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当前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高校必须十分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本文从就业指导工作与学校思想教育、素质教育、大学生创业意识、高校服务意识和教育教学改革的结合点上进行阐述,提出一些方法和对策,以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2.
转变观念合理定位正确择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赋予了毕业生择业更多的权利和自由,为毕业生择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出现了择业难。如何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这一现象,帮助他们走出误区,实现正确择业,是当前毕业生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群体不断增加而就业率偏低的现实问题,在分析近几年尤其是2007年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基础上,指出应从强化政府服务职能,畅通就业渠道,破除制约大学生就业的政策障碍;高校要面向社会需求,根据学生成才需要,大力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大学生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全新就业观,积极拓宽就业空间等三个方面探求破解对策。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大学生择业意识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河北省10所不同类型高校930名毕业生择业地域期望、薪酬期望、单位性质取向、择业标准取向、先就业后择业态度、到基层到西部就业态度、自主创业态度等方面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并对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本专科、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毕业生间进行差异比较。结果表明,河北省大学毕业生择业期望值依然偏高,择业标准多样化且更看重单位的薪酬福利待遇,动态择业及自主创业意识显著增强,到基层到西部就业积极性不高,不同毕业生群体间差异显著。从加强正确的择业观宣传教育、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优化大学生就业环境、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我国经济发展提供的就业岗位又有所限,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各高校纷纷成立就业指导中心,通过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帮助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从提升就业指导工作的服务意识、就业指导工作贯彻学校教育的始终、就业指导与教学改革相结合三方面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6.
民办高校学生择业心理特征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事关学生切身利益的大事。民办高校毕业生在择业心理上存在着自卑感、择业定位不合理等特点,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民办高校学生择业心理教育是民办高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构建以市场为主导的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服务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市场作为新的毕业生资源配置模式已经初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来开展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指导工作,通过构建政府、社会、学校结成的就业联动体系,从而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地方高校工科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社会调查的方法,了解地方高校工科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及趋势,分析在校毕业生就业意识、就业价值取向,并提出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本思路———加强择业观、择业标准、就业政策、就业心理、择业行为的教育,帮助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点,以利于毕业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9.
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 提高毕业生择业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产物。就业指导有利于大学生的就业与成才,促进学校与社会的结合,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积极为毕业生“自主择业”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0.
浅析高校扩招后如何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校扩招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困难的现状,提出从转变观念、重视实习环节、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进行择业心理辅导等方面入手,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方法和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努力实现毕业生最大限度的就业。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产物。就业指导有利于大学生的就业与成才,促进学校与社会的结合,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积极为毕业生“自主择业”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2.
试论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着重分析了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面临的现实困难和制约因素,如现行的农业经营模式从根本上制约农科大学生就业,影响农科类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形成;农科类专业供需矛盾突出,农业院校出现“就业难、招生难”的“两难”局面;农业战线的现实状况和传统的择业观念影响学生择业;农科毕业生本身竞争能力和竞争意识相对较差,造成就业困难等,提出农业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应加强对农科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开设就业指导课,科学系统地规范就业指导课的设置;建立和完善以学校为主体的具有农科特色的就业市场,为农科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平台;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农科大学生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基础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正由原来的“精英式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新阶段,由于在“大众化教育”下毕业生数量的增加,使得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为进一步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全面了解毕业生在求职择业中的意向和心态,使我们有的放矢的进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特组织此次问卷调查,为高校正确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大学毕业后择业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探析大学生就业难题,提出大学生择业新途经,创业教育进校园,网络创业,兴办大学创业园等创业思路.  相似文献   

15.
岭南师范学院2011-2013届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数据显示:珠三角、粤西是毕业生主要就业市场;教育系统和企业单位是毕业生主要就业阵地;专业就业质量差异显著,就业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职教系统接纳毕业生水平低。针对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就业观念及择业行为特点,建议学校重视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关联,提高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构建全员参与、全程指导的职业辅导工作体系,以内合外联的观念培育就业市场,积极引导大学生到中西部、基层农村、中小企业就业,培育和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6.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着大学生的就业市场,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及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影响。具体表现在就业岗位数萎缩,毕业生心理压力增大,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更加困难等方面,因此必须多管齐下,从人才培养结构的优化,择业观念的转变,提高信息服务水平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的不断增加,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在高校教育中,就业指导工作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师,辅导员已经成为了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力量。在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工作机制的构建,合理展开工作,实现大学毕业生的良好就业。  相似文献   

18.
发展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途径,就业指导是人力资源开发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中国加入WTO后,随着“人才国际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将直接引起国内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变化。因此,高校要在人力资源理论的指导下,认真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克服毕业生择业的盲目性,提高就业成功率,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等学校大学毕业生就业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面临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局面;企业纷纷减员增效,政府提倡精简机构,事业单位实行下岗分流,人才需求明显下降;“啃老族”队伍扩大,大学生盲目择业现象严重;高等学校教育体制改革步伐缓慢,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合理。高等学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有利因素主要表现在:第一,在中国的人力资源结构中,优秀资源的比率相对较低,尤其是大学毕业生还是少得可怜。第二,政府、高等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促进经济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高等学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应对策略:加强教育改革,调整教育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适当控制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及规模;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全心全意为大学生就业服务;推进校企合作办学,积极探索和完善大学生就业信息平台,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摆正心态,消除就业盲目性。鼓励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水平。  相似文献   

20.
论当代大学生就业观之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切实做好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建构科学理性的就业观,对大学生顺利走进职业生活乃至成就人生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工作者要紧密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大学生的就业需求,着力引导大学生把就业主观意向与社会客观需求结合起来,从就业目标、就业价值及就业实践等层面来建构起科学理性的就业观:在就业目标层面上,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在就业价值层面上,坚持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在就业实践层面上,坚持理性择业与自主创业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