不断更新其意义。当代的文化继承,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的训诂层次,而应使文本积极地向新时代开放,把文本的思想与我们自己的思想融合在一起,成为过去与现在的视界融合。当代的文化传承,不是把古典文本的意义固定化、单一化,而是让今人与历史文本进行创造性对话,对典籍文本作创造性诠释,对传统文本的普遍性内涵进行新的诠释和改造,以适应当代社会文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绵延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和责任担当。而要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方法论的层面上,就是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正确方向,就是要始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和"在创新中继承"的基本方针,就是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上的实践标准、价值观上的人民利益标准和历史观上的生产力标准。在具体路径的选择上,就是要坚定不移的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深度挖掘和当代阐释,就是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时代问题导向,在回答当代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中,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相似文献   

5.
以民为本、施行仁政和为政以德都是古代仁民政治伦理思想的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仁民政治伦理思想集中体现在为人民服务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江泽民同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批判地继承了我国古代仁民政治伦理思想之精华,也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仁民政治伦理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坚持执政为民,而执政为民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执政条件下的崭新概括,也是江泽民仁民政治伦理思想的理论概括和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6.
乡村文化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价值、思想价值与实践价值,展现为传续乡村精神血脉、构建淳朴和谐乡风、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与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坚持乡村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是乡村文化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面向。推动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一方面要求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因素的同时赋予其新形式、新载体,另一方面要求结合乡村生产生活实践创造文化的新内涵、新样态。新时代,面对文化传承主体缺失、文化体系散乱、地理文化隔阂以及技术鸿沟等挑战,乡村文化建设应当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文化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强化主体担当意识,统筹推进文化设施、文化组织和文化活动三位一体构建,完善新时代乡村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和以数字赋能为导向推动文化传播数字化,真正发挥文化启迪心智、滋润人心、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东岳论丛》2018,(1):71-73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宗教文化资源,推动宗教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是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应有之意。一、中华宗教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第一,中华宗教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中华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在“家天下”的传统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传统孝道文化,我们应该结合时代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扬弃继承、辩证取舍,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讲求科学与法律是建构当代孝道文化的前提,坚持平等与民主是建构当代孝道文化的基础,强调相容与交互当是建构当代孝道文化的核心,注重共享与保障是建构当代孝道文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民族传统文化的两重性及创造性转化毛德明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我们的祖先曾在历史上创造了至今为全世界所仰慕的古代东方文明,这是应当继承和发扬的宝贵遗产。另一方面,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封建传统观念体系,留下了许多沉...  相似文献   

10.
王沈君 《理论界》2023,(2):85-8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历史文化名城无疑是中华五千年璀璨文化的结晶,是历史传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但时代在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也不能固守在过去的光环里,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本文以辽宁省辽阳市为例,客观分析继承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政策法规、行业布局、人文建设、传播渠道等方面提出科学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为擦亮历史文化名城的名片,提升城市新势能新优势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镇人口失业结构与结构性失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中国城镇人口失业结构分析后发现 :低素质人员和因企业倒闭或其他原因而失去工作人员在失业人口中占有较大比重。由于劳动要素流动性低下 ,人员素质不适应转轨时期中国产业政策的调整 ,所以结构性失业是当前我国城镇失业的主要形式。增加职业培训力度 ,建设健全劳动要素市场 ,提高劳动要素流动性是解决中国城镇人口失业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查晓波 《江淮论坛》2001,(6):100-102
陶渊明躬耕田园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理想不断探求的思想历程.厌弃官场,抛弃仕途是诗人躬耕田园思想形成的标志;躬耕田园,展示美好的社会理想--桃花源,体现了诗人思想由"田园"而"桃源"的飞跃和质变.  相似文献   

13.
采用溯流讨源方法,以《说文解字》为参照,通过考释若干常宁方言词发现,方言词不但能明古训,而且其在系同源,证古音、古形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郭大方 《学术研究》2001,3(5):68-70
中国现阶段的社会弊病腐败与中国二千余年的封建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阐述中共执掌全国政权以后,在"反帝反封建"的历史课题上,有过"防'资'未反'封'"、"固'权'未限'权'"、"'人'治未'法'治"的历史教训,提出反腐败斗争应在思想上以"新"治"旧";机制上以"法"治"人";手段上以"众"治"寡"的主张.  相似文献   

15.
“天人合一论”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人合一论”所说的天,最重要最基本的涵义是指宇宙自然界,中国的哲人们都认为人与天之间是一种内在的关系,是有机的统一。“人类中心论”却认为人具有主宰自然的权利,而且有认识自然的能力。人类的自大与狂妄,使人们只是强调欲望的满足,在技术进步面前没有神圣感。“天人合一论”的特点则在于天人相依的内在关系,它在本质上是价值观问题,包括生态伦理。今天,人们应当从中领会人类生存发展的精神源泉,认真反思人类“进步”的观念。  相似文献   

16.
施立新 《阴山学刊》2006,20(1):16-17
从2-甲基吡啶出发,经过五个中间体,合成N-氧化4-硝基吡啶2-甲酰肼,获得了较好的产率,并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同时发现N-氧化2-甲酸4-硝基吡啶及产物都是新型非线性光学材料[1]。  相似文献   

17.
中小民营企业与风险投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中小民营企业与风险投资的联系、中小民营企业介入风险投资活动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及如何申请风险投资。同时指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构建与完善风险投资活动支撑体系对促进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普遍反映中小企业融资效率低下,因此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从动态和静态的角度对我国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的融资效率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找出各影响因素对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分析中小企业融资效率低下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鼓吹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军乐。魏晋南北朝时鼓吹可分为短箫铙歌、黄门鼓吹、骑吹和曲盖鼓吹四种;这一时期是鼓吹发展、兴盛时期,也是其开始制度化并成熟时期,鼓吹主要在军事及其相关活动方面发挥着更多的作用,并随时代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徐充 《学术探索》2004,(9):38-41
中小型民营企业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是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关注的热点。作者结合企业内部可分配的价值对象,分别从经济利益、组织权利、教育培训机会、安全保障待遇等方面,对中小型民营企业分配机制的状况进行分析,指出分配机制的落后,是束缚中小型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小型民营企业分配机制的转换与创新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